◆
(唐山市樂亭縣毛莊鎮(zhèn)毛莊中心小學)
什么是任性?它是用你自己的主觀氣質(zhì)和喜好來做事情,或者不受個人需要和欲望的限制,而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生活中,你會發(fā)現(xiàn),不管是在大街上還是在商場里,都會看到孩子因為看到了自己愛吃的或是喜歡的玩具時,就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爸爸媽媽怎么拉拽他都不肯走,不給他買就大哭大鬧、連踢帶打,甚至躺在地上滿地打滾,把家長弄得非常尷尬,筋疲力盡,有的是大打出手,有的是最終滿足了孩子的要求。
在幼兒園里,我們也經(jīng)常遇到那些脾氣暴躁,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如果他們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開始哭泣和發(fā)脾氣。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以自我為中心,遇到不開心的事就開始大哭大鬧,自己想怎樣就怎樣,而且占有欲也特別強,就像是他們自己的玩具,想要就從小朋友手里搶,不愿意與人分享。孩子這種種的行為表現(xiàn)就是任性,任性是幼兒普遍存在的問題。任性的孩子他難以與別人溝通相處,難以適應(yīng)集體生活。如果孩子的任性行為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可能就會妨礙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的心理發(fā)展。
那么造成孩子任性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家庭教育出現(xiàn)了問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獨生子女的增多,而且當前的家庭一般是四二一家庭,或是四二二家庭。祖輩們毫無節(jié)制的寵愛與父母的遷就,要星星不給月亮,想干什么大人都依著,放任孩子的各種無理要求,家長們就這種濃厚的“愛”的方式,促使孩子被祖輩和父母的錯愛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造成了孩子嚴重的任性霸道的性格,孤僻、不善于接納別人等。所以,當來到幼兒園時,搶小朋友手中的玩具占為己有,一不順心就躺在地上打滾哭鬧,又蹦又跳,甚至對老師拳打腳踢。其次,是孩子自主意識萌芽的一種表現(xiàn)。這種孩子,他們自以為已經(jīng)長大,想掙脫大人的管束,想展現(xiàn)自我的一種表現(xiàn)。但是他們理解意識薄弱,根本不能分辨是對是錯,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能力還很缺乏。
不論是哪一種原因造成孩子的任性,我們必須采取端正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糾正他們的任性行為,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只有通過與孩子的溝通,我們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們內(nèi)心一些真實的想法,這樣我們才能“對癥下藥”,對孩子進行一些心理疏導和正確的引導。
面對孩子們的需要,父母應(yīng)該有原則性的滿足,要做到愛而有度,愛而有則,同時要明白孩子的行為是否正確,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不是合理,如果覺得不合理那就不應(yīng)該去滿足他,家長便要有針對性的加以說服教育,給孩子分析利害關(guān)系,講清楚家長不答應(yīng)他要求的原因,甚至可以“冷處理”,不理睬他的無理取鬧,同時全家人要步調(diào)一致,一起把孩子孤立起來,不要心疼他,否則,不但目的達不到,還會造成孩子任性行為越來越嚴重。這樣對待孩子的任性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感覺到:原來靠哭鬧、打人、任性是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的。
我們必須認識到幼兒園早期兒童教育的重要性。教師應(yīng)該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找到孩子的任性行為,針對孩子的任性行為,不能像家長那樣遷就他,也不能一味的批評和責怪他,根據(jù)他的任性表現(xiàn),找到引起孩子的任性原因,然后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來進行引導教育。當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小朋友相處時非常霸道、任性,老師可以通過對比,讓小朋友意識到要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比如,你看某某小朋友謙和友愛,大家都非常喜歡他,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你愿不愿意也成為大家都喜歡的小朋友,那么你也要做一個謙和友愛的小朋友。每個孩子都是有一種喜歡被人稱贊的本能,掌握孩子的這一特性,再加以善導,在潛移默化中幫孩子矯正幼兒任性的行為
矯正幼兒任性的行為,是需要家園共同努力的,最忌“園否家然”。家庭與園所的教育一定要相一致,要時常相互聯(lián)系溝通,為了避免兒童任性行為的不利發(fā)展,減少兒童成長的障礙,我們必須及時把握兒童學習和生活的趨勢,把強大而強大的家庭幼兒園結(jié)合起來。強調(diào)祖國的原則是可以實現(xiàn)的教育的最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