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岐
那年,村里來了一位賣菜刀的男人。
男人的菜刀確實(shí)好,用嘴對刀刃吹一下,隱隱的嗡嗡聲。
刀雖好,卻沒人買。
那時(shí),一把菜刀不過兩塊錢,可兩塊錢能辦好多事?。∧阆氚?,火柴2分錢一盒,糖塊一分錢一塊,羊肉5毛錢一斤。
見男人的菜刀無人問津,王大爺就問:“敢把刀賒給我們不?”
男人猶豫不決。沒說行,也沒說不行。
王大爺自言自語:“這幾年鬧災(zāi)荒,大家手里沒閑錢,等年頭好了,買把菜刀算不了啥。”
王大爺又問:“你知道這叫啥村不?”
男人搖頭。
王大爺說:“這村叫誠信村。據(jù)說,村名是一知縣給起的。當(dāng)年知縣還是個(gè)賣梨木梳子的小貨郎。他來到我們村,一把梳子還沒賣出去,就被一伙流寇給抓了。小貨郎急中生智,把裝梳子的口袋扔給了一個(gè)老太,老太撿起口袋就走。3年后,小貨郎來村里,老太太一眼就認(rèn)出了他,把20兩銀子給了他說:‘我替你做主把梳子賣了,你的梳子一共是50把,你當(dāng)時(shí)喊價(jià)是4錢一把。小貨郎感恩涕零而去。10年后小貨郎當(dāng)了知縣,知縣親自把一塊刻有‘誠信村的梨木木匾送來了?!?/p>
聽了王大爺?shù)脑挘腥苏f:“老哥,我信你!我信村!”
男人問:“老哥,您說,賒幾年?”
王大爺答:“10年!行不?”
男人大聲說:“10年就10年!”
男人說完,就把手推車上的菜刀卸下來,當(dāng)著王大爺?shù)拿?,點(diǎn)清。
男人說:“老哥!這98把刀,拜托您了! 10年后的今天,我來找您!”
男人說完,就推著小車走了。
男人叫啥?家住哪?誰也不知道。
男人走后,王大爺挨家挨戶送菜刀。全村正好97戶,每戶一把,還余一把。
王大爺家就多出了一把刀。
王大爺邊送菜刀邊叮囑:“記住,咱是誠信村的人人,10年后人家來取錢?!?/p>
可是,王大爺沒能等到10年。第6年,王大爺就得了重病。
王大爺臨去世前,把村支書請到了家。
王大爺顫巍巍把那張記有當(dāng)年他送菜刀戶的紙遞給支書,吃力地說:“再過4年,有人來拿菜刀的錢,這事就拜托你了?!?/p>
支書點(diǎn)頭:“老哥放心,誰讓咱是誠信村的?”
又過4年,村里來了小伙,小伙說要找王爺爺。
有人問:“村里姓王的十幾戶,不知你找哪個(gè)王爺爺?”
小伙答:“我也不知道找誰。我爸就告訴我來誠信村找?!?/p>
大家從東數(shù)到西,猜測這個(gè)王爺爺應(yīng)該是誰。
可猜來猜去,還是說不準(zhǔn)。
有人問:“你找王爺爺有啥事?”
小伙答:“我爸讓我找王爺爺拿菜刀錢。”
大家一下恍然大悟。
知道當(dāng)年此事的人立即說:“你說的王大爺已過世好幾年了,你去找村支書吧?!?/p>
小伙見了支書,忙說:“您好!我是張小鐵的兒子,我爸是鐵匠,已經(jīng)離世5年了。我爸說誠信村有一筆菜刀款,到時(shí)讓我來取?!?/p>
支書就回家找當(dāng)年王大爺記的那張紙,可找來找去沒找到。
放在哪里了?
支書有點(diǎn)兒著急。是呀,王大爺托付的事,竟給弄沒了。
這可咋辦?
支書問小伙:“你爸告訴你多少把菜刀?”
小伙答:“應(yīng)該是98把吧,不知道是不是?”
支書說:“哦,98把,應(yīng)該是?!?/p>
小伙跟支書來到村部。
支書擰開擴(kuò)音機(jī),大聲喊:“各位村民請注意,10年前,誰家賒了人家菜刀的,馬上把錢送來?!?/p>
村支書一連氣播了好幾遍。
不一會(huì)兒,村民陸陸續(xù)續(xù)來送錢。
不到一頓飯的工夫,錢交得差不多了。
村支書數(shù)數(shù),一共收了190塊錢。
還差4家的。
又等一會(huì)兒,有3家送來了錢。再等,便沒人來了了。
小伙說:“謝謝支書。就差兩塊錢,拉倒吧。我不等了?!?/p>
支書說:“不行。再等。不能差錢!”
又等。
小伙有點(diǎn)急:“支書!就兩塊錢,沒事的!我走了了!”
支書眉頭緊鎖,拉住小伙:“在我們村,一分錢都都差不了的!”
支書朝屋外望望,空空的,沒有人來。
突然,村支書一拍腦袋:“哎呀,瞧我這記性,咋就把我家忘了呢?”
連忙從兜里掏出兩塊錢:“真是的,差誰也不能差我這呀?!?/p>
小伙千恩萬謝而去。
支書琢磨:少把菜刀,差在誰家?
他知道,他來誠信村落戶不到8年。
他不知道,第98把菜刀,在王爺爺家??上?,王爺爺沒有兒子,閨女嫁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