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佑保
【摘要】 目的 研究幽門螺桿菌陽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采取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法的臨床效果。方法 50例幽門螺桿菌陽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2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療法進行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法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00%, 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6.00%;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腹脹、上腹痛、早飽感、灼熱感改善時間分別為(2.31±0.67)、(2.01±0.36)、(2.56±0.69)、(3.05±1.03)d, 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的(3.64±1.25)、(3.36±1.12)、(4.71±1.55)、(5.23±1.67)d,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在幽門螺桿菌陽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中采取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法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提高治療有效率, 值得應用。
【關鍵詞】 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門螺桿菌;蘭索拉唑;阿莫西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6.069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組臨床綜合癥, 臨床上消化不良是指消化道出現(xiàn)的腹部疼痛不適、腹脹、食欲不振、腹瀉等多種不良癥狀, 絕大多數(shù)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xiàn)為腹脹。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革蘭陰性微需氧菌, 主要定植于胃黏膜胃小凹中, 且幽門螺桿菌是多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誘因[1]。功能性消化不良多發(fā)于青中年和老年人群中, 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而藥物治療是臨床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方法。本文選擇50例幽門螺桿菌陽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行研究, 探討幽門螺桿菌陽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法的有效性, 總結(jié)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幽門螺桿菌陽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4例, 女11例;年齡22~75歲, 平均年齡(43.34±10.56)歲;病程6個月~7年, 平均病程(4.03±1.18)年。觀察組患者中男15例, 女10例;年齡24~73歲, 平均年齡(44.72±9.43)歲;病程7個月~6年, 平均病程(4.00±1.1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由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開展, 且入選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胃癌、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患者;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療法進行治療, 包括幫助患者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認知, 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心理治療, 抑制胃酸分泌和促動力藥應用, 抗抑郁藥應用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法進行治療。口服蘭索拉唑(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3366), 30 mg/次, 2次/d;口服阿莫西林(四川援健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1023908)1000 mg/次, 2次/d;口服克拉霉素(上海雅培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33044)500 mg/次, 2次/d;口服膠體次枸櫞酸鉍(YamanouchiEuropeB.V., 注冊證號BX980210)240 mg/次,?2次/d。治療14 d為1個療程, 連續(xù)治療1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 患者的腹脹、早飽感、上腹痛、噯氣、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各項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有效:治療后, 患者的腹脹、早飽感、上腹痛、噯氣、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各項臨床癥狀基本改善;無效:治療后, 患者的腹脹、早飽感、上腹痛、噯氣、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各項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腹脹、上腹痛、早飽感、灼熱感改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腸功能紊亂而引起的癥狀, 而沒有器質(zhì)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歐美國家普通人群中消化不良癥狀患者占19%~41%, 我國的調(diào)查資料顯示, 功能性消化不良占胃腸道病專科門診患者的50%左右[2]。幽門螺桿菌被認為是消化不良癥狀出現(xiàn)的重要影響因素, 還考慮和胃底容受性舒張功能障礙、胃腸動力異常、胃內(nèi)氣體處理異常存在聯(lián)系。有研究人員[3]表示, 幽門螺桿菌是引發(f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個關鍵原因, 幽門螺桿菌在產(chǎn)生了各類毒素與有關的生物因子后, 會使得消化道黏膜產(chǎn)生炎癥, 并阻礙潰瘍獲得愈合, 所以, 清除幽門螺桿菌是對消化性潰瘍實施治療的根本。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臨床醫(yī)學中屬于常見性疾病, 其診斷方法主要根據(jù)羅馬Ⅲ標準;①有上腹痛、上腹灼燒感、餐后早飽、厭食、惡心等一種或多種癥狀, 呈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6個月;②上述癥狀排便后不能緩解;③排除胃癌、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等器質(zhì)性病變。治療方式以藥物治療為主, 當前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沒有針對性特性治療藥, 通常以促進胃腸功能、減少胃酸分泌等藥物為主。
大量研究[4]認為,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功能性消化不良密切相關, 且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全球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50%以上, 因此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本次研究中顯示,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腹脹、上腹痛、早飽感、灼熱感改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實踐[5-7]得出, 目前理想的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方案應達到以下標準:①幽門螺桿菌根除率>90%;②功
能性消化不良癥狀基本消失;③治療簡便, 療程短;④藥物價格便宜適中;⑤無耐藥性問題發(fā)生;⑥患者依從性好。但是臨床上并未實踐出一種有效方式達到上述幾個要求, 所以還需要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 在幽門螺桿菌陽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中采取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法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提高治療效果, 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沈靜言. 三聯(lián)療法聯(lián)合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的療效觀察. 廣西醫(yī)學, 2018, 40(11):1215-1216, 1223.
[2] 張靜. 鋁碳酸鎂和艾司奧美拉唑及幽門螺桿菌根治方案聯(lián)合治療胃潰瘍的效果分析. 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 2018, 13(12):59-61.
[3] 靳明星, 劉艷迪, 張寶鳳, 等. 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對幽門螺桿菌陽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療效分析.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7, 21(17):200-201.
[4] 王曉菊. 四聯(lián)療法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健康大視野, 2019, 23(2):10-11.
[5] 朱煥金, 李智, 胡文忠, 等. 健脾清熱活血方聯(lián)合標準三聯(lián)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效果.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8, 25(35):144-147.
[6] 沈洲立, 陳秀英. 聯(lián)合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362例的臨床分析. 重慶醫(yī)學, 2009(14):1779-1780.
[7] 卜玉杰, 李少昊, 張蕾, 等. 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 臨床消化病雜志, 2012, 24(3):164-166.
[收稿日期: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