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為教學目標,包括區(qū)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借助思維導圖教學方法,不僅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促進學生綜合思維發(fā)展。本文圍繞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展開討論,通過對采用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為初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地理綜合思維能力;思維導圖;初中地理
一、?引言
初中地理包含人文要素,并且涉及較為復雜的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若缺乏正確的方法,無法將地理知識準確地講解給學生,并且嚴重影響學生綜合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初中階段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是以《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為基礎,要求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yǎng),在地理素養(yǎng)的基礎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所以,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借助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力求通過直觀形象的方式,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識,由此使學生形成地理綜合思維。
二、?思維導圖的概念
文字和圖形是組成思維導圖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文字配合圖形的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作為創(chuàng)新型、綜合性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結合教材內容制定教學計劃,并借助思維導圖,使學生將教學的重點和目標構建起完善的體系,在體系內按照自己的想法補充組織結構。學生在構建學習體系過程中,既能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綜合思維的發(fā)展。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融合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應充分掌握該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對重點知識涉及的問題,應以思維導圖作為核心,通過思維導圖解決問題;第二,通過思維導圖,應引導學生展開無限的想象,有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分析和解決問題;第三,在地理知識講解過程中,要求學生將關鍵詞知識,通過圖形和文字的方式,串聯成完整的組織體系;第四,每個組織體系內,都應包含不同的主題,引導學生對不同的主題進行學習,以此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
三、?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內涵
(一)?思維及思維能力
人腦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蘊含的本質等元素,都會通過思維進行不斷地總結,并通過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許多學者認為,學生表現出的思維能力,即可代表學生的學習能力。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圍繞思維的發(fā)展過程,即可展現出人腦的聚合思維以及發(fā)散思維,從而可對學生的性格以及行為意識有清楚的判斷。學生展現出的思維能力,正是地理綜合思維的基礎,以發(fā)散思維為基礎,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二)?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內涵
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應圍繞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具有的內涵展開分析:一,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通過思維能力學會應用地理知識。學生展現出良好的綜合思維能力,可對學習的地理知識進行分析,經過分析學會匯總知識,從而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二,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意識,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結合地理知識具有的思維特點,幫助學生形成地理知識學習品質,還應引導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的過程進行全面的分析,使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三,地理學科具有加強的科學性特點,其中蘊含的空間特性,對學生理解地理知識提出較高的要求。所以,通過地理知識學習,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時空綜合能力,從而促進地理綜合思維的發(fā)展。
四、?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思維導圖模式,在地理知識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以正確的視角學習地理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強調思維導圖的學習意義,并且掌握繪制方法,從而在學習地理知識時,學生將自己獨有的記憶方式體現在思維導圖中,使學生可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例如,在學習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地理概況與區(qū)域開發(fā)》時,采用構建思維導圖(圖1),理解新疆地區(qū)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五、?教學過程不同階段思維導圖構建
(一)?課前預習階段
在初中地理教學的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應用思維導圖模式,可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做出預備性反應,從心理層面和行為層面,都能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初中地理知識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在不同類型的知識預習過程中,學生應借助思維導圖模式,捋順混亂的思維,使學生通過預習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還能易于學生在預習中對知識有清晰的了解。
(二)?課堂教學過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借助思維導圖模式,圍繞教學重點和目標,使學生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學生在預習階段,已經對學習內容有初步的了解,此時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將學生未能理解的知識點,通過繪制導圖,讓學生的注意力以及思維,都能進入到最佳狀態(tài),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此外,學生在自己繪制導圖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的導圖內容,讓學生在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束縛的同時,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歐洲西部》的“發(fā)達的畜牧業(yè)”知識時,教師在繪制導圖時,以位置、地形為引線,影響其氣溫與降水特點,從而深入理解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再引導學生分析該氣候特征——全年溫和濕潤,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并結合歐洲西部人口分布,消費市場龐大。讓學生通過導圖(圖2)學習,更好地理解歐洲西部居民生活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三)?課后知識鞏固復習
課后復習是鞏固知識最有效的途徑,教師應以艾賓浩斯遺忘理論為復習指導思想,在每個階段,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復習。在復習過程中,通過思維導圖在即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同時,還能增強對知識的記憶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復習效果。例如,在課后鞏固復習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中國的地形》時,構建思維導圖,更進一步理解中國地形、地勢特點和各地形區(qū)的特征,知識點精煉且圖文并茂。
六、?思維導圖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維中的效果
(一)?強化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會將地理知識具有的抽象概念性特點,以圖像的方式使學生深刻地記憶地理知識,同時還能展現出自己獨有的思維特點。筆者對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分析發(fā)現,每個學生繪制的方法不同,但是都能將學習的重點和目標體現在導圖中,這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同有關。通過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應用在地理學科教學中,可以強化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并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借助思維導圖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促進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二)?綜合分析解題能力得到提升
學生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在解決具有綜合性問題時,可以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并在分析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借助思維導圖模式,讓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時,可以提升綜合分析能力,使學生正確應用地理知識。例如,在講解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西北地區(qū)》知識時,在思維導圖(圖3)中,以西北地區(qū)的地理位置為引線,區(qū)域的獨特特征——干旱為主作為主線,以此學習掌握區(qū)域內農牧業(yè)、植被等布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地理位置決定其以干旱為主的特征,農業(yè)部門以畜牧業(yè)為主及生產中存在問題和解決措施;利用區(qū)域內光熱充足,發(fā)展綠洲農業(yè)。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理解和掌握西北地區(qū)區(qū)域內東西部存在明顯的差異性特征,以此強化學生對區(qū)域差異性和綜合性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七、?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借助思維導圖模式,引導學生使用文字和圖形的方式,將地理知識中的重點內容清晰地表達出來,并構建起完整的地理知識體系,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提升效率。此外,思維導圖模式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意識,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學習的每個階段,都應鍛煉地理綜合思維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地理成績。
參考文獻:
[1]張連彬.“綜合思維”素養(yǎng)的教學理解[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17):10.
[2]陳紅,吳燕坤,田甜.基于學習進階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培養(yǎng)[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13):28-30.
作者簡介:陳華,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福安市賽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