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勝
西島,是一個讓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為它的過去,陌生是因為它的一度落寞與無奈。
首先,之所以讓人熟悉,是因為西島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光榮的歷史。
西島因形似玳瑁,故西島又稱玳瑁島,全稱叫西瑁洲島,坐落在中國唯一的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三亞市西南8海里的海域,與三亞市近在咫尺,和三亞灣隔海相望,為海南省僅次于大洲島的第二大島。西島與毗鄰的東島(東瑁洲島)恰似在碧波中鼓浪而行的兩只玳瑁,所謂“波浮雙玳”自古便是三亞的一道勝境。西島現(xiàn)是三亞市天涯區(qū)下轄的一個海島社區(qū)。由于西島處于西太平洋地殼構造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大陸邊緣區(qū),它的底層構成與三亞市的底層構造是一致的。峰巒變島嶼,平地卷波濤,歷經(jīng)滄桑變遷,幾經(jīng)浮沉變成一個“孤懸海外、四無毗連”的海島。西島全島總面積2.8平方公里,其地形地貌大致分為南中北三部分,南高北低,北部為平沙地,由珊瑚、 貝殼、砂粒組成,地勢低平;中部為灌木林草坡地,為漁村所在地;南部為突兀峻峭的丘陵,由花崗巖構成,海拔最高處為122.5米。
西島自有居民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現(xiàn)島上分東、西、中、新四個小漁村,居民700多戶,近4000島上居民,世代如疍民以漁為業(yè)、捕魚為生。據(jù)考證,西島人的祖先是福建省甘蔗園村人氏。明朝的時候,福建省甘蔗園村群眾為了謀生計,他們有的一個族群,有的整個村落集體遷往海南島,不幸在海上遭遇到臺風后,他們中的一部分漂泊到三亞港門村,一部分漂落到西島,這就是原住西島的“土著”居民。
早年,西島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全島被綠色植物覆蓋,多為灌木林和喬木林以及海島上特有的植物仙人掌、草海桐和椰子樹等,島上有珍貴的淡水資源。西島四周海域有著極其富饒美麗的珊瑚資源,礁盤林立,珊瑚叢生,尤以東西側、南側海岸最多,有扇子珊瑚、鹿角珊瑚、葵花珊瑚、紅珊瑚等種類,還有依賴于珊瑚礁生存的珊瑚礁魚。西島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擁有各種熱帶魚類和熱帶海洋植物,尤以鮑魚、珍珠貝、海蜇和熱帶觀賞魚為最,同時還盛產(chǎn)玳瑁和燕窩,島上還有野生獼猴、蟒蛇、山羊、野豬、狐貍、鳥類等多種動物,堪稱一個富饒美麗的海島,為最早上島定居的漁民生活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隨著多年的繁衍生息人口不斷增多,對住房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因海島與世隔絕交通不便,尤其建筑材料的采購運輸不便,于是聰明的海島漁民便就地取材,從海底采伐打撈珊瑚石作為石材,層層疊加壘砌以代替磚墻,用珊瑚石燒制成石灰用作砂漿批墻,砍伐島上的樹木加工成橫梁木柱和門窗。這種用珊瑚石建筑的房屋,倒也非常實用,成本低廉,冬暖夏涼,極具特色,逐成為西島漁村獨具特色的漁民家居房屋。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大部分島上居民居住的是此類珊瑚石頭房民居。
西島具有光榮的歷史。在“提高警惕,保衛(wèi)祖國”“備戰(zhàn)備荒,準備打仗!”“加強防衛(wèi),鞏固海南”的特殊年代,三亞作為邊防海疆和南海前哨,自然是兵家必爭的前沿海防戰(zhàn)略要地,西島和東島是扼守拱衛(wèi)榆林三亞的兩個重要前哨要沖,1952年10月,西島開始駐軍,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區(qū)榆林指揮部管轄。與此同時,地方上各條戰(zhàn)線也紛紛成立了武裝基干民兵組織,1959年西島女民兵由此應運而生。著名的西島女民兵連自1959年創(chuàng)建以來直到2005年,先后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葉劍英、羅瑞卿、徐向前、郭沫若、錢其琛、姜春云等前往西島檢閱了女民兵連, 40多年來她們86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賓進行了實彈射擊表演?!鞍私忝门诎唷币欢让麚P全國。毛澤東主席的題詞“颯爽英姿五尺搶,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更是西島女民兵的生動寫照?,F(xiàn)在每每提起西島,人們自然就會想起赫赫有名的西島女民兵。她們與西島密不可分,一起經(jīng)歷和見證了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也同時載入了三亞乃至海南的光輝史冊。
