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國民 (江蘇省泰興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 225433)
我國蕎麥種植面積在6.67×105hm2左右[1-2],一般蕎麥田雜草的防除僅依靠人工除草,但該除草方式費時費工、成本高。因此,化學(xué)除草成為了蕎麥生產(chǎn)中控制雜草危害最簡單、有效的措施。目前,金都爾和異丙甲草胺已在玉米、大豆、馬鈴薯、棉花、高粱、甜菜、西瓜、花生等作物生產(chǎn)中得到廣泛應(yīng)用[3-11],但在蕎麥生產(chǎn)中的相關(guān)應(yīng)用卻少見報道。因此,筆者于2017年進行了72%異丙甲草胺乳油不同施用量對蕎麥田雜草的防效比較試驗,以期為72%異丙甲草胺乳油在蕎麥上的大面積推廣應(yīng)用提供參考依據(jù)。
供試蕎麥品種為由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提供的“蘇蕎1號”;供試藥劑為由中石藥業(yè)生產(chǎn)的72%異丙甲草胺乳油。
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按72%異丙甲草胺乳油每667 m2施用量不同,設(shè)0(CK)、40、60、80、100、120 mL 6個處理,每處理重復(fù)3次,小區(qū)面積為20 m2,每小區(qū)栽種蕎麥12行,行距為33 cm,每667 m2留苗密度為6萬株。
試驗于播后土壤噴施72%異丙甲草胺乳油,每667 m2兌水量為60 kg,保證形成2~3 cm厚的藥土層,使土壤充分封閉。試驗田四周設(shè)保護行。
試驗田前茬作物為玉米,土質(zhì)為沙壤土,8月21日使用拖拉機旋耕,整地質(zhì)量良好。8月22日人工平整、挖墑、整畦;8月22日下午,開溝人工等行距條播,行距為33 cm,播種深度為3 cm, 每667 m2播種量為5 kg。9月13日每667 m2施用蘇云金桿菌8000 IU/mg可濕性粉劑50 g,9月29日每667 m2施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5 mL、5%高效氯氟氰菊酯20 g和47%多酮(45%多菌靈+2%三唑酮)可濕性粉劑40 g,每667 m2均兌水60 kg均勻噴霧防治斜紋夜蛾和造橋蟲。10月25日收獲。
施藥后20 d、40 d,調(diào)查各藥劑處理對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總草的防除效果,計算防效。株防效(%)=[(對照區(qū)雜草株數(shù)-藥劑處理區(qū)雜草株數(shù))÷對照區(qū)雜草株數(shù)]×100。
由圖1、圖2可知,藥后20 d、40 d,72%異丙甲草胺乳油均對禾本科雜草的防效最高,對總草的防效次之,對闊葉雜草的防效較差,雖然藥后40 d,72%異丙甲草胺乳油對雜草的防效有所降低,但仍遵循這一趨勢,說明72%異丙甲草胺乳油對雜草的防除效果持續(xù)時間較長。
由表1可知,藥后20 d,每667 m2施用72%異丙甲草胺乳油100 mL、120 mL的處理對禾本科雜草的防效最高,均為98.91%;每667 m2施用72%異丙甲草胺乳油40 mL的處理對闊葉雜草的防效最低,僅為10.82%。藥后40 d,每667 m2施用72%異丙甲草胺乳油120 mL的處理對禾本科雜草的防效最高,達91.90%;每667 m2施用72%異丙甲草胺乳油40 mL的處理對闊葉雜草的防效最低,為負值,說明到施藥后期,72%異丙甲草胺乳油低劑量已對闊葉雜草無效。
表1 72%異丙甲草胺乳油對蕎麥田雜草的除草效果
圖1 藥后20 d 72%異丙甲草胺乳油除草效果比較
圖2 藥后40 d 72%異丙甲草胺乳油除草效果比較
田間觀察結(jié)果表明,72%異丙甲草胺乳油施用前期對禾本科雜草的防效雖較高,但該藥劑每667 m2施用量超過80 mL后,蕎麥出苗后葉片會出現(xiàn)皺縮,生長矮小,當(dāng)每667 m2施用量達100 mL、120 mL時,蕎麥生長會受到很大抑制,說明72%異丙甲草胺乳油高劑量對蕎麥生長產(chǎn)生了一定的藥害。
試驗結(jié)果表明,72%異丙甲胺乳油對蕎麥田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均有較好的防效,但對禾本科雜草的防效優(yōu)于對闊葉雜草的防效;同時,田間觀察結(jié)果表明,每667 m2施用72%異丙甲胺乳油100 mL、120 mL會對蕎麥幼苗產(chǎn)生一定的藥害。因此,在蕎麥上進行田間雜草防除時,72%異丙甲胺乳油的每667 m2最適施用量為80 mL。
由于72%異丙甲胺乳油對闊葉雜草的防效只有35%~55%,需進一步加強對闊葉雜草高防效藥劑的探索,從而為蕎麥生物產(chǎn)量的提高提供更有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