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典
【摘要】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需要引起重點關注。本研究分析了中職學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并從學生層面、家庭層面、學校層面、社會層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幫助中職學校學生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樹立正確的道德認知觀,以期健康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關鍵詞】中職學校 學生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181-01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初中學習成績不太好而被普通高中淘汰的學生,在應試教育的社會背景下,這部分學生較少受到老師的關注,不愿意與老師溝通,他們又正值青春期,容易躁動不安,產生逆反心理,再加上思想還不夠成熟,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陷入迷茫和困惑。因此,我們應該重點關注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1.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1.1自卑心理
中職學校的一部分學生因為成績不理想而選擇讀中專,本身知識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強,容易受到老師的冷落和家長的責罵,對自我產生懷疑,認為自我沒有價值,產生自卑心理;另外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選擇讀中專,當看到周圍的同學出手闊綽,用名牌手機、電腦,穿名牌衣服,而自己的家庭卻無力支付時,難免會因巨大的經濟差距而自卑,久而久之,學生容易變得不合群,獨來獨往,性格孤僻。
1.2叛逆心理
中職學校學生正處于敏感的青春期,對任何人或事都持有懷疑態(tài)度,叛逆心理嚴重。凡是家長或老師提出的要求,都非常反感,故意與家長或老師對著干,態(tài)度蠻橫無理,展現出“天下之大,唯我獨尊”的架勢,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聽不進不同的意見,稍微不合心意,就會惡語相向,甚至會走極端。近些年一些學生因為各種矛盾離家出走,更嚴重的有暴力或自殺傾向,這都與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有關。
1.3認知存在偏差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是在經濟飛速發(fā)展和社會開放包容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的社會經驗幾乎是空白的,社會認知很不到位。在多種思想和多元文化的沖擊下,這些中專生非常容易迷茫,無法分辨哪些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各種矛盾的思想在頭腦中交鋒,使學生內心充滿掙扎;各種困惑或疑問無從得到解答,使學生的情緒波動比較大,有的甚至出現焦慮和抑郁的情緒,繼而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1.4人際交往障礙
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基本都是以學習為主,很多事情有父母的照顧,生活的圈子比較狹窄。到了中專學校,學生離開了父母,需要獨立適應學校和社會生活,需要自己建立人際交往圈子。這時很多學生出現了不適應的狀況,中職學校的學生來到學校,大多數都是初次離家住校,語言習慣、生活習慣、家庭背景、思想觀念等都有很大差異,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才能彼此適應。這些孩子中還有一部分是家里獨生子女,個性張揚,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可能會不顧他人的感受而我行我素,這樣慢慢就會被孤立,從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2.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對策
中職學校學生正處于人生中學習的大好時期,是其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心理健康問題關系著這些學生能否健康快樂地成長,也關系著學生家庭的未來、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因此,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學生、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
2.1學生層面
學生本人應該意識到有心理健康問題并不是可恥的事情,從思想上接受這個現實并積極地應對,不逃避,敞開心扉與家長、老師和同學溝通,讓他們幫助自己克服心理問題。學生本人也要從行動上做出改變,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堅持鍛煉身體,努力刻苦學習,讀一些經典的好書,交往一些具備正能量的朋友,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用充實的生活來驅趕無聊的情緒,用滿滿的正能量來代替消極的負能量,用高昂的斗志來實現自我價值。
2.2家庭層面
家庭教育對中職學校學生的性格養(yǎng)成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響。家長要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理念,認識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長處,不能因為成績不好而否定孩子的一切,要用愛、寬容和耐心來陪伴孩子,發(fā)掘孩子的閃光點,做好孩子的人生導師。家長要與孩子平等地溝通,做朋友式的家長,尊重孩子的意見,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不能以強硬的態(tài)度來要求孩子,苛責孩子,給孩子過多壓力。這樣孩子在有心理困惑時愿意征求家長的意見,少走彎路。同時,家長也要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修正自己的認知,以更好地指導孩子。
2.3學校層面
中職學校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學校見證了學生的成長,學校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第一,學校需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用積極向上的力量引導學生,提高學生的素質和修養(yǎng)。第二,學校需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課程,豐富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應對心理問題的能力。第三,學校應該建立心理健康預警機制,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測量,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發(fā)現,及時疏導,把心理問題對學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第四,學校需要配備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團隊,讓專業(yè)的人員用專業(yè)的方法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第五,學??梢蚤_設心理咨詢公眾號,既能定期發(fā)送一些心理健康講座,又能方便一些學生進行心理咨詢,為學生做好保密工作。
2.4社會層面
中職學校的學生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大,整個社會要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一方面,政府需要打擊各種不良社會現象,例如:打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崇洋媚外的傾向,對各種反黨、反社會言論及時制止,對違法犯罪的行為嚴懲不貸。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核心價值觀成為中職學校學生的思想引領,增強學生對黨和國家的信心。同時要大力表彰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用榜樣的力量激勵中職學校學生奮發(fā)圖強,銳意進取,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總之,中職學校學生極易出現各類心理健康問題,所以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但是僅僅靠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為中專院校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使其以積極的心態(tài)健康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豐寧.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2]張凡.淺談中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現代職業(yè)教育, 2017(3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