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許光達的“守”之道

      2019-03-11 07:27劉玉海
      湘潮 2019年11期
      關鍵詞:機械化

      劉玉海

      開國大將許光達是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我軍優(yōu)秀的高級指揮員,曾任裝甲兵司令員、中央軍委委員、國防部副部長。許光達以開創(chuàng)人民軍隊裝甲兵事業(yè)的卓越建樹被后人尊奉為“裝甲兵之父”。他的“沒有技術就沒有裝甲兵”的精辟之論始終為軍中裝甲機械化部隊的后繼者們津津樂道。他與當時的裝甲兵黨委主導創(chuàng)建的朱日和訓練基地及一些裝甲兵訓練場等硬件設施至今還在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許光達不獨善必克之攻,且善不拔之守。他的“守”之道,除了體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還體現(xiàn)于其信仰德操的方方面面。

      鐵心向黨的初心之守

      1926年春,許光達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5期,后被編入炮兵科學習。1927年4月,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搜捕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群眾,黃埔軍校也在“清黨”之列。許光達不為所動,在學員政治面貌登記表上毅然寫下“死不退出共產(chǎn)黨”!

      1927年8月2日,許光達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見習排長,奉命由九江赴南昌參加起義,但6日抵達南昌時起義部隊已撤離。許光達便晝夜兼程,踏上了追趕起義軍的南下之路。一路上散兵游勇很多,悲觀氣氛彌漫,許光達卻義無反顧。有人就問他:“起義失敗了,知道嗎?”答:“知道?!庇謫枺骸澳悄阌譃樯蹲汾s敗軍之師呢?”答:“雖敗猶榮!”又問:“這不是去送死嗎?”答:“雖死猶生。”問的真切,答得干脆。后來,許光達終于在江西寧都追上了起義部隊,被任命為第十一軍二十五師七十五團三營十一連排長、代理連長。

      1927年10月,許光達在與敵頑戰(zhàn)斗中負傷,在農(nóng)民家中養(yǎng)傷。傷勢初愈,初心如鐵的許光達便再次踏上了尋找黨組織的路途,潮汕、上海、壽縣、蚌埠、南京、武漢、長沙、清河、北平、無錫、蕪湖,幾經(jīng)輾轉(zhuǎn),歷盡艱辛,但他百折不撓,從不言棄。找到黨組織后,許光達被賦予中央代表身份奔赴洪湖革命根據(jù)地參加紅六軍的組建工作,隨后被任命為參謀長。此后,許光達得以跟隨賀龍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戰(zhàn)斗,屢建奇功。后因戰(zhàn)負傷,他于1932年夏被輾轉(zhuǎn)送往蘇聯(lián)療傷,傷愈后又被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選送到東方大學軍事訓練班學習,從此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陸軍主戰(zhàn)裝備坦克——裝甲技術與戰(zhàn)法理論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苦等十年的愛情之守

      許光達出生在湖南長沙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12歲考入長沙師范學校。由于聰明好學、成績優(yōu)異,受到該校教師鄒希魯?shù)馁p識,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女兒鄒靖華介紹給他。許光達的父親極為中意,就應下了這門親事。鄒靖華小名喚作桃妹子,因家境困難,9歲就不得不輟學到花棚子學繡花,靠辛苦的勞動接濟家庭生活。1928年9月,尋找黨組織途中的許光達回到闊別3年的家鄉(xiāng)。雙方家長考慮兩人年紀已經(jīng)不小,又在兵荒馬亂的年月,就在10月3日這天為這一對年輕人辦了喜事。

      由于叛徒告密,新婚剛10天的許光達不得不作別新婚妻子返程。臨行的夜晚,許光達告訴妻子,自己是共產(chǎn)黨員,問她怕不怕。鄒靖華理解自己的丈夫,告訴他自己參加過農(nóng)會,懂得革命的道理,知道共產(chǎn)黨和自己的關系最親。她深情地對丈夫說:“走吧,天崩地裂,我也等你回來!”

