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美湖
阿拉山口,中國西北別具風情的一座邊陲小城。
這里有迷人的新疆風光,有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阿拉,在哈薩克語中是鮮花的意思,阿拉山口就是開滿鮮花的山口。因此,阿拉山口又被稱為“五彩城”。
2018年初秋,一個充滿詩意的日子,我和5位黃石同行一起來到這個充滿詩意的小城,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援疆支教之旅。
阿拉山口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建市剛滿6年,常住人口1萬余人,只有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阿拉山口中學。學校女教師居多,有不少是少數(shù)民族的,如蒙古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回族等。她們大多身材高挑,性格豪爽,或真誠熱情,或熱烈奔放,或深沉含蓄,或幽默詼諧,和內(nèi)地的女教師相比,真是迥然相異。
這里的孩子也很有個性。他們單純聰明,活潑可愛,熱情禮貌,習慣于一種散養(yǎng)方式,課堂上思維活躍,卻無法專注于學習。這令初來乍到的我極不適應(yīng)。作為他們的老師,我只能盡量包容孩子的缺點,多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孩子很有悟性,很敏感,也很通情達理,講義氣,只是學習習慣與內(nèi)地孩子差距較大——課前自覺預(yù)習、課后主動溫習的孩子少之又少;課堂上他們喜歡議論,甚至是吵鬧喧嘩。用班主任高老師的話說,他們就是一群“熊孩子”“野孩子”。
我開嘗試著改變孩子們的野性。針對課前10分鐘教室里很長時間無法安靜下來的現(xiàn)狀,我用了“一招”——教孩子們在課前誦讀名言警句。“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今天前進一小步,明天前進一大步”……這些語言優(yōu)美、含蓄雋永而又蘊含哲思的句子像春風,像春雨,滋潤了孩子們的心靈,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在他們面前打開了一扇嶄新而神奇的窗。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變化很大:上課安靜了,渴求知識的目光更明亮了,舉手投足間也文雅了許多。
初戰(zhàn)告捷。我來不及自我陶醉,又趁熱打鐵,使出了“第二招”——利用批閱作文的機會,在孩子們的作文本上寫留言。結(jié)合每個孩子的名字、性格特點,我用精彩的點評鼓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更愛語文課,并一步步喜歡上他們的語文老師——我。對班長許晨雪,我這樣評價:“聽名字就知道你是一個詩意、靈性的女生。你的冰雪聰明、博學睿智令老師也忍不住擊節(jié)贊嘆!”對丁帥,我這樣留言:“一個帥氣的陽光男孩,你的成績比名字更帥!”對朱春蓉,我這樣評價:“芙蓉,本在夏季盛開,而你卻偏偏選擇在春天綻放。老師為你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點贊!”對王程俊杰,我這樣寫:“憨厚樸實,方頭大腦,充滿智慧,成績優(yōu)異,不愧為八二班的人杰?!睂倘鹧?,我熱情留言:“瑞雪兆豐年。在阿拉山口長年刮風飄雪的艱苦環(huán)境中,你不畏嚴寒,刻苦求學。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聰明勤奮的你一定會迎來學業(yè)上的大豐年!”對施生虎,我飽含真情,寄托殷殷期望:“運動場上,你生龍活虎,大展風采。老師期待你在學習上也能奮發(fā)進取,龍騰虎躍,虎虎生威!”
這些結(jié)合孩子自身特點的評語,給學生帶來心靈和情感上強烈的震撼。他們從老師的留言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長處和閃光點,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欣賞、喜愛和期望。對山口的孩子來說,這種做法也很新奇:以前的語文老師,從來沒有這樣寫過作文評語,孩子們對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靶芎⒆印薄耙昂⒆印鼻楦械拇箝T被叩開,一股股清新活潑的心泉汩汩流出。他們也效仿我的做法,拿起手中稚嫩的筆,在周記和作文中表現(xiàn)出對老師濃濃的愛意。喬瑞雪在她的作文《馮老師印象記》中這樣寫:“今后的兩年,我們將和馮老師一起度過。我覺得,大家也一定會想到,這些湖北援疆教師,竟然愿意從內(nèi)地來到阿拉山口這個小地方支教,他們真了不起,值得我們敬佩。我希望和馮老師成為好朋友,讓馮老師在異地他鄉(xiāng)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p>
兩招下來,師生情感的籬笆被拆除,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此時,恰逢學校教務(wù)處和語文組聯(lián)合開展“經(jīng)典潤心靈,書香滿校園”系列活動,其中一項是“學生現(xiàn)場詩歌創(chuàng)作”競賽,每班選派3名選手參加。我靈機一動,使出了第三招——在全班學生中開展“讀詩、學詩、寫詩”活動。
為教學生寫詩,我精心編寫了《教你學寫小詩》,在班級上了一堂詩歌欣賞、寫作指導(dǎo)課,并當堂出題讓學生寫作,從中選出許晨雪、朱春蓉和查曉樂參賽。隨后,我對三人進行個別輔導(dǎo),讓他們領(lǐng)會寫作小詩的基本方法、技巧,使她們詩歌寫作能力明顯提高。三名學生最終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許晨雪和朱春蓉分別獲得第一名、第二名,查曉樂同獲得三等獎。獲獎消息傳出后,孩子們歡呼雀躍,紛紛簇擁到我身邊:“老師,您真棒!”“老師,我們愛您!”許晨雪的媽媽也在微信上留言:“晨雪能寫出這樣的詩歌,我太感動了。真誠感謝馮老師的精心輔導(dǎo),辛勤付出。為馮老師和孩子們點贊!”
何為幸福?——這就是幸福!
在教孩子們寫詩的過程中,我自己的寫作欲望也被激發(fā)。課余和節(jié)假日,我寫出了不少描寫援阿支教生活的詩文?!恫焕系泥l(xiāng)愁》《溫潤》《映像賽里木》等先后在《黃石日報》《博爾達拉報》文學副刊上發(fā)表。
在茫茫人海中奔走,詩就是我們心中常開不敗的花朵,芬芳著我們的生命旅程。我慶幸,自己在知天命之年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從內(nèi)地來到天山腳下神奇美麗的邊陲小城——阿拉山口,陪山口的孩子一起,走過他們十四五歲的青春花季,教他們學詩、讀詩、寫詩,教他們學知識、學做人,在他們幼小的心田上播撒下溫暖、善良、信任和希望的種子,用自己的匠心妙手,悄然開啟孩子們詩意的人生。世界上還有什么比這更幸福、更美好的呢?
(作者系阿拉山口中學湖北援疆教師)
責任編輯 孫愛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