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涵喬
正午時分,彌漫著食物香氣的小賣部前,游蕩著這樣一群精靈。它們旁若無人地躺在轉角處的石板上曬太陽,瞇成細線的瞳孔顯示著貓科動物慵懶的饜足,舒展的肢體仿佛每個毛孔都被溫暖地撫慰著,盡管那正午熾熱的驕陽對人類來說簡直是酷刑。
就在那么一個滿頭是汗的中午,我坐在小賣部后的塑料凳上,手里捧著只剩微溫的三明治,看那幾只貓被同學們從脖子到脊背和肚腹一寸一寸摸個遍?!罢媸且环N享受!”我竟羨慕起貓來。
再一次與貓相遇是一天晚自習下課后。那晚,月光很亮,將人照得昏了頭,樹影婆娑,路上只有零散幾個從小賣部回來的學生。我拿著書回寢室,在十字路口的石墩路障前,差點踩到一個軟趴趴的黑影。它好整以暇地趴在石墩前沐浴月光,姿態(tài)優(yōu)雅,不卑不亢。
我羨慕極了那貓!它鎮(zhèn)靜、優(yōu)雅,我慌亂、局促;它能靜靜“曬”幾個小時月亮而不被蠱惑,我卻在偌大的孤獨感籠罩下還要趕回寢室挑燈夜讀。所以我寧可與它對峙一會兒,也要沾沾它的光彩,學學它的氣度。
學期終于結束了,學生們離開了,校園里空空蕩蕩,冬日暖陽在南方顯得疲軟無力。當補課的我走進宿舍樓簽到時,發(fā)現樓底大門外趴著一只貓。它一動不動,只有眼睛跟著我走。確切地說,它看的是我手里那一整袋“千里迢迢”出校門采購回來的儲備糧。
在小賣部旁,我看到了更多貓,有的來回踱步四處游蕩,有的緩慢地搖擺著尾巴,有的軟綿綿地趴著曬太陽。它們平日里隱匿在學生無暇駐足的樹叢和空地,抑或堂而皇之地走到路中央攤成一攤任人蹂躪的“貓水”,時而來小賣部附近接受愛心泛濫的撫摸和投喂,別提多愜意、多瀟灑了!眼下,校園近乎成了一座空城,它們是跑出來翻身做主人,還是由于少了食物來源而跑到這里苦苦等候呢?這自然是沒人知道的。
只是以己度貓,無人投喂、饑寒交迫的聯(lián)想使我自然而然對它們產生了憐憫。這憐憫中既有微妙的同病相憐——只有我們幾個人和貓在這里,也包含了隱秘的自我滿足——從前它們的生活使人羨慕,現在它們還是得羨慕補課的我,真是風水輪流轉。
有句名言,大意是人總是活在河的對岸,你羨慕別人的同時對方也在仰望你。得到和失去是個復雜的哲學問題,我討論不來,但總覺得貓應該對此深有體會,它大抵比我懂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