      瀏陽河畔依依惜別,他們誰也想不到,新婚10天后這一別,竟是近10年!

      在洪湖地區(qū)的兩年戎馬生活中,不少同志給許光達介紹對象,勸他另組家庭,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他怎能忘記那個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并始終期待著他的年輕妻子呢?對此,紅二方面軍的領導是這樣評價他的:“許光達是個特殊的人,大節(jié)好,小節(jié)也好!”

      在家鄉(xiāng)戴著“共匪婆”帽子的鄒靖華沒人敢搭理,無依無靠,度日維艱。當從敵報上看到“擊斃”許光達的消息時,鄒靖華幾乎絕望了。就在最苦悶的時刻,鄒靖華突然接到了許光達寄來的信和100元錢。喜出望外的她勤奮讀書,用一個暑期的時間補完了3年課程,如愿考上了初級師范。

      生活在莫斯科的許光達,只能把思念寄托于書信。為了方便愛妻回信,許光達每次寫信時都要把自己的地址用俄文寫在一張小紙片上隨信寄回,以便他的桃妹子寫好回信后,把小紙片貼在信封上就可以寄了,正是:心細如發(fā)處,一往情深時。后來國民黨反動派封鎖了邊境,兩人通信從此中斷。沒有書信的留蘇歲月中,許光達始終守愛于心,從不動搖。

      七七事變后,許光達返回延安,歷任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延安衛(wèi)戍司令員等職。這時,他與鄒靖華已多年沒有聯(lián)系,寄回家鄉(xiāng)的信也沒有回音。當時的許光達,黃埔軍校的學歷,又是吃過洋面包的將軍,在延安自然是年輕姑娘們矚目的對象。而抗大也不是一般的地方,端莊嫻淑的大家閨秀,才華橫溢的女作家女記者,能歌善舞俊俏艷麗的女演員,還有風度翩翩的女軍官……優(yōu)秀女性多的是。有人追求他,有人勸說他,也有人議論說他“太清高、難接近、不近人情”,許光達心知肚明,但始終不為所動。他認準了一條,是死是活,他必須等到桃妹子的消息。延安期間,許光達對愛情的忠貞守望,由起初的不被人理解而終成美談。

      直到1938年徐特立到長沙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見到老友鄒希魯后,“美談”剎那間變成了桃妹子的巨大幸福。很快,鄒靖華踏上了奔赴延安的旅程。

      近10年之別,那樣的年代,延安的團聚之喜更勝新婚。團聚不久,鄒靖華便上了抗大入了黨,緊跟著他們又迎來了結(jié)婚十周年紀念日。喜上加喜,百戰(zhàn)將軍秒變詩人,抑制不住內(nèi)心激動的許光達連夜作詩一首,第二天獻給愛妻:

      我倆的結(jié)婚整整已經(jīng)有了十年,

      然而相聚的時間僅僅只有兩個月零二十一天,

      不知流過了多少的傷心淚,

      也曾受盡了艱苦與辛酸,

      絲毫也不能摧毀我們鐵的心愿……

      誓死不退的陣地之守

      1947年8月16日,國民黨軍5個整編旅和1個整編師向轉(zhuǎn)戰(zhàn)陜北途中的中共中央機關撲來。中共中央機關被擠壓到葭縣、米脂、榆林三縣交界的狹小地區(qū),包圍圈越收越小,情況十分嚴峻。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黨中央領導率機關人員冒著大雨進至葭縣烏龍鋪東的曹家莊。周恩來致電彭德懷:中央機關處境困難,望速派一得力將領,帶兵前來保衛(wèi)中央機關向安全地帶轉(zhuǎn)移。彭德懷選擇了許光達。許光達臨危受命,率領第三縱隊星夜從榆林進至烏龍鋪一帶,17日凌晨到達指定地點。指揮所和中央機關僅一溝之隔。許光達察看地形、判斷形勢后,果斷向各旅旅長下令:“哪怕是敵人的炮彈落在身上,也絕不許后退一步!”

