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近年來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形象研究的相關文獻的總結和述評,主要是從中共政黨形象的一般研究,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與形象建設研究,共產黨領袖人物的形象塑造三個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解與把握。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研究述評
政黨形象是一個綜合體,它是國家的外部公眾和內部黨員對政黨本身、政黨成員、政黨開展的各項活動及其成果所給予的總的評價和認定。在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憑借良好的形象,吸引了大量青年知識分子奔赴延安等解放區(qū)。為了展現近年來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研究的進展情況,本文特將主要觀點述評如下:
一、關于中共政黨形象的一般研究
政黨形象是近年來學術界討論的熱點問題,學者們對于中共政黨形象的研究也在不斷地深入。具體來說,學者們對于中共政黨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中共政黨形象的內涵。關于中共政黨形象的內涵,學界主要有三種主要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政黨形象是黨自身情況的外部表現,黨的形象是諸如黨的階級屬性、指導思想等外部的,具體的表現。i第二種觀點認為,政黨形象是公眾針對共產黨本身、黨的各項活動及其成果所給予的總的評價。中國共產黨的形象也要最終由中國的人民群眾來認定與評價。ii第三種觀點認為政黨形象包含黨自身的表現以及公眾對黨的表現所作出的評價這兩個因素。政黨形象實際上是黨的客觀實在與公眾主觀認知、評價的混合物,是黨自身客觀性與公眾主觀性的綜合反映。iii
其二,中共政黨形象的特征。政黨形象的特征是政黨形象本質的客觀反映,學者們論證得出中共政黨形象大致有以下幾種特征:對于中共自身而言的客觀性與公眾作為評價主體的主觀性;整體性與層次性,政黨形象是由諸多因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并且由于政黨形象的塑造、傳播等過程而具有層次性;穩(wěn)定性與動態(tài)性,政黨形象在一定時期內具有穩(wěn)定性,但隨著執(zhí)政環(huán)境等的變化也會具有一定的動態(tài)性。iv
其三,中共政黨形象的作用。中共政黨形象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黨內、國內、國際三個方面:首先從黨內角度來看,政黨形象是中共執(zhí)政的有效資源,是中共執(zhí)政合法性的保障v。其次從國內角度看,學者們認為中共政黨形象能夠獲取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提高執(zhí)政效率vi。最后從國際角度看,學者們認為良好的中共政黨形象能夠在國際社會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
以上研究從理論方面對政黨形象做了分析,其中有不少觀點是可以借鑒的,為深化中國共產黨形象的研究在理論方面作了十分重要的鋪墊。
二、關于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與黨的形象建設的研究
黨的作風與黨的形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黨的作風正,人民的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vii學者們對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與黨的形象建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研究
關于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思想及具體內涵的研究,學者們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首先,有學者研究的著力點在于厘清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與黨的建設的關系,并論述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與黨的建設其他幾個部分的聯系?!堆影矔r期黨的建設研究》一書將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與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以及組織建設劃歸為延安時期黨建思想的四個主要部分。其次,有學者試圖探析延安時期黨的作風的基本內涵,王彥軍將延安時期黨的優(yōu)良作風的基本內涵歸納為:重視學習之風,調查研究之風,聯系群眾之風等方面。viii最后,《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專題摘編》一書依據這些重要論述將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劃分為“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干部生活作風”五個方面,并進行相應的專題摘編ix。
2、延安時期黨的形象建設研究
學界對延安時期黨的形象建設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關于延安時期黨的形象建設內容研究。學者們在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兩個部分,一是對執(zhí)政形象、文化形象等“領域形象”開展研究;二是針對親民形象,艱苦奮斗形象等“特征形象”進行研究。王錦霞在《論延安時期黨的親民形象的樹立》一文中認為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親民為民的執(zhí)政理念,惠民利民的政策以及高級干部的親民政策,贏得了民心,成功樹立了親民愛民的形象,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x
其次,關于延安時期黨的形象建設的媒介與黨的形象建設和形象傳播的研究。
其一,對延安時期與黨的形象建設相關的媒介研究主要集中于對文藝作品與報刊的研究。孫康在《重讀老三篇——延安時期毛澤東對共產主義人生觀體系的形象揭示》一文中通過分析毛澤東寫于延安時期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的重心以及內在的邏輯聯系,指出這三篇文章是毛澤東對共產主義人生觀的形象揭示。朱建偉則通過分析延安時期的繪畫作品,從而關注到延安時期的歷史形象塑造。xi
其二,學者們在研究延安時期黨的形象建設方面也關注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傳播問題。熊忠輝《試論延安時期共產黨的形象傳播》一文主要論述了延安時期黨的形象傳播的不同策略與黨的形象傳播的多種媒介形式。
三、共產黨領袖人物的形象塑造
學術界有許多關于共產黨領袖人物形象塑造的論文,學者們在這些論文當中主要探討了列寧、毛澤東等人物的形象塑造問題。
1、列寧的政治形象。俞良早在《列寧政治形象的多維性——兼評德·列科維奇的“兩個列寧”說》一文中通過對列寧的政治觀點和政治實踐作多視角的觀察和思考,從而探析列寧政治形象的多維性。
2、毛澤東的形象塑造與傳播。胡國勝在《革命與象征:毛澤東形象的傳播與影響(1937-1949)》一文中提到毛澤東形象傳播的兩種路徑:一是文字傳播。二是圖像傳播。xii許沖在《形象建構與毛澤東思想大眾化——以<解放日報>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提到延安時期《解放日報》對毛澤東實踐形象、理論形象和社會形象的建構與傳播起了推動作用。xiii
總之,對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的思考與實踐是一個兼具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的研究課題,以上所列的研究成果為后人的研究拓寬了思路,具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良好的政黨形象對于提升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能力,增強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具有重要的意義。
注釋:
i占心:《牢固樹立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光輝形象》,《湖南黨史月刊》,1989年12期,第20頁.
ii管文虎、鄧淑華:《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 塑造新世紀黨的良好形象》,《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2期,第9頁.
iii張浩、唐紅潔:《論黨的形象的內涵、表現與作用》,《理論探索》,2007年第3期,第59頁.
iv石國亮、梁文杏:《黨的形象研究二十年綜述》,《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6期,第9頁.
v龔廷春、王喆:《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研究綜述》,《寧夏黨校學報》,2014年第6期,第23頁.
vi石國亮、梁文杏:《黨的形象研究二十年綜述》,《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6期,第9頁.
vii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6年8月24日.
viii王彥軍:《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及其時代價值》,《重慶社會科學》,2010年第11期,第28-30頁.
ix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專題摘編》,延安:中國延安干部學院,2010年.
x 王錦霞:《論延安時期黨的親民形象的樹立》,《黨史文苑》,2014年第10期,第13-15頁.
xi朱建偉:《繪畫作品中延安時期“歷史形象”的塑造》,《美術廣角》,2016年第10期,第102-103頁.
xii胡國勝:《革命與象征:毛澤東形象的傳播與影響(1937-1949)》,《黨史研究與教學》,2013年第6期.
xiii許沖;《形象建構與毛澤東思想大眾化——以<解放日報>為中心的考察》,《毛澤東研究》,2013年第4期,第10-13頁.
作者簡介:馬麗(1993—),女,寧夏中衛(wèi)人,寧夏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項目基金:本文系寧夏師范學院2019年度校級科研項目(編號:NXSFYB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