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讀詩時間:這首詩因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了解李白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義,而在藝術表現上也有其特色。本詩善于在敘事中抒情。詩人描寫從歸家到離家,有頭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陳其事的賦體,而又兼采比興,既有正面的描寫,而又間之以烘托。
此詩一開始就描繪出豐收的景象,顯示出一種歡快的氣氛,襯托出詩人興高采烈的情緒,為下面的描寫作鋪墊。接著,詩人攝取了幾個似乎是特寫的“鏡頭”,進一步渲染歡愉之情。通過兒女嬉笑,開懷痛飲,高歌起舞幾個典型場景,把詩人喜悅的心情表現得活靈活現。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描寫自己的內心世界?!坝握f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這里詩人用了跌宕的表現手法,用“苦不早”反襯詩人的歡樂心情,同時,又有“苦不早”之感,因為恨不在更早的時候見到皇帝,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皶迡D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詩從“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晚年得志的朱買臣。詩情經過一層層推演,至此,感情的波瀾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薄把鎏齑笮Α?,可以想見其得意的神態(tài);“豈是蓬蒿人”,顯示了無比自負的心理。這兩句把詩人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適用主題:清高;抱負……
主題速用:清高的人是不會有什么好下場的。但古之文人卻以“清高”為榮,在歷史上“清高”便是對一個文人最高的評價。
詩仙李白便是最想成為清高的人,但終又無能冠以清高之名。他自稱道:“我本楚狂人,風歌笑孔丘”。如此的豪放與不羈尚不能算是清高,如果一定要有一個恰當的原因,那只能怪他太過于戀及官場了。
李白在入長安之前就曾夸下??冢骸皻w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然后“仰天大笑出門去”,歌曰:“我輩豈是蓬蒿人”。待仕途無望之后卻又改口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并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聊以自慰。自李唐來,世人皆崇清高,不論是登仕文人,還是隱士文人。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