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東 馮小東 趙繼全 邵繪林 王敏
摘 要:150t系列的平板車中轉向系統(tǒng)設計直接影響著車輛的平穩(wěn)性和操作性,采用連桿轉向機構提高傳動效率高、制造成本低、適應性強、傳動效果好,運動分析論證了其選擇及設計應用。
關鍵詞:平板車;連桿轉向機構;運動學分析;仿真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2.037
1 150t動力平板車國內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交通運輸業(yè)和建筑行業(yè)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車輛已經不能滿足工程發(fā)展的需要,特種車的制造也逐漸自動化,多樣化,種類不斷增多。重型平板車采用了機電液一體化的技術,可以滿足一些特殊工程的需要,屬專用特種車輛,目前,國外平板車轉向大都采用液壓獨立轉向,由計算機控制角度可達180°,可以實現橫向行駛,我國在這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2 連桿轉向機構的結構轉向角度相關計算
如連桿機構簡圖,可以看出液壓缸推桿的往復的直線運動直接推動桿件l3進行轉動,最終轉化為轉向臂推動回轉支承進行旋轉,液壓缸l7與桿l6、l5組成的四桿機構EFD 的傳動角為∠EFD ,連桿機構ABCD 的傳動角為∠ABC。A、B、C 三點是不共線的,而且桿l3的轉動范圍在0-180,運動規(guī)律可以看出左右兩個極限位置處為最大最小傳動角,考慮轉向空間和所需轉向力矩等要求后,規(guī)定∠EFD的范圍為40°到140°之間 ,∠ABC 的范圍在30°到 150°之間。
令∠EFD =γ,則在△EFD 中,可得γ的約束函數為:
令∠ABC= γ,則矢量封閉方程向x 軸投影,得兩極限位置方程為:l1 cos (α0) + l2 cos (θ) = l3 cos (β0) + l4。
l1 cos (α1+ 180°) +l2 cos(θ) =l3 cos (β1) +l4,其中:θ = α0 -(180°- γmax)θ =α0+γmin由以上四式可求出γ的范圍為:
γmax=1800+cos-1[(l3cosβ0+l4-l1cosα0)/l2]-α0150°
γmin=cos-1[(l3cosβ0+l4-l1cosα0)/l2]-α030°
最大轉向轉向阻力矩的計算:索羅夫經驗公式:。
則有:Q=F3=211050.34N。
3 連桿轉向機構運動學分析
連桿機構的機構簡圖如上圖2所示,已知車輪轉向速度,即回轉支撐的角速度為=0.4rad/min,l1=320mm,假設B點的速度為vB,方向:垂直AB桿向左,由公式v =*l可得:vB=*l1如下圖3所示,將AB桿延長與DC桿的延長線交于O,在AB桿上,B點的速度垂直桿件向左。且在CD桿上,C點的速度也垂直桿件向左,故O點可以看做是BC桿的速度瞬心。在三角形△OAD里,∠O+∠OAD=β,∠OAD=α,又有在三角形△BCD里,∠OBC=α-θ;所以在△OBC里邊∠O=β-α,BC=305mm,由公式可以得到。
同理得, OB=設點C的速度為vC,桿BC的角速度為,則=,vC=*OC 。
將△CDF看成一個整體,則桿DC與桿DF角速度相同均為,且桿DC=550mm,桿DF=475mm均已知,所以點F的速度可根據公式:解得vF= vF=128mm/s。
經過SolidWorks仿真得到的曲線圖仿真液壓缸活塞桿的最大速v=128mm/s與計算結果相同。
4 結語
150t平板車轉向機構采用連桿機構設計具有傳動效率高、制造成本低、適應性強、傳動效果好等優(yōu)點,解決了傳統(tǒng)平穩(wěn)性和剛度問題,但在智能計算機控制方面還存在進一步的設計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馮之敬.機械制造工程原理[M].-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06).
[2]王衛(wèi)衛(wèi).材料成型設備[M].-2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