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王雪松 李麗 宋欣 吳海靜 張燁 林曉東
摘要:本文采用北票市1989年~2018年逐年、逐月降水量資料,分析了北票市的干旱情況。結果表明:北票市近30年來的降水量呈波動性遞減趨勢,極易發(fā)生干旱,其中,春旱、秋旱、冬旱發(fā)生的頻率較高,分別為43.3%、40%、43.3%。研究結果對北票市進行干旱監(jiān)測與評估,對指導農業(yè)生產抗旱減災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北票市;氣象干旱;降水距平百分率
中圖分類號:P467 文獻標識碼:A 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9.04.050
干旱在氣象學方面是指水分的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現象。干旱的發(fā)生與很多因素都息息相關,例如降水量、氣溫、蒸發(fā)量等。隨著全球變暖的逐漸加劇,干旱是我國乃至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對人們的正常生活、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北票市位于遼寧省西部,是一個“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區(qū)。境內四周高,中間低,屬于中溫帶亞濕潤區(qū)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差大,積溫高。北票市具有“十年九旱”的氣候特點,干旱嚴重影響了北票市農業(yè)生產。降水距平百分率能直觀反映降水異常引起的干旱,因此,在干旱監(jiān)測和評價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文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對北票市干旱災害變化特征進行分析,為以后的抗旱防災工作和氣候特征提供氣象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本文選取北票市氣象觀測站1989年~2018年的逐年、逐月降水量資料,四季按氣象上的季節(jié)劃分,氣候平均值為1989年~2018年30年的平均值。
1.2分析方法
利用《氣象干旱等級國家標準》中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來劃分干旱等級(見表1)。
降水距平百分率(Pa)是指某時段降水量與同期平均狀態(tài)的偏離程度。公式如下:
其中,Pa為降水距平百分率,P為某時段降水量,F為降水氣候平均值。
2結果分析
2.1年降水量變化特征
北票市近30年來的降水量呈現出波動性減少變化趨勢,以21.6mm/10a的速率遞減。年降水量最高值出現在1994年,降水量為809.4mm,年降水量最低值出現在2014年,降水量為306.3mm。極差為503.1mm。年降水距平百分率以4.8%/10a的下降趨勢變化。近30年出現干旱的次數為9次,頻率為30%,其中,發(fā)生輕旱頻率為23.3%,發(fā)生中旱頻率為6.7%。
2.2季降水量變化特征
季節(jié)的降水量變化也能反映干旱的強弱,所以本文針對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進行分析。
從圖1來看,春季、冬季呈波動上升趨勢,分別為3.9%/10a和2.5%/10a;夏季、秋季呈下降趨勢,分別為5.8%/10a和8.2%/10a。近30年北票市春季出現干旱次數為13次,頻率為43.3%,其中發(fā)生輕旱頻率為30%,發(fā)生中旱頻率為13.3%;夏季出現干旱次數為6次,全部為輕旱,頻率為20%;秋季出現干旱次數為12次,頻率為40%,其中發(fā)生輕旱的頻率為26.7%,發(fā)生中旱和重旱的頻率都為6.7%;冬季出現干旱的次數為13次,頻率為43.3%,其中發(fā)生輕旱頻率為10%,發(fā)生中旱頻率為16.7%,發(fā)生重旱頻率為6。7%,發(fā)生特旱頻率為10%。
3結論與討論
1989年~2018年北票市降水量呈波動遞減趨勢,遞減速率為21.6rnm/lOa。近30年發(fā)生干旱9次,頻率為30%,發(fā)生輕旱7次,中旱2次。
北票市地形復雜,四季分明,近30年春旱和冬旱發(fā)生的頻率最高,可達43。3%,其中,冬旱發(fā)生重旱和特旱的頻率較高。秋旱方式的頻率也較高,可達40%??傮w看來,北票市極易發(fā)生干旱,其中春旱、秋旱發(fā)生的頻率較高,嚴重影響了當地的農業(yè)生產。
作者簡介:王晶晶,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綜合天氣預報、綜合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