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啟坤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310008
茶起源于中國,中國產(chǎn)茶具有悠久的歷史,發(fā)展至今天,茶已成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不僅如此,茶的社會功能也越來越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因此,茶也成為了人們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莊晚芳先生于1989年提出了“廉、美、和、敬”的“中國茶德”,反映了新時代茶的社會功能的本質(zhì)與核心,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莊先生誕辰110周年之際,學習它、實踐它,必將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莊晚芳先生的“中國茶德”是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研究與思考而提出的。20世紀80年代,國家提出物質(zhì)文明與精神文明兩個文明的建沒。莊先生出于如何充分發(fā)揮茶的社會功能的考慮,提出了“中國茶德”,并歸納為“廉、美、和、敬”4個字,釋義為“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這是莊先生對“中國茶德”的高度概括,是中國茶德的精髓,其內(nèi)涵是極其豐富而深刻的。
莊晚芳先生
廉儉才能育德,“德”是道德與品行,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yǎng)。莊先生提出的廉儉育德,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同樣具有重要作用。
美真才會康樂,美的生活是人們普遍的追求,只有美與真的結(jié)合,追求實實在在的生活目標,才會享受到人生的健康與快樂。
和誠才易處世,以和誠的態(tài)度與人相處,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才會和諧,社會才會和諧,這是社會進步必不可少的要素。
敬愛是為人的基本態(tài)度,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互敬互愛,互相幫助,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特征。
因此,在現(xiàn)今的社會大家庭中,在各階層互為依存的環(huán)境下,深刻領(lǐng)會“中國茶德”的精神實質(zhì),充分發(fā)揮茶的社會功能,對提高國民素質(zhì)和構(gòu)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作用。
茶是清廉的象征,早在晉代《中興書》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陸納任吳興太守時,衛(wèi)將軍謝安去拜訪他。陸納的侄子陸俶埋怨他沒有準備什么東西招待客人,但又不敢問他,就私下準備了10余人的酒食菜肴。謝安到了陸家后,陸納拿出茶和果品招待,陸俶見狀當即擺上豐盛的肴饌,各種珍奇的菜肴全都有。等到謝安辭去,陸納卻打了陸俶40大板,并訓斥道“你既然不能給叔父增光,為什么要玷污我一向清廉的名聲呢?”一個歷史故事,反映出古人以茶倡廉的精神。
不斷反腐倡廉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飲茶倡廉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設。古人說“茶性儉”,“清茶一杯”是廉儉的象征。歷代茶人提倡以茶倡廉,在現(xiàn)代社會燈紅酒綠的環(huán)境中,不少人也主張“以茶代酒”。1982年春節(jié)的中央團拜會曾以清茶一杯招待賓客,《人民日報》在頭版以《座上清茶依舊 國家景象常新》為題報道了這次團拜會,從此以后上下仿效,蔚成風氣。因此,我們相信進一步學習和倡導“中國茶德”,必將促進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zhuǎn),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進步。
我國是一個多茶類的國家,上千種名茶形態(tài)各異,湯色異彩紛呈,香味各具特色。享受品茶是品質(zhì)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魯迅先生說得好:“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钡终f:“不過要享這種清福,首先就必須練功夫,其次是練出來的特別的感覺?!边@是魯迅先生品茶的切身體會。
古代文人為了消遣常舉辦“茶會”,明清時到茶館喝茶的人多數(shù)是休閑取樂,沒事泡杯茶喝喝也是一種享受。當代的城市茶館,好茶種類多,三五友人去茶館喝茶聊天,家庭老小相聚品茶,都能體現(xiàn)出其樂融融的氛圍,有的還能聽音樂、看戲、看表演,真是百姓休閑的好去處。
上等好茶香味濃郁鮮爽,喝上一口足以使你心曠神怡。但是,好茶也要有好的泡茶技藝,才能泡出色香味俱佳的茶湯供人享受,這才稱得上“會喝好茶”。所以要會喝好茶,還得練就一套泡好茶的功夫,這功夫是能根據(jù)不同的茶類選配不同的茶具,用合適溫度的水沖泡適當時間,及時倒出茶湯供人飲用。總之,品茶是一種享受,品茶需要下功夫。
茶是民族團結(jié)的載體,中國茶道精神非常突出一個“和”字?!昂蜑橘F”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精神的重要內(nèi)容。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促進漢藏友好關(guān)系,將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贊干布,帶去了大量的茶葉和其他物品,通過這次和親增強了民族團結(jié)。此后,四川和云南的茶葉通過茶馬古道源源不斷地運進西藏,滿足了藏民每日生活的必需。至今云南、四川、湖南、湖北、陜西等地許多國家定點的邊茶廠生產(chǎn)的邊銷茶,就是專門供給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兄弟姐妹飲用的。多少年來,邊銷茶一直是國家計劃定點生產(chǎn),這是我國民族大家庭和睦相處的典型事例。千百年來民族團結(jié)的事實證明,茶確實是民族團結(jié)的載體。
茶是國際交流的橋梁和紐帶,提倡以茶為媒、以茶待客,有利于密切人際關(guān)系,促進國際交流。無論是朋友相會、親人團聚、走親訪友,還是招待貴賓、貿(mào)易商談,以茶招待象征著禮誠、純潔和熱情,因此茶具有密切人際關(guān)系的普遍作用。
2002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七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爾的獻詞說得好:“如果有什么東西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話,那便是茶。茶味香馥甘醇,意境悠遠,象征中庸和平。在今天這個文明與文明互動的世界里,人類需要對話交流,茶是對話交流最好的中介。”這段話簡明透徹,充分表明了茶的重要社會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與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茶敘(來源:新華網(wǎng))
近年來,在國際交往中,茶已成為中國標志性文化符號,習近平總書記已多次在外交場合以茶敘的形式招待外國元首,“茶敘”正在成為中國外交的一道別樣風景。
自唐代以來,以茶待客已成風氣。文人相聚茶當先,禮敬長輩先敬茶,社會發(fā)展到今天,物質(zhì)極大豐富,但無論多么高貴的客人登門,仍然是香茶敬客,這顯示了茶的精神內(nèi)涵是多么地豐富與高尚,客來敬茶是中國百姓的傳統(tǒng)美德。
和諧社會的建立,要有一種和諧的環(huán)境與氛圍。“客來敬茶”“以茶會友”是營造和諧、融洽氛圍的重要媒介與載體,茶為和諧社會的建立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互尊互敬,是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處理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基本準則。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容易獲得別人的信任。以茶待客,以茶會友,氣氛融洽,討論問題交換意見,容易取得一致。因此茶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互尊互敬的重要媒介。
最后,讓我們共同努力,弘揚中國茶德,提高國民素質(zhì),促進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