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燕
語文對小學生來說是相對比較輕松的一門學科,不需要學生進行十分有難度的思考,只要學生的思維能夠跟上教師,足夠靈活,那么學生的語文成績就不會太差。所以班級中學生的語文水平都在中上游浮動,沒有很大的差別,但是我們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僅限于此。雖然學生的語文成績還不錯,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遠遠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在閱讀中學生出現(xiàn)的一系列錯誤都驗證了這一點,教師需要重視起來,明白閱讀能力的提升對學生語文能力的促進作用,通過正確的閱讀指導,讓學生能克服獨立閱讀中的困難。
學生在閱讀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我們根本想不到的。一邊是問題的阻礙,一邊是教師的不理解和壓力,這都導致學生對閱讀越來越排斥,而且閱讀的類型也越來越單一。也就是說,學生在閱讀中會刻意去挑選一些文章閱讀,這無可厚非,但小學生還沒有形成成熟的閱讀體系,如果從現(xiàn)在開始就單一化閱讀,學生之后接觸的文章類型越多,遇到的困難也就越多。只有現(xiàn)在多閱讀各種類型的文章,了解這些文章的閱讀方法和寫作手法,才能讓學生知己知彼,消化各類文章。
要想讓學生克服閱讀中的各種困難,愛上閱讀,教師就要用正確的閱讀方略來引導學生。好的方法能讓學生的閱讀效果事半功倍,也能讓學生從中學習到更多知識,發(fā)現(xiàn)新的天地。
(一)精讀和略讀相結(jié)合
在閱讀中,精讀和略讀對學生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精讀能夠幫助學生最大程度地理解文章,每一個細節(jié)都能幫助學生進行分析,能讓重點的閱讀內(nèi)容不被遺漏;略讀則針對一些不重要的內(nèi)容、在文章中起烘托作用的內(nèi)容,通過略讀能讓學生快速了解文章的脈絡。精讀和略讀相結(jié)合能夠很好地解決學生排斥閱讀的問題,能讓學生從閱讀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加透徹地了解課文。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良好的閱讀氛圍是衡量學生閱讀效率高低的重要標準。在閱讀中,如果氛圍足夠好,學生就能閱讀得更加高效,反之亦然。在閱讀中,教師一直干涉學生的閱讀,打破和諧的閱讀氛圍,會導致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錯誤的看法,認為閱讀壓力大、負擔重,這都是不好的閱讀氛圍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不要過度干涉,學生認真閱讀時,很容易被故事吸引,教師一旦打斷學生的思維,學生進行再思考就困難得多,這會讓學生懶于繼續(xù)用功。教師也不能完全不加干涉,學生閱讀得是否認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閱讀進度等等,這都需要教師給學生一定的壓力,才能讓學生的閱讀有更好的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氛圍的調(diào)節(jié),放合適的音樂、圖片、動畫等等,讓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畫面感,走進閱讀。
(三)延伸閱讀,提升閱讀樂趣
閱讀最怕的是學生感到無趣,小學生是興趣導向很明確的一個群體,教師可以通過延伸閱讀來減少閱讀的無聊感,讓學生參與到討論中,這樣閱讀的樂趣就能被大幅度提升。比如《太空生活趣事多》這篇文章,雖然文章整體比較容易理解,但涉及一些物理知識,學生難免會在閱讀中慢慢失去興趣和耐心。在學生閱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找延伸的內(nèi)容,如太空中有哪些和地球上生活的不同之處,或給學生出個問題:如果宇航員在太空中感覺癢怎么辦?平時我們可能很自然地去撓,但在太空中只能忍著。這些小知識和課本中的內(nèi)容不同,能讓學生愿意再去閱讀一次,尋找其中的樂趣。這樣學生的閱讀就不會有被忽略的地方,面對各種形式的文章學生也能認真去應對,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總之,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不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把閱讀當成一種生活習慣,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好的閱讀習慣能讓人終身受益,讓學生從小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做一個有才華、高素質(zh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