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業(yè)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51)
AutoCAD是美國Autodesk公司在1982年開發(fā)并正式推出的一個交互式繪圖軟件,其便捷的繪圖功能、友好的人機界面和強大的二次開發(fā)能力,以及方便可靠的硬件接口,已成為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CAD軟件。
運用AutoCAD軟件繪制圖形時比傳統(tǒng)的手工繪圖效率會大大提高,即便如此,AutoCAD軟件運用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技巧,如果加以總結和掌握勢必會提高繪圖速度和設計效率。
在工程圖繪制過程中,用圓弧作為連接線段將兩端線段連接起來的作法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圖1所示,用圓弧R50將圓和矩形以“相切、相接”的方式連接起來。分析:這種情況下,就不能直接采用AutoCAD軟件的“繪圓_circle”命令中的“相切、相切、半徑(T)”選項來繪制了。這種情況AutoCAD軟件中找不到一個選項直接做出來。思路:此時,只能運用傳統(tǒng)的幾何作圖方法,先找到圓弧R50的圓心位置,然后再運用AutoCAD軟件中的繪圓命令繪制修剪完成。
圖1 圓弧相切相接兩圖形對象
圓弧R50的圓心位置確定的幾何方法。作法:第一步,以B點為圓心,以50為半徑繪圓。第二步,將圓O1偏移50得圓,兩個圓的交點為O2。最后,以O2為圓心,以50為半徑繪圓修剪即可(運用條件約束作圖的思路和方法繪制也可以,比這種方法不簡單)。
偏移命令的功能就是偏移對象以創(chuàng)建其造型與原始對象造型形平行的新對象,繪制工程圖樣時如果用的好用的巧該命令會使圖形繪制變的簡單。
如圖2所示。分析:本圖形因為缺少了線段DA的定形尺寸,所以不能直接確定A點的位置,也就不能從A點開始作出AB線段了。思路:先繪制圓再繪制出CD線,再向下作出DA線(繪制稍長點),再作出與圓O相切且與水平線成36°的傾斜線,現(xiàn)在的關鍵點就是如何作出“圓切的36°傾斜線”。 作法:執(zhí)行“構造線_xline”命令。
在“指定點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提示時,輸入a并回車。
在“輸入構造線的角度(0)或[參照(R)]:”提示時,輸入 36并回車。
在“指定通過點:”提示時,單擊圓O的圓心并回車。
到此完成了過圓心的36°傾斜線。最后,運用“偏移_offset”命令將過圓心的36°傾斜線按圓的半徑值35進行偏移與圓相切并與DA線段相交。
圖2 圓切傾斜線段圖形
如圖3所示的四邊形。已知兩對邊的邊長以及兩腰線與底邊的夾角角度,分析:該圖形可以得知,該四邊形的高度不知所以不能直接將B點和C點進行定位,此時,如果直接用CAD繪圖命令是不能夠繪制出來的。可以利用“偏移_offset”命令最后作出四邊形上邊50的線段。
圖3 已知上下邊長和兩腰與下邊夾角的四邊形
思路:首先根據(jù)圖樣所給的條件作一個底邊長為90,左邊與底邊夾角為58度的腰線,再作右邊與底邊夾角為79度(內角)的腰線(兩腰線用構造線作)于是得到一個三角形(如圖4所示),接下來就是確定四邊形上邊50線段的位置了,我們可以將三角形的左邊腰線或右邊腰線,水平地向右或向左水平偏移50,與另外一側腰線相交,最后過相交點作水平線與另外一條腰線相交就可以得到上邊50的線段了。
作法:執(zhí)“偏移 _offset”命令,
在“指定偏移距離或[通過(T)/刪除(E)/圖層(L)]<通過>:”提示時,鍵盤輸入50,回車。
在“選擇要偏移的對象,或[退出(E)/放棄(U)]<退出>:”提示時,直接選擇對象AE線段偏移。
要注意,此時,偏移對象與原對象的偏移距離不是水平距離,而是偏移對象上仍一點到原對象上的垂直距離。如圖4所示,AE線段偏移50以后得到的FH線段的垂直距離為50,而兩線段的水平距離為58.96。不是該圖形繪制所需要的水平距離50。所以,BC的水平距離要用到偏移命令中的“通過(T)”選項來做。
方法:執(zhí)行“偏移_offset”命令,在“指定偏移距離或[通過(T)/刪除(E)/圖層(L)]<通過>:”提示時,回車(此時<通過>默認項是通過項,如果不是則要輸入“t”回車)。