      18日上午,瓢潑大雨中,三縱與敵先頭部隊交火。因大雨引起山洪暴發(fā),戰(zhàn)斗異常艱苦。黃昏時分,許光達召集各旅旅長,指著山梁下的中央機關隊伍讓大家看。他用堅毅的目光掃視著部下們。大家深知,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zhàn)斗。殊死對決在即,與其說考驗的是大家堅守陣地的能力,不如說考驗的是大家誓死一戰(zhàn)的鐵血氣概!戰(zhàn)斗進行到19日拂曉,許光達率領部隊頂住了敵軍的輪番進攻,敵人始終未能前進半步。清晨,我一、二縱隊將敵三十六師師部及一六五旅包圍在沙家店地區(qū),隨后新四旅及教導旅又將由烏龍鋪掉頭西援的敵一二三旅包圍在常家高山附近。戰(zhàn)至黃昏,許光達率第三縱隊阻敵兩個半旅在當川寺一線,殲敵1個師部、擊潰1個旅。與此同時,新四旅和教導旅也在黃昏前全殲敵一二三旅,活捉敵旅長劉子奇,大股敵軍開始掉頭回逃。

      烏龍鋪戰(zhàn)斗以敵人完敗告終,陜北戰(zhàn)局得以扭轉(zhuǎn),中共中央機關從此化險為夷。此役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高度贊揚。

      名利當前的本色之守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毛澤東根據(jù)許光達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貢獻和建設現(xiàn)代化人民軍隊的需要,親自提議說:“許光達應評大將?!?/p>

      得知這一消息,許光達心里很是不安。人家授銜喜笑顏開,他卻一臉愁容,郁郁寡歡。許光達的“心病”是覺得自己又養(yǎng)傷又留學的,貢獻比不上人家始終戰(zhàn)斗在一線的將領,應該把大將銜授給功勞更大的將領。于是,他找到時任軍委副主席的賀龍請示“降銜”,未得到許可。按說也就算了,可許光達不但沒泄氣,反而更加執(zhí)著起來。幾番考量后,他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給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寫申請書。他要更加鄭重地書面請求“降銜”!

      在給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信中,許光達細數(shù)自己的革命歷史:前期“戰(zhàn)績平平”;后來去蘇聯(lián)療傷,“毫無建樹”;自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行列里,在中國革命的事業(yè)中,我究竟為黨為人民做了些什么”……結(jié)論是,貢獻微不足道,心中有愧。

      毛澤東看了許光達的“降銜申請書”后,感慨萬分:“這是一面明鏡,共產(chǎn)黨人自身的明鏡!”“五百年前,大將徐達,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將許光達,幾番讓銜,英名天下?lián)P?!?/p>

      毛澤東對許光達的高風亮節(jié)給出了高度評價。這一評價,既有共產(chǎn)黨人自身明鏡的高度,也有與英名蓋世的歷史名將的類比,穿越500年時空的驚艷一嘆。這在毛澤東對將帥的評價中算是絕無僅有的。

      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沒有接受許光達的請求。毛澤東說:“許光達評為大將,我們是經(jīng)過全面衡量考慮的,他的要求不再議了?!?/p>

      授銜、授勛的日子一天天臨近,許光達樂不起來。一天,他對妻子鄒靖華說:“中央和軍委決定授予我大將軍銜,可我受之有愧呀!上書毛主席,可是被駁了回來。”

      “我有一個辦法,不知行不行?!编u靖華說。

      許光達趕忙問:“什么辦法?”

      鄒靖華想了想說:“軍銜降不下來,那你就要求降低工資唄!”

