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燕,朱學(xué)亮
(山東省慶云縣自然資源局,253700)(濟南市林果技術(shù)推廣站)
山東省慶云縣位于魯北平原鹽堿地區(qū),棗栽培歷史悠久,2004年被國家林業(yè)局命名為“中國金絲小棗之鄉(xiāng)”。慶云縣栽培的棗品種多為普通小棗,存在制干率不高、果實小、遇雨易裂果等問題,導(dǎo)致小棗市場競爭力差,種植效益低。2010年,后橋村鼎力集團棗樹基地引種了魯棗12號。魯棗12號是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從圓鈴1號實生后代中選出的優(yōu)良制干棗品種,果個大,整齊度好,落果輕,裂果率低,制干率高,制干品質(zhì)上等;2012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3年通過國家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引種試驗在慶云縣渤海路街道后橋村鼎力集團棗樹基地進行。當?shù)貙儆谂瘻貛О霛駶櫦撅L(fēng)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2.4℃,無霜期207天。棗園行株距4米×3米,原品種為普通小棗,樹齡10年左右,冠幅3~4米,干徑8~10厘米。2010年4月上旬,采用插皮接、劈接等方法,在粗細、角度適宜的光滑無傷痕處的骨干枝上高接換頭,嫁接魯棗12號,接穗由山東省果樹研究所提供,每樹嫁接5~7個。以普通金絲小棗和圓鈴棗為對照。
魯棗12號樹姿開張,主干灰褐色,皮易剝落。多年生枝灰褐色,較粗糙;針刺細、短,約1.0厘米。新生棗頭紫褐色,富光澤,皮孔大,圓形。二次枝6~11節(jié)。棗股圓錐形,股均抽生棗吊5~7條。棗吊長20.5~23.5厘米,著生葉10~16片。葉片卵圓形,葉尖鈍尖。花量大,每棗吊著生11~13個花序,每花序6~10朵花,花徑0.6厘米,蜜盤綠黃色。
魯棗12號果個大,平均單果重18.3克。果實倒卵形,兩端齊平,平均縱徑3.8厘米、橫徑3.6厘米。果皮紫紅色。果肉綠白色,肉質(zhì)較硬,汁液較少,較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制干率較高,制干品質(zhì)上等。
魯棗12號樹勢中庸,生長勢較強,發(fā)枝力中等。新生棗頭結(jié)果能力較好,高接當年可見果,第2年株產(chǎn)0.5~1.7千克,第3年3.1~4.6千克,第4年或第5年進入盛產(chǎn)期。落果輕,裂果率低。
在山東慶云,魯棗12號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始花,6月上旬盛花,果實9月下旬成熟,果實生長發(fā)育期100~105天。
在山東慶云鹽堿地區(qū),魯棗12號生長結(jié)果表現(xiàn)良好,抗旱,耐澇,耐瘠薄,抗裂果性能顯著強于普通金絲小棗和圓鈴棗。
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無污染的沙壤土或壤土建園。地下水位應(yīng)在1.0米以下,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不低于1.0%,總鹽量不高于0.3%,土壤pH值不超過8.7。
選用2年生優(yōu)質(zhì)嫁接苗,要求植株健壯,苗高1米以上,干徑1~2厘米,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栽前剔除不合格苗木,并進行修根。
在魯北平原鹽堿地區(qū),魯棗12號行株距以4米×3米或5米×3米為宜。定植后在70~80厘米處定干,疏除所有二次枝,提高苗木成活率。
