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東
(河北省興隆縣興隆鎮(zhèn)學區(qū)中心校,067399)
山楂是河北省興隆縣的特產,在20世紀80—90年代興隆縣山楂面積、產量居全國各縣之首。目前,興隆縣70%~80%的山楂樹已經進入盛果期。1992年,高術國對山楂清條修剪與混條修剪進行了比較,推動了興隆縣山楂清條修剪法的推廣應用。近幾年,筆者對盛果期山楂樹冬季清條修剪法進行改進,在單果重、果實著色、穩(wěn)產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效果。現總結如下。
近幾年,隨著安全生產意識的增強,果農不再追求山楂稀植大冠,樹體日趨矮化,主要樹形如下。
(1)雙層五主枝開心形。為改善光照在小冠疏層形的基礎上簡化而成的,適用行株距4米3米,適宜在山地果園應用。樹高3.0~3.5米。第1層3個主枝,主枝上各留1~2個向斜上方生長的小側枝,小側枝上著生中小型結果枝組。第2層2個主枝,主枝上直接著生結果枝組,主枝長度一般不超過第1層主枝長度的2/3。層間距1.0~1.2米,層間及其他大空檔處,可培養(yǎng)輔養(yǎng)枝。
(2)自然開心形。適宜在平地果園應用。有2~3個主枝,主枝角度70°,主枝上直接著生結果枝組,大小結果枝組交替排列,充分利用空間。枝組過長時,應交替回縮更新。
(3)“三一法”樹形。是對“雙層五主枝”樹形的改進,在簡易分層的基礎上,注重對結果枝組的培養(yǎng)?!叭环ā睒湫慰尚蜗蟮乇扔鳛?個“裙子”、1個干、1頂“帽子”。1個“裙子”是指第1層主枝,像人穿的裙子,有3~4個主枝;1個干是指有1個中心干,中心干明顯,長80~120厘米;1頂“帽子”指第2層主枝,有2個。上層小,下層大,“帽子”的直徑為“裙子”的1/3~1/2。
結構合理的樹,應著重調整結果枝數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結構混亂、主從不分的樹,從上述樹形中選擇適合的,逐年改造成形。整個果園樹形盡量一致,便于管理。樹高在3米以上的要落頭,樹高降至2.5~3.0米。落頭當年,去大枝比較多,要盡可能多留小枝。疏除輪生主枝,疏縮重疊枝、交叉枝,回縮過長營養(yǎng)枝。
圖1 冬季采用清條修剪后的山楂樹
山楂成花容易,花芽量大,不利于高產優(yōu)質。冬剪時,去弱留強、去細留壯,培養(yǎng)強壯的結果母枝,注重枝組的更新。粗度在0.3厘米以下的結果母枝疏除;粗度在0.3~0.5厘米的可短截先端芽,成為結果預備枝;粗度在0.5厘米以上的枝坐果率高,果實品質優(yōu),宜多保留。衰弱的中型結果枝組及時回縮至壯枝處,以增強其生長勢,維持良好的結果能力。小型結果枝組易衰老,在不影響當年產量的基礎上,修剪量應稍大些,以“有空就留”為原則,留壯枝、壯芽,以確保良好的生長勢。
山楂連續(xù)結果能力較強,結果母枝一般3~5年回縮更新1次,每年回縮量不超過全樹結果母枝的1/3。其中,秋金星、霧靈紅等早熟品種的修剪與其他品種不同,宜采用雙枝更新法,留出預備枝,即疏除第1結果母枝,保留第2結果母枝結果,重短截第3結果母枝,用于抽生預備枝,其余小枝全部疏除。翌年將第2結果母枝抽生的枝條全部疏除,短截的第3結果母枝形成的枝組按上述方法修剪。多年的試驗結果證明,該修剪法對控制大小年結果效果顯著,同時有效抑制了結果部位外移,樹形緊湊,方便人工操作。
(1)樹冠每平方米投影面積留結果母枝量。山楂強的結果母枝能長出3個以上的結果枝,弱的結果母枝能長出1~2個結果枝。為提高質量,每畝產量控制在2000~2500千克,樹冠每平方米投影面積保留的結果母枝量由原來提倡的16~20個減少至12~15個,1年生結果母枝的間距不低于30厘米。根據樹勢強弱確定留枝量,樹勢強的多留,樹勢弱的少留。大果型優(yōu)良品種,如歪把紅、大金星、燕瓤紅、燕瓤青等少留,中小果型品種,如霧靈紅、大旺、小金星、秋金星等適宜多留,確保產量穩(wěn)定。
(2)營養(yǎng)枝與結果枝的比例。傳統(tǒng)的營養(yǎng)枝與結果枝的比例為2~2.5∶1。從生產實踐看,將比例降低至0.5~1∶1,雖然加大了冬季修剪工作量,但能打開光路,有效改善內膛光照,果實質量提高。修剪時,先疏除樹冠外圍過密枝,外圍不配置大型結果枝組,以小型結果枝組為主,只要兩側枝量夠用,一般不留背上枝組;兩側空虛,需要選留背上枝組的,其高度不超過15厘米,粗度不超過主枝的1/2。結果枝去弱留強、去下垂留兩側、去遠留近。樹勢強的去直留平,樹勢弱的去平留直,以平衡樹勢。這一時期修剪,重點培養(yǎng)粗度在0.5厘米以上、長度20~30厘米的結果母枝。這樣的結果母枝連續(xù)結果能力強,單個花序花量大,果實品質優(yōu),修剪時要重點保留。但要注意,如果結果母枝上花芽量大時,直接回縮到距骨干枝最近的花芽處。營養(yǎng)枝中的中長枝短截,弱枝和徒長枝全部疏除,延緩結果部位外移,有利于控制大小年,達到豐產穩(wěn)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