      “對!這樣就同別的大將有所區(qū)別了!”許光達為之一振,馬上又寫申請。最后,許光達要求降薪的報告被中央軍委批準了,他的行政級別被定為五級,成為共和國十大將中最低的,也是唯一的一個行政五級。榮譽、待遇面前的許光達,就是這樣堅守本色的。

      一個人即使過得了“功名關”的考驗,也未必就一定能過得了“利益關”的考驗,但許光達的“守關”是絕不含糊的。1961年,受三年困難時期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陷入了空前糧荒,一些干部親屬紛紛來京,住進裝甲兵大院。裝甲兵黨委作出決議,凡是來京探親的干部親屬,只允許住3天。就在此時,許光達的四哥許德富和六弟許德強也來到了北京。在許光達的心中,規(guī)矩是萬萬破不得的:領導沒有“鐵石心”,下屬就都得變成“豆腐心”。許光達力勸四哥、六弟回鄉(xiāng)。兄弟倆走后才兩天,六弟許德強就在安陽車站病倒,最終沒能搶救回來。六弟曾冒著生命危險,千里告知許光達國民黨正緝拿他的消息。面對救過自己的親弟弟,許光達在規(guī)定面前,守住了黨性原則,沒打半點折扣。

      六弟許德強的離世,讓許光達十分悲痛。然而,許光達知道:一親之距不守,何以守萬里之疆?大將須有大節(jié),而大節(jié)之全,亦應不棄于小節(jié)之守。

      忍辱負重的使命之守

      許光達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的創(chuàng)建者,進行了許多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1950年7月14日,許光達在戰(zhàn)車一師干部大會上提出了“整個人民解放軍發(fā)展的方向是向機械化前進”的觀點。當時全國剛剛解放,我軍建設方向尚不明確,許光達的這一鮮明主張體現(xiàn)了他基于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世界眼光和雄心壯志。

      就在提出這一極具方向性的觀點近10年后,1960年3月,許光達在高等軍事學院的報告中再次提到這一問題:“現(xiàn)代戰(zhàn)爭要求陸軍都能坐上車子,也就是說要摩托化。并且要求這些車子要有一定的防護力、強大的火力、快速的通行力和良好的通信能力,從而構(gòu)成軍隊的強大突擊力。所以陸軍需要裝甲坦克、機械化和摩托化……”他的論述是基于剛剛結(jié)束不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德、蘇等國坦克機械化作戰(zhàn)經(jīng)驗已普遍為各國所重視,陸軍應該機械化已經(jīng)成為廣泛共識的前提,但這一共識在我軍尚未形成。一方面,由于我國革命戰(zhàn)爭經(jīng)驗的局限和當時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限制,軍委一些領導人并不認同我軍發(fā)展裝甲機械化;另一方面,幾乎清一色步兵出身的高級將領們主要依靠步兵打仗的觀念和傳統(tǒng)作戰(zhàn)模式的認識仍居主流地位,“政治掛帥”“人的因素第一”等論調(diào)一度使陸軍機械化理念受到冷落。在這種思想氛圍中,許光達堅持陸軍機械化觀點,就顯得“很不合群”,但這也恰恰體現(xiàn)了他發(fā)展的眼光與擔當?shù)挠職狻?/p>

      作為百戰(zhàn)將軍,許光達的這一堅守絕不僅僅出于身為裝甲兵司令員的責任感,他的論斷與堅守自有其更為深刻的理性認知。一個是基于其“儒將”特征的學識經(jīng)歷與敏銳認知。許光達參加革命前就讀于長沙師范學校,是我軍少數(shù)出身于知識分子的將領之一,對新事物的學習比較敏感。作為優(yōu)中選優(yōu)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選送蘇聯(lián)學習深造期間,許光達曾深受當時蘇軍中很有名的大縱深作戰(zhàn)理論熏陶。他在莫斯科列寧學院的學習筆記《坦克論》一直陪伴在身邊,其中可以看到他對這種基于裝甲機械化機動能力優(yōu)勢的大縱深作戰(zhàn)理論給蘇軍帶來巨大成功的認識領悟,這基本上奠定了他牢固的建軍思想基礎。再一個是基于他對戰(zhàn)爭實踐的觀察與探索。許光達從擔任排長職務參加作戰(zhàn),一路靠打仗升到兵團司令員,對戰(zhàn)爭的切身體驗與廣泛觀察研究催生出了他的許多理性思考。1941年7月31日,許光達在延安撰寫并發(fā)表了《閃擊戰(zhàn)的歷史命運》一文。文章描述了德軍閃擊戰(zhàn)中裝甲機械化部隊的作戰(zhàn)樣式,說明他對戰(zhàn)爭的觀察視角已經(jīng)相當開闊,思考的方向也已經(jīng)非常超前了,這在當時我軍將領中并不多見。1957年8月,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0周年,許光達撰寫了《加強人民裝甲兵的建設》一文,文中剖析了砥平里之戰(zhàn)等多次戰(zhàn)役因志愿軍火力弱,無坦克配合,致使被我合圍之敵逃脫的深刻教訓。這些,都愈使許光達建設發(fā)展裝甲機械化部隊的理念與志向牢不可破。

