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炎琴
【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B超與鉬靶檢查在乳腺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將我轄區(qū)內2017年1月-2017年12月35-64周歲女性2832例進行乳腺癌篩查,其中乳腺B超檢查2632例為對照組,轉診鉬靶檢查68例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患者診斷結果。 結果: 乳腺B超篩查率100%明顯高于鉬靶檢測率2.58%,差異顯著,P<0.05。 結論: 對于疑似乳腺癌的患者,采取乳腺B 超和鉬靶檢查診斷均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臨床可進行聯(lián)合檢查,確保診斷的準確率,為患者后期治療提供重要意義,值得應用。
【關鍵詞】乳腺B超;鉬靶;乳腺癌;篩查
【中圖分類號】R181.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024-02
由于許多女性對乳痛、乳脹、乳房腫塊以及乳腺增生等癥狀掉以輕心,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及早治療導致的乳腺病變發(fā)病率逐年攀升[1]。通常早期乳腺癌不具備典型癥狀和體征,以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fā)現(xiàn),目前解決該病的主要方法仍為乳房切除,但手術會影響患者的形體美,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較大影響[2]。且患有此種疾病的患者年齡逐漸趨于年輕化,發(fā)病機制至今尚不明確,主要與絕經晚、初產年齡高、生活習慣不良、遺傳或精神刺激等因素有關,因此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3]。本文通過將兩種檢查方式納入其中,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轄區(qū)2017年1月-2017年12月女性2832例進行乳腺癌篩查,其中乳腺B超檢查2632例為對照組,轉診鉬靶68例為研究組。排除已經獲得確診的患者,均知曉本文研究并愿意參加;排除其他惡性腫瘤者,臨床相關資料不完善者。其中對照組:年齡為35-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55±4.25)歲;研究組:年齡為35-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34±4.2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鉬鈀檢查,儀器采用美國生產的HOLOGIC乳腺癌X線鉗鈀檢測儀,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雙乳軸位檢查,模式選擇為全自動曝光?;颊呷⊙雠P位,對頭足軸位與斜位逐次進行攝影,探測患者腫塊的大小、密度、形狀等,需要注意鈣化點的大小與數(shù)量,對患者乳腺部位進行細致監(jiān)測,記錄患者乳房內的各項指標。檢查結果需要由多為影像科醫(yī)生同時進行評定,記錄相關檢查數(shù)據與結果。
研究組患者轉診進行B超檢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在患者乳腺及其周圍進行探測,將探頭頻率設置為7.5 MHz。患者取仰臥位,醫(yī)生對患者兩側乳腺進行掃描,重點探測病變范圍、部位,對腫塊的形狀、數(shù)量、回聲帶及血流動力進行記錄,觀察診斷結果。
1.3觀察指標
觀察所有患者檢查診斷率。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所有實驗結果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前者表示方法為均數(shù)±標準差(x±s),后者為百分比,實驗結果以P值是否<0.05為判斷標準,若小于則表示組間數(shù)據存在差異。
2結果
乳腺B超檢查2632例,B超篩查率100%,BI-RADS分級如下:0級:0人;1級:630人;2級:800人;3級:1200人;4級:2人;5級:0人。
鉬靶檢查68例,鉬靶檢測率2.58%;檢出乳腺纖維腺瘤3例,其他乳腺良性疾病1例;檢出乳腺癌2例,占0.08%。B超BI-RADS分級分別為ⅣC、Ⅳa,最后病理診斷分別為右乳浸潤性導管癌Ⅲ級、右乳浸潤性導管癌Ⅱ級,并進行了隨訪及追蹤。
兩種檢測率對比,研究組100%明顯高于對照組2.58%,χ2=189.940,P=0.000。
3討論
由于社會生活中的壓力不斷增加,臨床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生率正在逐年上升。乳腺癌初期患者不會出現(xiàn)疼痛的直覺,患者由于常年不進行體檢,導致病情不斷惡化,加重治療難度,影響女性的正常生活水平[4]。乳腺癌在一定意義上破壞患者的正常組織機構,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危害患者健康,而隨著社會醫(yī)學的進步與提高,大量乳腺癌患者,能夠通過先進的技術進行檢測,而尋找臨床的最佳診斷方式成為當務之急[5]。
本文通過將乳腺B超與鉬靶檢查納入其中,結果顯示乳腺B超篩查率100%明顯高于鉬靶檢測率2.58%。X線鉬靶屬于臨床常規(guī)篩選乳腺的方式,其優(yōu)勢在于能夠發(fā)現(xiàn)微小病灶,尤其是鈣化灶的診斷,對于早期不明顯的癥狀需要通過影像學顯示腫塊的范圍,對于早期患者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且檢查期間無創(chuàng)傷,但反復檢查具有放射性損害,對于乳腺邊緣診斷具有一定局限性。而乳腺B超具有操作簡單且無創(chuàng)傷的優(yōu)點,能夠反復進行檢查,在進行乳房檢測時,需要注意調整探頭頻率,使得圖像顯示更加清晰[6]。超聲檢查對患者的要求較小,能夠準確探查乳腺及其周圍組織,乳房各層組織能夠準確檢查,及時判定病灶部位。在B超檢查期間,不會出現(xiàn)檢查盲區(qū),對患者無損傷,能夠判斷乳腺癌的腫塊癥狀,但鉬靶無法得到;但鉬靶可以判定鈣化病灶,超聲卻無法達到。
綜上所述,針對乳腺癌患者采取乳腺B超聯(lián)合鉬靶檢查,準確率較高,患者可及時進行治療,改善其預后,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羅建國,王恩禮,李歡等.B超引導在X線下透明質酸定位乳腺鈣化灶后真空輔助活檢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4,35(23):3728-3730.
[2]陳鎮(zhèn)標.術前乳腺B超及MRI檢查對乳腺癌患者腋窩淋巴結狀態(tài)評估的準確性評估[J].影像技術,2014,26(1):20-21,17.
[3]辛靈,陳路增,張虹等.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的超聲診斷價值及臨床病理相關性分析[J].中華外科雜志,2014,52(12):924-928.
[4]楊傳盛.術前乳腺B超和乳腺MRI檢查評估乳腺癌患者腋窩淋巴結狀態(tài)的準確性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7,55(31):95-97,封3.
[5]肖棟,梁明,陳亮等.激素受體及Her2狀態(tài)對乳腺癌術前B超及MRI評估腋窩淋巴結狀態(tài)準確性的影響分析[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4,17(12):946-949.
[6]湯偉,李瑞敏,高毅等.數(shù)字乳腺斷層融合X線攝影與常規(guī)影像學檢查診斷效能的對比研究[J].中國癌癥雜志,2017,27(6):487-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