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柳笛 王劍英
“1!2!3!”隨著主持人口令的下達,參與者將手中的杯子向后180度用力揚起,揮舞出一把把美麗的冰扇——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三周年之際,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上演的萬人“潑水成冰”,正是時下北方城市深度開發(fā)“冷”資源、吸引海內(nèi)外游客體驗“極寒游”的縮影。
三年前,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獲得冬奧會舉辦權,此后,中國冰雪旅游一路高歌猛進,并已成為北方城市重要的旅游資源。
站在資源高地上的東三省,正努力突破發(fā)展瓶頸,讓“冷資源”進一步釋放出“熱能量”。冬奧會主要舉辦地這一新身份,則推動了張家口市崇禮區(qū)冰雪小鎮(zhèn)的發(fā)展。
東北與北京周邊兩大陣營之外,眾多一線城市乃至南方地區(qū),亦開始布局冰雪產(chǎn)業(yè)。
根據(jù)《中國冰雪旅游發(fā)展報告(2018)》,2017~2018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達到1.97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約合3300億元,分別較上一年增長16%、22%,預計2021~2022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次將達到3.4億,冰雪旅游收入將達到6800億元。
“冰天雪地”,現(xiàn)在也被視為“金山銀山”,而它的想象空間,又不僅僅局限于冰雪旅游。
三年前,我國政府向國際奧委會作出“三億人上冰雪”的莊嚴承諾。
三年后,人們看到,區(qū)域抱團發(fā)展,業(yè)界熱情高漲,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初級滑雪者市場……
如今,“冷”資源正在成為“熱”經(jīng)濟?!叭齼|人上冰雪”,已成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