在“選擇要偏移的對象,或[退出(E)/放棄(U)]<退出>:”提示時,用鼠標單擊腰線AE。
在“選擇要偏移的對象,或[退出(E)/放棄(U)]<退出>:”提示時,將光標移到A點上,此時自動捕捉點會亮顯,再將鼠標向右邊平移,此時可以看到自動追蹤線(虛線,俗稱螞蟻線)會亮顯,這種狀況下用鍵盤輸入50并回車完成。
在進行以上操作時,要打開“對象捕捉、對象追蹤”模式。
最后連接并修剪圖形直到完形。
圖4 三角形腰邊偏移結果圖
縮放命令的功能是,可以調整對象大小使其在一個方向上或是按比例增大或縮小。還可以通過移動端點、頂點或控制點來拉伸某些對象。繪圖過程中運用適當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圖5所示圖樣。分析:有五個直徑相等的圓形,按圖樣的位置相互相切,被一條邊長為90的矩形外切。根據(jù)圖樣分析,該圖形中各結構位置關系確定,只是定形尺寸不完整。思路:繪制這類圖形,我們采用“先定位,后定形”的繪圖順序來進行。也就是先不論定形尺寸,不管圖形大小,按位置關系繪制出一個矩形和五個圓形。然后,再利用縮放命令中的參照(R)選項按矩形一邊長為90來把整個圖形進行縮放完成。
作法:用繪圓命令繪制一個圓O1(先繪制四個角上的哪一個圓都可以),半徑取10(注意圓的半徑任意,但是要已知半徑值為后面作圖提供方便),再用復制或鏡像等命令繪制出O2圓,O3圓用“相切、相切、半徑(T)”的方法繪制出,再用復制或鏡像等命令繪制出O4和O5圓。
繪制矩形ABCD,在“對象捕捉、對象追蹤”打開模式下,執(zhí)行“矩形 _rectang”命令。
在“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倒角(C)/標高(E)/圓角(F)/厚度(T)/寬度(W)]:”提示時,將鼠標移動到圓O1的上象限點位置,象限點亮顯后將鼠標再移動到圓O1的左象限點位置,象限點亮顯后將鼠標移動到D點附近,等到上象限點和左象限點都亮顯時單擊鼠標確定矩形的一個角點D。用相同的方法確定B點,完成矩形繪制。
最后執(zhí)行“縮放_scale”命令,在“選擇對象:”提示時,選擇整個圖形回車,在“指定基點:”提示時,單擊A點,在“指定比例因子或[復制(C)/參照(R)]<1.0000>:”提示時,輸入 r并回車。
在“指定參照長度<1.0000>:”單擊A點,在“指定第二點:”提示時,單擊B點,在“指定新的長度或[點(P)]<1.0000>:”時輸入90,回車確定。整個圖形將按照矩形邊90進行比例縮放,完成。
圖5 五圓互切并外切于矩形平面圖形
在繪制工程圖樣過程中,如果我們能運用好通過坐標輸入的方法來進行圖形的定位,就可以做到圖形繪制一步到位,不需要后面再用修改命令來修圖了。
如圖6所示的帶傾角的(非正放)正六邊形。
圖6 斜放正六邊形平面圖形
分析:我們用“正多邊形”命令來繪該圖形,在默認狀態(tài)下繪制出來的正六邊形都是正位放置的,沒有圖樣中旋轉18°的效果。那么要達到這種效果,勢必要將繪制好的正位正六邊形再進行旋轉操作。思路:我們可以在繪制過程中運用 “相對極坐標”來直接確定A點位置,使OA線與水平線成18°,從而達到圖樣效果。作法:執(zhí)行 “正多邊形_polygon”命令。
在“輸入邊的數(shù)目<4>:”提示時,輸入6并回車。在“指定正多邊形的中心點或[邊(E)]:”提示時,單擊圓心位置O點。
在“輸入選項[內接于圓(I)/外切于圓(C)]:”提示時,執(zhí)行I選項并回車。
在“指定圓的半徑:”提示時,輸入相對坐標@39<18并回車確定完成(這是關鍵步確定A點的位置)。
類似這種由第二點確定位置的圖形,都可以用這種輸入坐標的方法來定位,即繪圖過程中直接定位。
AutoCAD軟件中的命令和選項,在繪制圖形和修改圖形時,不同的命令和選項有部分功能是一樣的,這要求繪制工程圖樣時,要根據(jù)圖形的幾何特征與軟件命令特點結合起來,運用合適的命令和選項來繪制圖形和修改圖形。這樣才能夠達到圖樣繪制的高效率。
技巧沒有被發(fā)現(xiàn)時顯得很神秘很很難尋,就象是一層沒被點破的窗戶紙,只要我們認真地去思考,去尋覓,多實踐就會發(fā)現(xiàn)和掌握更多的作圖技巧。
本文所介紹的作圖方法和技巧只是一個個單例子,但每個例子的繪制方法都具有代表性,可以運用在解決相類似的圖形繪制中。文章意在強調“學會一種方法,解決一類問題”的實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