秋季果實采收后至落葉前,盡早施入足量的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5000千克,每株增施尿素0.4~0.8千克+過磷酸鈣1~2千克。
5月上旬,追施氮肥,一般株施尿素0.8~1.5千克。7月上旬追施尿素,適量加入磷鉀肥,株施1~1.2千克。8月中旬追肥以鉀肥為主,株施0.4~0.6千克,提高棗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適期進行葉面施肥,保證棗果對硼、鋅、鐵等微量元素的需求。盛花期,噴施0.3%~0.4%尿素+0.5%硼砂液2次,提高坐果率;6月中下旬,噴施硫酸鋅、硫酸亞鐵300倍液,預(yù)防葉部病害,減少生理落果;7月下旬至8月底,每隔10~15天噴施1次0.3%磷酸二氫鉀液,共噴2~3次;8月中旬至9月上旬,每隔10~15天噴施1次0.5%氯化鈣液,共噴2~3次。
結(jié)合土壤墑情確定灌水,重點澆好萌芽水、花前水、花后水、膨果水和封凍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澇,提倡棗園行間生草,防止土壤水分變化劇烈引起裂果。
樹形宜選用小冠疏層形、主干疏層形或自然開心形。行距不大于4米的,可選用小冠疏層形。樹高不超過3米,主干高40~60厘米,第1層選留3個主枝,第2層2個,第3層1個,層間距分別為90、80厘米。行距大于4米的,可選用主干疏層形或自然開心形,主干疏層形樹高控制在4~5米,干高1.0~1.2米,3層主枝;自然開心形樹高3米左右,干高0.8~1.0米,主枝3~4個。
以夏季修剪為主,冬季修剪為輔。魯棗12號新梢易徒長,要及時摘心,尤其在初花前期和盛花末期。及時疏除過密枝、重疊枝、交叉枝、病蟲枝、細弱枝,改善通風(fēng)透光條件,注意對有利用價值的直立枝拉枝開張角度。冬季修剪要避免形成大的傷疤,同時加強對剪鋸口的保護。
盛花期噴布赤霉素液。一般在平均每棗吊開花5~7朵時,每隔7天噴布10~15毫克/千克赤霉素液1次,共噴2次,可顯著提高坐果率。
葉面噴水防焦花。魯棗12號盛花期正值高溫少雨,必須采取措施防止焦花。盛花期遇高溫干旱,棗園空氣相對濕度低于50%時,傍晚噴1次清水,連噴3~5次,保證花粉正常萌發(fā)和授粉受精。
花期放蜂。魯棗12號花量大,花蜜多,每畝均勻放置1~2箱蜜蜂,可促進異花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同時禁噴農(nóng)藥,防止毒死蜜蜂。
疏果控產(chǎn)。魯棗12號花芽分化持續(xù)期長,分化次數(shù)多,花量大,果個大,養(yǎng)分消耗大,必須嚴格疏果,及早抹除后期分化的小花小果,最好利用頭蓬花結(jié)果,保證果個均勻,提高優(yōu)質(zhì)果率和整齊度。一般壯樹每個棗吊留1~2個果,中庸樹每個棗吊留1個果,弱樹2個棗吊留1個果,每畝產(chǎn)量控制在1000~1200千克。
魯棗12號主要病害有棗銹病、棗瘋病、棗炭疽病等,主要蟲害有綠盲蝽、棗癭蚊、桃小食心蟲等。病蟲害綜合防治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基礎(chǔ),以化學(xué)防治為輔助,抓住關(guān)鍵期噴關(guān)鍵藥,推行群防群治,提高防治效果,實現(xiàn)減藥增效?;ㄇ爸攸c防治綠盲蝽、棗癭蚊等,每隔7~10天交替噴吡蟲啉及菊酯類農(nóng)藥;7—8月,重點預(yù)防棗銹病,每隔10~15天噴施1次粉銹寧1000倍液或200倍波爾多液等。密切關(guān)注棗瘋病,如發(fā)現(xiàn)病株,應(yīng)立即刨除,以防病害蔓延。
魯棗12號鮮食品質(zhì)中等,制干品質(zhì)上等,應(yīng)以制干為主。在9月中下旬完熟期采收,用竹竿敲落或機器晃樹振落,剔除病果、蟲果和傷果后,用機器烘干,既防止連續(xù)陰雨天氣的影響,又減少了人力物力,同時還提高了商品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