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強
(南通市交通工程建設管理處, 江蘇 南通 226007)
關鍵字:公路;路基施工;過濕土;施工措施
在公路路基施工過程中,過濕粘性土作為關鍵性的材料,土質(zhì)極差,塑性指數(shù)高達24。過濕土的液限高達47%左右。如果在雨天施工,過濕土泥濘不堪,并且粘性極高。在晴朗的天氣中,即使粘土表面較為干燥,但是粘土里層卻包含著較高的含水量,含水量已超過30%。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如若選擇此類粘性土作為路基施工材料時,則必須對其進行翻拌、晾曬、粉碎等操作,在必要的情況下還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石灰,以此來降其含水量,確保施工能夠順利的開展。
在過濕土施工過程中,土壤固化處理作為常見的措施,通常情況下通過土壤固化劑對過濕土進行固化。當前這種處理方式方便快捷,同時還能夠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過濕土土質(zhì)。通過采用土壤固化處理措施,極大的增強了過濕土的強度。并且有助于保證過濕土路基堅固程度得到提升,延長了公路的使用年限。土壤固化方法在過濕土處理中的應用,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其一,科學合理的選擇固化劑,確保選擇的固化劑具有較強的凝固力,才能夠從根本上起到凝固的作用,將過濕土顆粒凝固起來。其中,電離子固化劑與水玻璃固化劑都是最佳選擇,并且凝固效果最佳。其二,在土壤固化添加過程中,需要在過濕土路基上均勻的撒固化劑,同時也有助于其均勻的滲透到土壤中。當固化劑添加在土壤中后,需要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4—5天左右,促使土壤全部固化凝結。雖然土壤固化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當使用土壤固化對過濕土進行處理時,需要添加大量的固化劑,而固化劑的市場價格相對較高。致使土壤固化處理是一項高成本處理措施。
在過濕土施工過程當中,碎石墊層處理作為常見的措施,并且在含水量較高的過濕土路基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運用碎石墊層處理措施,不但可以縮短過濕土路基施工時間,極大的提升了施工效率。而且還能夠?qū)Φ鼗Y構起到穩(wěn)定的作用,為提高路基質(zhì)量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碎石墊層的處理過程當中,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供應碎石資源,尤其運用碎石墊層對路基進行處理時,通常情況下會需要大量的碎石作為施工墊層。因此,施工單位必須強化對碎石資源管理,做好碎石資源的供應,避免因供應不到位而延誤工期。其次,在碎石墊層施工過程中,通常會將過濕土路基及路基兩邊填土位置作為具體的施工位置,有助于及時排除掉過濕土中的水分,進而提高地基的整體穩(wěn)定性。最后,在碎石墊層處理時,需要重點加強對排水縫設置,確保排水縫的整體清潔度,實現(xiàn)排水效果。因此,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及時清理掉排水縫中的雜質(zhì),避免出現(xiàn)堵塞縫隙的現(xiàn)象。
摻生石灰處理措施處理過濕土地基同樣較為常見,與土壤固化和碎石墊層處理措施相比較而言,摻生石灰處理措施的成本消耗最低。摻生石灰處理措施的原理在于:通過石灰石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吸附過濕土中的水分,降低過濕土的含水量,實現(xiàn)對土壤干燥加固的效果。在應用摻生石灰處理措施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事項。其一,由于摻生石灰處理措施必須在晴天、氣溫高的條件下才能夠順利進行。如若施工作業(yè)在陰雨天進行,則生石灰會預先與雨水進行化學反應,這樣就不能夠保證與過濕土中的水分進行反應,難以實現(xiàn)土壤干燥加固處理效果。其二,加強對生石灰的保護。由于公路路基施工里程較長,因此會囤積大量的生石灰材料,同時生石灰也是一種活性較強的物質(zhì),如若長期將其裸露在空氣當中,則必然會與空氣中的水分發(fā)生氧化反應。如若將這些已經(jīng)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生石灰用于施工中,極大的降低了施工效果?;诖饲闆r下,施工單位必須對生石灰材料進行保護,利用塑料薄膜覆蓋在生石灰材料表面,避免與生石灰發(fā)生氧化現(xiàn)象,對施工質(zhì)量造成不良的影響。其三,做好生石灰篩選工作。相關技術人員必須加強對生石灰材料管理,盡可能的篩選出達標的生石灰材料,降低生石灰消解不充分產(chǎn)生的影響,進而提高土壤干燥加固處理效果。
(1)嚴格控制石灰的堆放時間,避免出現(xiàn)堆放時間過長的情況。尤其處于裸露狀態(tài)下的石灰,將會大幅度降低石灰的有效鈣鎂的含量。而原有質(zhì)量達標的石灰,由于沒有做好任何遮蓋措施,導致其質(zhì)量降低為等外石灰。
(2)在石灰使用之前,必須保證其充分消解與嚴格篩選,如若不能夠嚴格執(zhí)行上述的工作,則必然會影響施工質(zhì)量。由于未充分消解的石灰用于處理路基,當完成碾壓作業(yè)后,未能夠充分消解的石灰與雨水進行化學反應,會引起局部膨脹鼓包的現(xiàn)象,進而對路基的強度與平整度造成嚴重的影響。
(3)嚴格控制過濕土的含水量:由于過濕土天然含水量較高,并且高達 30%以上。當過濕土遇到雨水時,其含水量將會有所增加。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施工單位必須控制最佳含水量。尤其在高溫季節(jié)進行施工,過濕土表面極容易被曬干,但是里面的含水量仍然較高,當使用旋耕機對其進行翻曬、粉碎里層濕土時,而過濕土的外層同樣會被晾曬成干土。此時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難以達到規(guī)定的密實度。因此,需要在回填土路基前,做好過濕土場外翻曬直至含水量最佳的狀態(tài)。如若大于其含水量2%左右時,根據(jù)實際施工的需要,仍需要對路基再次進行回填,這樣有助于減少顆粒麻狀面。
(4)由于過濕土含水量較大,因此在對其進行填筑過程當中,必須嚴格控制其厚度。如若填筑厚度過薄,不但增加了相應的工序,浪費機械設備與人工,同時也會延長施工期。如若填筑過厚,則不能夠保證下層土被翻透,此時旋耕機也難以粉碎到正常的厚度。當上層土翻曬與粉碎達標后,進行整平、碾壓等作業(yè)。由于下層土水分沒有散失,盡管采用碾壓同樣無法保證壓實度達到相關標準規(guī)定。在使用重型壓路機進行反復的碾壓作業(yè)時,路基的整體穩(wěn)定性得不到保障,致使無法順利進行施工,導致只有重新進行作業(yè)。因此,在過濕土施工過程當中,嚴格控制路基填土厚度對于保證工程順利開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性意義。
綜上所述,通過對過濕土路基施工分析可知,高溫、晴朗的時間段不摻灰是當前作為成熟的處理方式。尤其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對過濕土進行場外翻曬處理,確保后續(xù)上路段能夠節(jié)約石灰。當過濕土施工處于陰雨天氣、或者低溫的條件下,需要采用摻灰的措施,同時要嚴格控制摻灰量,然后在將篩選出來的石灰投入到施工路段,不但能夠降低過濕土的含水量,而且還有助于提高路基的強度。通過采取以上處理措施,成功的解決過濕土存在的弊端,為加快工程進度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進而提高了工程的總體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