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福生,趙 蓮,汪 紅,王 敏,程成全
(1.九江學院附屬醫(yī)院檢驗科,江西 九江 332000;2.九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糖尿病患者主要以高血糖為主要表現(xiàn),其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水平易造成心血管、神經等多系統(tǒng)慢性功能損害,嚴重影響其生存質量。有臨床研究表明,早診斷、早治療糖尿病有利于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從而減少對其心臟、腎臟以及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1]。本次研究對糖尿病患者采取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診斷,分析診斷結果,評估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50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組;其中男81例,女69例;年齡36~73歲,平均(53.40f1.52)歲;同時選取同期的健康體檢者1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齡37~74歲,平均(53.67f1.63)歲。以上指標對比差異無顯著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均禁食禁水8 h以上,抽取3 mL空腹靜脈血,血液凝固后以40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分離血清,保存在-20℃的冰箱中。采用上?;骺萍加邢薰旧a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器及其配套試劑進行檢測。運用免疫抑制比濁法檢測其糖化血紅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于患者餐后2 h抽取靜脈血,監(jiān)測并記錄血糖值。采用化學發(fā)光儀(MAGLUMI1000)及其配套試劑檢測記錄血清C肽值。兩組的所有檢測數(shù)據(jù)均由我院檢驗科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
檢測所有研究對象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血清C肽以及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對比兩組的檢測結果。
兩組的相關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3.0進行處理,HbA1c、FPG、血清C肽以及2 hPG值計量數(shù)據(jù)(±s)均進行t檢驗;P<0.05提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較,研究組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明顯較低,其HbA1c、FPG以及2 hPG水平均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的HbA1c、FPG、血清C肽以及2 hPG水平(±s)
表1 對比兩組的HbA1c、FPG、血清C肽以及2 hPG水平(±s)
組別 例數(shù) HbA1c(%) FPG(mmol/L) 血清C肽(μg/L) 2 hPG(mmol/L)研究組 150 10.37f2.42 8.78f2.85 1.02f0.15 5.67f1.04對照組 150 5.12f0.47 4.36f0.57 1.53f0.47 12.59f2.75 t 26.083 18.625 12.661 28.826 P 0.000 0.000 0.000 0.000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慢性代謝性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不斷改變,糖尿病的發(fā)病人數(shù)逐漸上升。該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異常疾病,患者的血糖處于升高的狀態(tài)將會對其腎臟、肝臟以及神經系統(tǒng)等造成嚴重損傷,導致其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危害其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診斷糖尿病對控制血糖和改善預后有關鍵意義。
有相關文獻報道,糖尿病患者體檢前后3個月的血糖平均值可通過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直觀反映出來,因此HbA1c可作為評估糖尿病血糖控制情況的重要指標[2]。血清C肽是一種胰島β細胞分泌產物,通過檢測血清C肽水平能夠充分體現(xiàn)胰島素β細胞的分泌功能,對了解患者的胰島素分泌情況有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血清C肽聯(lián)合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能夠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