其次,西島之所以讓人感到陌生,是因為它有過落寞與無奈。由于海島自然條件的局制,海上交通設施滯后,與外陸的交流不暢,繼而成為相對封閉落后的漁村島嶼。島上居民所需的各種生活用品、生產(chǎn)勞動工具、醫(yī)療衛(wèi)生、能源、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遠遠落后于隔海相望的三亞市區(qū),就連日常的燒火做飯也只能消耗島上的林木和樹葉,加上島上居民長期無節(jié)制對海洋漁業(yè)資源和海底生態(tài)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fā),對島上林木資源的予取予求無度索取,海島內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嚴重破壞!西島也遭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報復!諸如海底珊瑚石及礁盤被破壞以后,導致海洋生態(tài)鏈條隨之受損,原本清澈見底的海水變得渾濁不清,海洋漁業(yè)資源迅速減少;島上林木被大量砍伐,導致土質沙化或荒漠化,風沙炎熱干旱氣候致使綠色植被退化干枯;淡水資源無法得到生態(tài)的涵養(yǎng)和補充,原本甘甜的海島淡水資源水質嚴重下降,島上居民飲用了不潔井水,許多居民不幸患上了腎結石,不少居民口腔牙齒出現(xiàn)異樣變化。另外,島上居民長期生活產(chǎn)生的大量廢棄垃圾,沒有得到及時有效處理造成二次污染。加之島上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無法保障島上居民的健康,這里的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出現(xiàn)了種種問題……社會上流傳著“好女不嫁西島郎”,島內一度出現(xiàn)大姑娘嫁不出去,小伙子娶不進媳婦的現(xiàn)象,適齡男女青年只能在島內選擇攀親結婚,其結果是遺傳疾病和先天性疾病不斷增多,人口質量出現(xiàn)弱化退化的征兆。
第三,令人值得欣慰的是,島上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針對上述問題有關部門采取了許多解決舉措。第一是加強對島上居民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衛(wèi)
生保健知識的強化宣傳和教育;第二是改變島上居民“以海吃海,靠山吃山”的傳統(tǒng)觀念,對海洋漁業(yè)資源和海底生態(tài)資源采取休養(yǎng)生息的補救措施;第三是轉變思路,挖掘海洋文化內涵,大力引進旅游投資項目,開發(fā)海島海上觀光旅游資源;第四是加強島上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首先解決居民群眾生活迫切需要解決的瓶頸問題。市區(qū)有關職能部門優(yōu)先解決島上的自來水、電燈照明、衛(wèi)生診所、小學校、通訊電話以及進出海島的碼頭、航運交通、道路聯(lián)通等建設,同時還在海島上大力推廣液化氣、太陽能、沼氣池、無害化廁所、垃圾焚燒填埋處理等新型實用技術設施的建設。還先后辦起了“黨員電教室”、“漁民夜?!?、“流動圖書站”以及舉辦各種“實用技術培訓班”等等。一些國際社會組織也在西島建立了“天涯西島綠色生態(tài)可持續(xù)服務中心”、“國際自愿者全球培訓中心”,開展相關的服務。
如今西島居民群眾的環(huán)保意識、生態(tài)意識、海洋意識、大局意識不斷增強,健康知識及教育觀念大為改觀,島上基礎設施及旅游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徹底改變了西島的面貌。一批依托島嶼風情和海洋風光的旅游項目設施及休閑度假與觀光游樂景區(qū),相繼建成并投入運營。核心構成為“一港兩島,五部十景”,分別是肖旗港客運碼頭、西島海上游樂世界、牛王島游覽區(qū);五部為潛水、海上運動、拖傘、海釣、沙灘五大休閑運動俱樂部;十景是海角金沙、金牛望海、海誓山盟、開天辟地、靈龜奇石等核心景觀。
看著人潮涌動的客運碼頭,熙熙攘攘的游客在海面、海底、藍天、沙灘體驗著各種海洋游樂項目,盡情享受著南國海島的美麗風光,不禁令人感慨萬端!一個嶄新的西島向世人展示出迷人的另一面,她正在重新翻開和書寫新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