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紅
那樹
我雖然從小生活在草原上、森林里,但是“原始森林”對于我來說仍然遮著一層神秘面紗,從來沒有進去過,只在媽媽的故事里聽說。說起原因,一是安全問題,樹高林密野生動物非常多,尤其狼和熊特別多,所以除了第一代、第二代林業(yè)人,再往后很少有人走進原始森林;二是這片中國最大(將近一萬平方公里,九百六十萬分之一)的連片原始森林已經(jīng)完全被封閉起來,用管理局工作人員的話說,他們就像保護祖國的“眼睛”一樣保護著這片原始林海,無極特殊原因不允許任何人進入。在內(nèi)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森林管護局成立二十周年之際,我有機會完成了穿越之旅,與管護局的務(wù)林人一起做了兩天“野人”,手機完全沒有信號,幾乎斷絕了與外面的所有聯(lián)系。我和一起去的朋友們一樣,忘記了隔幾分鐘就看一次手機,仿佛時間已經(jīng)倒退。
終于來到了原始山林里,我第一次體味了大自然的單純明晰。
沒想到會有這么好的風(fēng)景,密林森森,清溪淺淺,空氣間洋溢著一種混合的、不知道來自何處的清香。一腳踏入這大自然原始圣地,你一定會猛然停步:所有樹木發(fā)揮自己的最大能力,比賽一樣蓬勃向上生長,努力獲得太陽的眷顧,灌木和花草也高低有序,比人工修理過的都要整齊;無數(shù)蒼老的高山巨石,攜著額爾古涅·昆乞顏部落蒙古人居住的地穴,還有日本侵華集中營留下的斑駁房基,從久遠的沉睡中踉蹌走來,如筆直的樹木一樣,整整規(guī)規(guī)地陳列在山上,就像無數(shù)古代老將軍們煙塵滿面地站著,接受現(xiàn)代人的檢閱。
說到這里的樹木,不得不說一種特殊的“樹”,嚴格說來它們已經(jīng)不能稱之為“樹”了,因為經(jīng)過烈火焚身之后,它們已經(jīng)站立著死去。過火的林子很容易和其他樹林區(qū)分開來,經(jīng)過森林大火焚燒的林子,大片大片的地表裸露著巖石,樹皮從上到下烏漆嘛黑,像極了烏金寶劍直指云端,沒有了透漏生機的哪怕一片綠葉。這些“黑樹”仿佛仍在記錄著烈火帶來的痛苦,裂開的表皮和扭曲的枝干依稀還有猙獰,但是卻更成為了一種景觀。不修不剪、不揚不貶、不驚不乍,也不想說多少故事,道多少滄桑,就那么站立著。傷痛已經(jīng)過去,傷口仍在,而我卻感覺它們身體已死但是靈魂仍在,仍然在一直地挺拔向上,努力愈合、努力積淀,積淀成偉岸、自然、悠閑。悠閑是痛苦的補償,痛苦是悠閑的襯托。
偶爾真的會有一棵、兩棵“黑樹”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再次長出嫩葉,這時候我不得不為他們喝彩,為他們心潮澎湃。記得英國女作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有一天在花園里散步,看見了一株美麗的棕櫚樹,她在當(dāng)天的日記里寫道:“我覺得,我是在和一株樹戀愛了?!倍椰F(xiàn)在想說,從今天開始我是和這片大森林戀愛了!
這片原始森林沒有任何人工的痕跡,而朝氣蓬勃、不屈不撓,是在驗證著老子的哲學(xué)思想“無為而治”嗎?
果然自然是最美麗的!
