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琨
富寧縣歸朝鎮(zhèn)龍門小學 云南文山 663400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fā)展,信息技術教學也變得越來越重要[1]。一方面,信息技術的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的深刻影響,使學生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礎。
愉快教學是小學教育的一個主要內容[2]。愉快教學是要創(chuàng)設一種愉悅的情境,使學生置身于一種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學習氣氛中。只有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生才會更自覺、更主動地參與學習?!芭d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這句名言在信息技術學習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
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基本上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因此,他們是通過對實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語的直接感知、對學習材料的直接操作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3]。
在給三年級的小朋友上《計算機的組成》的組成時,我避開了抽象復雜難懂的計算機結構圖,從課桌上的一臺計算機說起,首先給小朋友介紹了計算機各個部分的名稱,然后讓大家看一看各個設備的后面有些什么。小朋友一個個都興致勃勃地彎下腰去查找,有的說顯示器后面有兩條線,有的說鍵盤后面有一條線,還有的小朋友說主機后面有很多很多線。然后我又引導他們順藤摸瓜看看這些線都連到什么地方去的。通過這樣的教學,小朋友不僅了解計算機的各個設備的名稱,而且掌握了計算機的連接方法,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們對計算機的神秘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新的課程改革綱要中要求教師“改變課程實施過于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边@些理念對改革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4]。
我的教學與以前的傳統(tǒng)教學是不一樣的,我改變了教師先講學生后練習的過程,而是提出問題讓學生直接去解決問題,在此期間我并不去指導如何做,很難解決的問題教我會給出必要的提示。同時我也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常用的小組合作方式,在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經(jīng)常提出一個問題之后,讓同學們小組合作解決,這樣就缺少了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我在教學中教育學生有問題“先問自己,后問別人”,在自己實在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再小組協(xié)作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設置文本框格式(邊框設置)”時我首先提出問題—把我做的幾種不同樣式文本框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動手做。最后我利用學生制作的各式文本框的作品,讓學生交流制作方法及心得。這樣學生在動手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相關知識。
在交流時同學們說,我看到了老師做的各式各樣的文本框我想起了以前學的自選圖形格式設置所以我想他們就方法應相似,所以我就利用設置自選圖形格式方法進行設置結果很快就做出了。這讓我也更肯定了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利用這種教學方法可能一開始覺得浪費時間,本來老師講幾分鐘學生就能掌握的東西,非讓學生用幾十分鐘去做。但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學習速度加快了,而且在遇到其他軟件時也不會感到很陌生,不用老師指導就能進行簡單操作。我感覺我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在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的同時也學會了收集、加工、處理、交流、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
面臨教育信息化的挑戰(zhàn),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正由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榻嬕环N既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5]。面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多學習、多探研,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