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麗
(山西省晉中日報社,山西 晉中 030600)
在全媒體信息時代,語言文字的應用,呈現(xiàn)流量巨大、傳播高速和覆蓋廣泛的境況,語言文字規(guī)范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各類錯別字和亂用成語現(xiàn)象,特別是假借“文字創(chuàng)意”之名對文字進行濫用和扭曲現(xiàn)象比比皆是。作為一名在黨報副刊編輯,在不無憂慮的同時,也深感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就筆者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看,副刊編輯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按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guī)定》《簡化字總表》《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表》的有關規(guī)定規(guī)范使用漢字,是國家語言文字發(fā)展的必然,是中華厚重文化發(fā)展的呈現(xiàn),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又一重任,每個媒體人、特別是媒體編輯必須自覺擔負起來,新中國文字沿革過程中的遺留問題,也只有透過主流媒體的引領與示范去化解和消除。
在大量來稿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作者習慣夾雜繁體字(如:“未嘗”寫作“未嘗”,“迂回”寫作“迂迴”,“丑陋”寫作“醜陋”)、異體字或“二簡字”(如:“街”寫作“亍”,“年齡”寫作“年令”,“藍天”寫作“蘭天”,“停止”寫作“仃止”)等。作為編輯,必須有這方面的常識和辨識能力,及時予以規(guī)范。
一是“的地得”不分的問題,在許多作者身上存在,包括許多知名作者;二是同音字混淆的問題,如“在——再” “已——以” “厲——勵” “喧——暄”等;三是形近字混淆的問題,如“人——入” “既——即” “騖——鶩”等;四是多筆少劃的問題,如“灑——酒” “侯——候” “大——犬”等。這些錯別字的產(chǎn)生,緣由或是不理解字義,或是對字形記得不牢,或是寫得著急筆誤、拼音輸入法打字不及識別,等等。編輯在編閱稿件時一定要謹慎,否則一不留神就會漏過,從而導致詞不達意或因字害意,讓本來很好的文章黯然失色。
這方面的問題五花八門,亂象叢生。比如詞語誤用、生造詞、諧音篡改成語及各類病句等。詞語誤用,特別是尊稱、謙稱的誤用,會讓當事人啼笑皆非,影響交往;生造詞、篡改成語等,會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費解和不適感;至于各類病句,有的屬于思想不正確,有的屬于不合邏輯、不合語法、不合修辭,比如語法錯誤中的成分殘缺、配搭不當、結構錯亂、用詞不當、呼應混亂等現(xiàn)象,直接影響思想情感的表達和文章的質(zhì)地。所以副刊編輯在看稿時需要格外耐心認真修改梳理。
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語言的運用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當中。副刊語言的創(chuàng)新,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符合漢語基本規(guī)律;二是意思明確易懂;三是被廣大讀者認知與認同;四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獨創(chuàng)性與感染力。比如“一帶一路” “共享經(jīng)濟” “錦鯉” “淘寶” “佛系”這類詞,都是社會生活進步帶來的新詞,充滿正能量,很有感染力,既能生動準確地表達特定的社會現(xiàn)象,又被廣泛認知和使用。此外,任何語言創(chuàng)新,還應注意文體與場合,比如典雅的文章就不宜濫用俚語俗語,而民間故事也不宜一味刻板地“之乎者也”。
標點符號對表情達意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可以幫助分清句子結構、辨明不同語氣、正確理解詞性和文章的意義。副刊常見錯誤有:整段一逗到底、頓號逗號混用、分號句號失當、問號驚嘆號混搭、連接號省略號泛濫、引號書名號括號錯位等。編輯在閱讀稿件時,要準確體會把握文章、段落、語句的敘述層次與含義,做出準確判斷并及時糾正。
副刊編輯應該自覺參照《新華社新聞報道中的禁用詞》過濾不良詞語,保持語言文字的純潔健康和正確導向。比如在社會生活類的禁用詞中,對身體有殘疾的人群,不能使用“殘廢人” “獨眼龍” “瞎子” “聾子” “傻子” “呆子” “弱智”等帶有欺侮性質(zhì)的蔑稱,應改用“殘障人” “聾啞人” “盲人” “智障人”替代。不得使用網(wǎng)絡俚語、臟話、黑話性質(zhì)的詞語或句子,比如“我”寫作“偶”,“東西”寫作“東東”,“非?!睂懽鳌盎页!?,“這樣”寫作“醬”等,以及表示驚嘆的“哇塞”等。對涉藏、涉臺、涉及民族及宗教事務、涉及國家主權暨外交事務以及影響社會安定的各類敏感詞語,一定要小心甄別、仔細核對,確保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以維護宣傳領域的清風正氣。
總之,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副刊編輯必須守土盡責。要耐得住寂寞、穩(wěn)得住性子、靜得下心神,善于從鋪天蓋地的來稿中,發(fā)現(xiàn)讓人心明眼亮乃至擊節(jié)贊嘆的高質(zhì)量稿件。面對一個個標題、一段段文字,一篇篇文章,要逐字研讀,認真修改,就像朱光潛先生所說的“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嚴謹”。因為“文學借文字表現(xiàn)思想感情,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diào)整思想和情感”,切忌言之無物、華而不實、缺乏自身眼光與思考、思路不清、文理不通、邏輯混亂、語言陳舊干癟、書寫不合規(guī)范等毫無文采的文章出現(xiàn),尤其是要提防錯別字泛濫、生搬硬造、語焉不詳、詞不達意。因為這樣的文字出現(xiàn)在報紙上,會讓忠實讀者失望,也會給社會的文化生活造成誤導和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