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
Ikigai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平安時代(794—1185),從字義上來講,“iki”是生活,“gai”是意義、價值,直譯是“生活的意義”。研究人員在一個長達七年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實行Ikigai的人即使有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仍然比其他人多活七年。
Ikigai有一個比較文藝的翻譯:每天起床的理由?!懊刻炱鸫渤藶榱速嶅X還有什么原因?”“沒有了嗎?”“哦,對了,還可能是被尿憋醒了?!痹贗kigai的哲學里卻并不是這樣的。Ikigai覺得每天叫醒你的是“夢想”,當然這也太魔幻現(xiàn)實主義了,所以Ikigai只是將“夢想”作為起床理由的一部分。
認定一個能帶來身份認同和自我實現(xiàn)感的人生目標,日常中所有與之有關的小事就都可以做得很開心。
現(xiàn)在的你,靜下心來,思考一個問題:你所熱愛的,你所擅長的,世界需要的,獲得報酬的途徑,這四者有沒有重疊區(qū)域?這四者的重疊區(qū)域其實就是你的Ikigai,也就應該是你每天行動的出口。
在某些方面,Ikigai和Hygge(舒適愜意)相互對立。Ikigai不是鼓勵我們放慢腳步,而是更積極向上,努力找到人生目標。這個目標是你每天早上醒來的理由,可以讓你保持生活的熱情并為之忙碌。
在Ikigai的文化發(fā)源地——沖繩島,年過半百的老人沒有退休的概念,即使脫離了工作崗位,仍然有事可忙。這里沒有所謂的“老人就該有老人樣”,他們像年輕人一樣熱衷于各種社會團體,堅持自己的個性和愛好。
據(jù)統(tǒng)計,50歲以上的日本老人掌握了七成以上的國民存款額。雖然日本政府規(guī)定60歲可以退休,但很多老人還是在繼續(xù)工作著。動畫《烏龍派出所》中銀發(fā)老人在警局里盡心盡力地為每一個市民解決問題的畫面,亦是現(xiàn)實中日本老年人生活狀態(tài)的一部分寫照。
這種現(xiàn)象和日本的Ikigai哲學理念不無關系。日本人在選擇工作時很注重自己所獲得的人生價值,雖然年齡很大了,但還在努力工作和學習,因為他們覺得這樣不僅能避免老年癡呆,還能獲得尊嚴和社會安全感。
Ikigai也許就是日本老人長壽的秘訣之一,為喜愛和擅長的事忙碌,充實的生活讓人更關注自我內心的需求,而無暇迎合別人的期待。
當下,中年危機、四分之一人生危機在各年齡層里擴張,對事業(yè)的迷茫以及目標的缺失,讓很多人陷入生活的困境。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和到底能不能平靜地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是這個時代處于25~50歲年齡段的人們普遍焦慮的根源。
面對年齡危機,Hygge可能會邀請我們包圍在溫暖的毛絨毯里放空一會兒,而Ikigai鼓勵我們出去做想做的事情。畢竟排除危機感和保持積極向上心態(tài)的秘訣,就是設定一個目標并充實忙碌起來,而裹著毛毯坐在家里只是短暫的放松,并不能幫助解決實質問題。
找到一個目標可能很困難,但也可以很簡單,它可以是一個愛好,可以是一段想努力攢錢去踐行的旅程,也可以是學會一項技能,來脫離“個人的泡沫”。
按沖繩人的說法,跟著Ikigai去生活與工作便不在乎是否退休了,因為你從事的工作便是你最喜歡的事情。大部分時候,退休之所以擁有吸引力,是因為終于能告別不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告別做事情。
和Hygge的生活態(tài)度相比,Ikigai更為積極向上,不僅需要做更多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會對自身與世界產(chǎn)生積極正面的影響。
在工作上,Ikigai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很積極,而且行動力超強,但這并不意味著Ikigai的重要原則就是讓人們工作更加努力或是工作時間更長。
Ikigai旨在讓工作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不一樣。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亞當·格蘭特在研究論文中寫道,“自己的工作促進他人福祉”“看他人如何因為自己的工作而改變”等因素能夠有效激勵員工。在密歇根大學進行的一個電話籌集獎學金實驗中,相比只打電話籌款的人,與獎學金獲得者接觸的那組實驗對象多籌得了171%的資金。可見,與獎學金獲得者接觸具化了“打電話籌款”這一行為的意義,激勵了員工的工作動機。
對那些在工作中找到自己Ikigai的人來說,退休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失落感和空虛感。這一點在一些運動生涯較長的運動員身上特別明顯。
日本前田徑運動員為末大在一次采訪中說,他退役后問自己想通過運動來實現(xiàn)什么,答案是:“對我來說,我想在賽道和運動場上實現(xiàn)的就是去改變人們的想法?!币虼?,他在退役后創(chuàng)立了一家公司,主要支持體育相關的業(yè)務。為末大的故事揭示了這一概念的可塑性,以及該如何將這一概念應用到實際當中去。離開職場后,Ikigai可以幫助我們清楚認識到我們還可以做什么,而不僅僅是數(shù)著退休工資過日子。好好把這個記在心里,它也許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