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杜嶺先(1970.8-);女;白族;云南大理人;副主任醫(yī)師;本科;主要從事腫瘤科臨床工作。
【摘要】目的:探討TE方案新輔助化療方案治療乳腺癌的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乳腺癌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給予TE方案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38例:TEC方案)與實驗組(38例:TE方案),比較兩組患者預后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治療單位時間內有效率(55.26%)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率(28.95%)明顯低于對照組,P<0.O5。結論:對于乳腺癌患者TE方案新輔助化療方案效果明顯優(yōu)于TEC方案。
【關鍵詞】TEC方案;TE方案;新輔助化療方案;乳腺癌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202-02
我國衛(wèi)生部門調查研究顯示近些年我國乳腺癌發(fā)病率逐年攀升,乳腺癌已經成為我國女性常見惡性腫瘤類型,40歲至50歲為乳腺癌高發(fā)年齡段,乳腺癌臨床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以及化療輔助治療,化療在誘使癌細胞凋亡的同時可對正常細胞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優(yōu)化化療方法,降低化療對個體造成的不良反應,是近些年醫(yī)學研究者重要研究方向[1]。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38例TEC方案治療患者與38例TE方案治療患者單位時間內預后情況,從而論證TE方案新輔助化療方案治療乳腺癌的優(yōu)越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組38例行TE方案治療的女性患者年齡在43歲至58歲,中位年齡為(49.25±1.25)歲,臨床分期:有12例患者為II=2\*ROMAN\*MERGEFORMATa期,有13例患者為II=2\*ROMAN\*MERGEFORMATb期,有10例患者為III=3\*ROMAN\*MERGEFORMATa期,有3例患者為III=3\*ROMAN\*MERGEFORMATb期。對照組38例行TE方案治療的女性患者年齡在41歲至58歲,中位年齡為(49.21±1.28)歲,臨床分期:有11例患者為II=2\*ROMAN\*MERGEFORMATa期,有13例患者為II=2\*ROMAN\*MERGEFORMATb期,有10例患者為III=3\*ROMAN\*MERGEFORMATa期,有4例患者為III=3\*ROMAN\*MERGEFORMATb期。參與本次研究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分期等方面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在化療前12 h、6h均口服9.75mg地塞米松片(生產廠家:河南福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083),化療前0.5h給予20 mg苯海拉明注射液(生產廠家:北京市永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523)以及10 mg地塞米松注射液(生產廠家: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0723)肌肉注射給藥從而預防患者化療過敏反應。對照組患者均給予TEC方案,多西他賽(生產廠家:丹東醫(yī)創(chuàng)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10138)靜脈給藥75 mg/m2、表柔比星(生產廠家: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318)靜脈給藥60 mg/m2、環(huán)磷酰胺(生產廠家:亞寶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049)靜脈給藥500 mg/m2,21天為1個周期,連續(xù)治療4個周期。實驗組患者均給予TE方案,參考對照組給藥多西他賽以及表柔比星靜脈給藥治療,患者治療中每周應復查一次肝腎功能以及心電圖,若患者白細胞降低應立即給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若血清檢查顯示患者AST高于正常值2倍應立即給予保肝治療。
1.3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治療4個周期后觀察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8年制定的實體瘤臨床診療標準,完全緩解:病灶組織完全消失。部分緩解:病灶組織最大直徑與治療前相比縮小幅度超過50%。穩(wěn)定:病灶組織最大直徑與治療前相比縮小幅度低于50%或增幅在25%以內。進展:病灶組織最大直徑增幅超過25%或出現(xiàn)新病灶。有效率=(完全緩解例數(shù)+部分緩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
(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選擇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相關實驗資料進行整理,實驗資料中(%)中百分數(shù)用X2驗證;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單位時間內治療效果,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2.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具體情況,實驗組有2例中性粒減少,有3例血小板減少,有2例肝腎功能異常,有1例胃腸道反應,有3例脫發(fā),共有11例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對照組有3例中性粒減少,有4例血小板減少,有3例肝腎功能異常,有2例胃腸道反應,有5例脫發(fā),共有19例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28.95%VS50.00%),經X2驗證等于5.526,P<0.05。
3討論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與傳統(tǒng)化療相比可有效縮小腫瘤直徑,從而提高乳房保留率,從而提高患者治療耐藥性,目前臨床常用新輔助化療方法包括TEC方案與TE方案,新輔助化療臨床治療方案尚未形成統(tǒng)一標準,臨床治療效果尚未形成統(tǒng)一標準[2]。TEC新輔助化療方案與TE新輔助化療方案相比,未使用環(huán)磷酰胺,環(huán)磷酰胺,環(huán)磷酰胺注射給藥后可促使腫瘤病灶內磷酰胺酶分解成磷酰胺氮芥,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3]。本次研究顯示給予TEC方案與TE方案治療的患者,治療4個周期后均可取得一定的臨床治療效果,給予TE方案治療的實驗組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8.95%,明顯低于TEC方案。由此可見,TE輔助化療方案與TEC輔助化療方案對乳腺癌臨床治療均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TE輔助化療方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
綜上所述,TE方案新輔助化療方案治療乳腺癌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門桐林,李雪,袁秀敏等.TE與TEC輔助化療方案用于乳腺癌中對Ki-67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8,56(1):65-67.
[2]劉蕾,李席如,胡蘊慧等.TOP2A、EGFR基因表達與三陰性乳腺癌TE方案新輔助化療療效的相關性[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6,96(12):940-943.
[3]張惠灝,朱有志,吳坤琳等.分子分型對老年乳腺癌TE新輔助化療療效及預后的預測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3):629-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