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蕊
在春天,叫醒我的,是鳥,是一只只藏在深山中的春鳥。
早起,春山寂寂,躺在床上看青灰色的晨曦流進后窗,鴿群“呼啦啦”地從窗前飛過,隨即一聲聲清脆的鳥叫聲傳入人耳來,頓時清醒不少。突然想到曾讀過一句話,書上寫,“于清晨極靜時,聽到鳥鳴,令人不敢墮落?!?/p>
于是披衣起床,站在走廊上長長久久地聽著一聲聲的鳥叫。彼時橫在眼前的山也在頃刻間醒來,墨綠色的山坡間已經(jīng)長出了許多嫩綠色的新枝,就像是一塊塊墨綠色的布中間拼接著一塊塊嫩綠色的布一般。比起山間,田野間顏色拼接得就更為絢麗了。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發(fā)了瘋似的“黃”,一大片一大片的麥苗發(fā)了瘋似的“青”,一塊兒黃連著一塊兒青,一塊兒青連著一塊兒黃,讓人眼里心里全是歡喜。
稍稍站定,吸一口飽含草木氣息的空氣,頓時神清氣爽。而此時,鳥兒們也仿佛知道有人在側(cè)耳傾聽,此起彼伏的鳥鳴從山澗、樹梢、屋頂上傳來,似口哨、似溪聲、似琴音,更似一曲天籟。
晴日里聽鳥叫與雨日里聽大為不同,正所謂晴有晴的好,雨有雨的妙。倘若是晴天,春山空曠,一草一木都看得清晰。一聲聲的鳥叫從遠天云外傳來,讓人只覺得更加空曠。年少時讀王籍的《入若耶溪》,還不曾有過“鳥鳴山更幽”的感受,如今聽得久了,愈發(fā)覺得那一個“幽”是那樣的動人,那意境“嘩”的一下子就出來了。
若是雨日,就別有一番情趣了。清明前后,雨水頗多,窸窸窣窣的雨聲里夾雜著一聲聲鳥鳴,這聲音聽著就不是空曠了,而是空靈。一聲聲的鳥鳴仿佛是抖落了雨水一般,清脆不已。當此際,恰是鳥聲最歡的時候,平日里端坐屋內(nèi)看書,竟感覺所有的雨聲都挾裹了鳥鳴落到了書頁間,頓生春意。
《小窗幽記》里寫春鳥:清晨林鳥爭鳴,喚醒一枕春夢。獨黃鸝百舌,抑揚高下,最可人意。山居聽得的可不獨獨是黃鸝,亦有燕子、杜鵑、喜鵲、畫眉、布谷這些“角兒”輪番登臺,好不熱鬧!
不得不承認,這些山間的鳥兒確實是比人更懂得“春光易逝”這個詞的。不信你聽,此時山間群鳥正喧嘩,而人間卻又有幾人在這大好晨光中醒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