      “文革”期間,許光達受到林彪、“四人幫”的迫害,被隔離審查入獄,遭受了非人的折磨。“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碧拼娙死钯R《雁門太守行》中這兩句詩,恰似當年壓抑的政治氣氛下,許光達忠心耿耿、果敢作為的真實寫照。

      林彪主持軍委工作時強調(diào)“突出政治”,軍事訓練要求“少而精”,對裝甲兵的建設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許光達對此盡可能地做出正面的解釋,提出政治工作要落實在業(yè)務上,軍事訓練“既要‘少而精,又要高標準”。1962年,林彪在檢查某坦克部隊后批評裝甲兵管多了、管死了。許光達并不認同,對林彪的一些做法和指責保留不同看法。為此,許光達被夸大其詞地批判為“反對林副主席”,有些群眾組織指責他“唯武器論”,揭發(fā)他曾講過“要那么多人干什么?我就是要坦克,我就是對坦克感興趣,坦克是進攻中決定性武器”。這話多少有點情緒化,但卻足可看出許光達對裝甲機械化部隊建設的執(zhí)著堅守。

      1969年6月3日,許光達在抗爭中含冤離世。清理他的遺物時,人們發(fā)現(xiàn)一本被汗?jié)n浸透的黨章。他在一本《毛澤東選集》的扉頁上,留下了這樣的詩句:“百戰(zhàn)沙場驅(qū)虎豹,萬苦千辛膽未寒。只為人民謀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閑。”

      1975年和197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央軍委為許光達平反、恢復名譽,他曾提出的那些關于軍隊建設的思想觀念得到了公正的評價。

      許光達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了黨,始終堅持真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不懈奮斗,特別在以“鐵甲”為陣地的這項全新事業(yè)中,堅守使命,矢志強軍,雖壯志未酬,但丹心可鑒。其在推進我軍建設向機械化邁進方面的先進理念與思想,也早已成為后來歲月中我軍機械化、信息化建設思想的啟明星。

      猜你喜歡
      機械化
      農(nóng)業(yè)機械化與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關系研究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 2025年全國農(nóng)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貴州省“關鍵4%”煤礦機械化開采技術榜單發(fā)布
      影響農(nóng)業(yè)機械化推廣的因素與對策
      我國油菜生產(chǎn)綜合機械化率接近50%
      敦化市農(nóng)業(yè)機械化發(fā)展取得可喜成就
      農(nóng)機節(jié)油降耗技術推廣項目研究與設計
      從騾馬化到機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應該有機械化
      蒙阴县| 沙河市| 白河县| 秭归县| 吴川市| 上蔡县| 军事| 安丘市| 安康市| 密山市| 惠东县| 铁岭市| 新竹县| 井研县| 临城县| 南宁市| 花莲县| 云龙县| 台中市| 孙吴县| 龙山县| 洛扎县| 新宾| 石狮市| 台北县| 裕民县| 乌苏市| 建阳市| 南投市| 万盛区| 东明县| 奉化市| 宝坻区| 股票| 巴彦县| 阜新| 稷山县| 北流市| 中西区| 乌恰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