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筱
2019年12月4日—7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在陜西省渭南市舉辦全國古樹名木搶救復壯業(yè)務培訓班。這次培訓班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全面保護古樹名木的部署要求,總結近年來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分析研討古樹名木保護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培訓學習古樹名木保護新理論、新技術,研究部署當前和下一階段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生態(tài)保護修復司司長趙良平出席開班式并講話,陜西省林業(yè)局巡視員唐周懷,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長羅書葵分別致辭,國家林草局生態(tài)司副司長陳建武主持開班式。各省區(qū)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森工集團以及部分部門(系統(tǒng))綠委辦負責人參加了培訓。
趙良平充分肯定近年來古樹名木保護取得的成績。一是全面完成古樹名木資源普查,二是穩(wěn)步推進古樹名木保護立法,三是進一步健全古樹名木保護政策,四是陸續(xù)出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技術標準,五是不斷創(chuàng)新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舉措,六是扎實開展古樹名木日常養(yǎng)護與搶救復壯,七是堅決遏制古樹名木移植的不正之風,八是廣泛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宣傳。
趙良平指出,要充分認識古樹名木保護的重大意義。古樹名木保護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生態(tài)保護修復的有效舉措,是美麗中國建設的現實要求,也是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具體抓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各級綠委辦、各級林草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準確把握并積極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型勢新變化新要求,認真對標對本,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全面保護古樹名木的重大決策部署,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
趙良平強調,要深刻認識古樹名木保護的新形勢新要求,著力抓好古樹名木保護重點工作。一是要深入落實《全國綠化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的意見》,強化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的行業(yè)管理職能;二是要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制度體系建設。三是要壓實責任,切實將古樹名木保護措施落到實處。四是要強化科技支撐,提高科學保護的成效和水平。五是要完善普查成果,提高利用效率。六是要強化宣傳,推進保護機制創(chuàng)新。
陜西省林業(yè)局巡視員唐周懷介紹,陜西省是全國森林文化資源大省,現有古樹名木72.7萬株。為使它們生命永續(xù)、森林文化源遠流長,近年來,省林業(yè)局創(chuàng)新思路,轉變方式,組織實施了“陜西省古樹名木擴繁保護”“陜西省古樹名木圖文數據庫”“黃帝手植柏、老子手植銀杏保護復壯”等項目,依靠技術開展古樹名木保護。與中國林科院合作,在全國率先實施古樹名木擴繁保護工程,取得顯著成效。
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長羅書葵介紹,近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堅持日常養(yǎng)護管理和搶救復壯并重,加強管理能力建設,引導市民善待古樹,保護古樹,傳承弘揚生態(tài)文明。
培訓會上,北京、浙江、湖南、重慶、四川和渭南市作了典型交流發(fā)言。
本次培訓班選擇了臨渭區(qū)豐原鎮(zhèn)龍尾坡千年皂莢、華陰市西岳廟古柏群、華陰市玉泉院古樹群、潼關縣亢家寨古槐、潼關縣小寨子合歡樹作為現場教學示例;邀請了北京市植物園植物保護中心主任熊德平和山西省太原市晉祠公園園林部主任張樹民作了題為《但愿華夏皆古木~古樹大樹生境生態(tài)恢復》和《古樹名木搶救保護復壯技術及案例分析》的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