那人
愛上這片森林,就一定會愛上那些“護林人”。
記得小時候聽說過,第一批護林員,是一隊人騎著馬在山林里巡護,謹防亂砍濫伐的人。而在內(nèi)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森林管護局工作的護林人,他們的最大敵人是火。
這片原始森林樹高林密,地下還有豐富的金屬礦藏,所以每逢夏季,一年中的六、七、八三個月來臨,極容易燃起雷擊火。為此,管護局在這片將近一萬平方公里的森林里,設(shè)立了二十來個瞭望哨,每個哨所都有兩名管護員24小時值班,實時監(jiān)控。尤其是接到每天天氣預(yù)報預(yù)測的雷擊點區(qū)域,更是嚴密監(jiān)測,每兩小時向指揮部匯報一次。據(jù)陪同我們的管護局的小高主任說,今年夏天這片林子一共著了25場大火,均為雷擊火。其中最密集的三天著了12場,平均每天4場。整個管護局不論是機關(guān)干部、撲火中隊、后勤人員都嚴陣以待,隨時帶著三天的口糧、撲火工具(一號工具是風(fēng)力滅火器,重一公斤左右;二號工具是一根木桿,前面綁著流蘇似的橡皮條,用來抽打滅火)、通訊設(shè)備、簡易帳篷等備品,在沒有道路的濃密的原始森林里徒步穿行。起火范圍越小,越好撲救。松塔一旦著火,會激射出去很遠的距離,引起更大的火災(zāi)。常常為了盡快找到準(zhǔn)確的火點,把火情控制在小范圍內(nèi),他們要奔走上十幾甚至二十幾個小時,很多強健的漢子都會走到暈厥??粗贻p的小高主任那種云淡風(fēng)輕和習(xí)以為常,像聊天氣一樣地說著他們打火的種種危險和艱辛,我肅然起敬,無法想象還有這樣一群人,在我們歲月靜好的時候,他們正跋涉在山林之中,經(jīng)受著烈火的炙烤,原來那個負重前行的人就在我身邊。
護林人的第二個敵人,是寂寞。一年中除了火災(zāi)高發(fā)期的三個月,其他月份仍然是需要有人把守哨卡,不允許外來人和車輛隨意進入森林的。通常這些哨所兩個人一班,三十天倒班一次。時間在這里變得越來越慢,幾近難熬。手機沒有信號,如果陰天下雨,太陽能發(fā)電設(shè)備不能正常集電,晚上就有可能沒電。真不知道現(xiàn)在的我們要怎么過沒有電、沒有網(wǎng)絡(luò)的生活。管護局的劉立平副局長一說起單位里的事兒簡直是如數(shù)家珍,經(jīng)常說到最后,這個大嗓門、倔強的東北漢子都會眼含熱淚。他說,哨里的兩個人前十天可能還有話說,過了十天,能說的不能說的都說完了,兩個人就不怎么說話了;他說兩地分居,讓這些成家的人飽受思家之苦,而沒成家的小伙子們常年在深山里很難找到對象;他還說,實在是寂寞了,粗糙的漢子拿起了繡花針,開始縫十字繡……說著說著他把頭轉(zhuǎn)了過去,半天沒有了聲音。
我在恩河哈達哨所,見到了一位家在安徽,駐守哨所二十年的管護員,他開始還有點靦腆,后來才和我聊了起來。他告訴我,領(lǐng)導(dǎo)考慮到他的情況,多次研究同意他夏天一起值半年班,冬天就讓他放假回家休息半年。而且還高興地告訴我再有十五年他就可以退休了??粗麜竦煤诩t的臉龐上綻放的率真的笑容,似乎還有一對酒窩,我也趕緊把頭扭到旁邊,找其他的話題,我終于理解了劉局長的酸楚。
后來我問他,和我拍張照嗎?他高興地答應(yīng)了,和我還有同行的朋友們拍了好幾張。我說等以后下山了讓張主任把照片傳給你吧。他下意識地說,不用了,后來想想又說好?。∠肱恼?,而又沒想過要照片的情景,又讓我突然一陣心酸:就像是在山間行走,太封閉、太寂寞,只想唱幾聲,卻誰也沒想過把歌聲撿回??释慌恼?,也許就是渴望用自己的形象哼幾句吧!
在我看來,對于這群人來說,對物質(zhì)的追慕,對他人的防范,他們都看得很輕。沉靜樸實之間埋藏著一種無須攀比他人的自重。山里的日子,減少了大量的不必要的人際關(guān)系的痛苦和自我掙扎的痛苦,使這些務(wù)林人的文化更加干凈,不著污塵。
果然,自然才是最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