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草原的喬木樹種里占優(yōu)勢的是金合歡,也就是樹皮黃綠色、枝條斜向上生長的那些“背景樹”。金合歡是一個大家族,主要有相思樹屬、金合歡屬、兒茶屬,在非洲草原上的金合歡樹主要是金合歡屬和兒茶屬的成員。
柯氏金合歡就是常見的一種,它的樹干堅實、枝葉繁茂。為了防止動物啃食它的葉子,枝條的每個節(jié)上都長出一對硬刺。越是下部的枝條或萌生的枝條,硬刺越長,而樹頂部的刺比較短,除了長頸鹿之外,已經(jīng)很少有食草動物能夠吃到高處的葉子了。
鐮莢金合歡是一種矮小灌木,它最高超不過2米,因此有不少動物能吃到它的葉子。為了防御動物,它除了長刺之外,還開發(fā)了一種特殊策略——每一對刺的基部都會膨大成球形,里面有一些中空的管道和空間,螞蟻們可以在里面居住或停留,如果有動物敢侵犯鐮莢金合歡的葉子,螞蟻就會群起而攻之。
香花兒茶也是金合歡大家族的成員,它的枝條上生滿彎曲的倒鉤刺,如果不小心碰到它的枝條可不得了,保證給你連皮帶肉鉤下來。只有皮糙肉厚的長頸鹿才有辦法對付它,不僅吃葉子,而且連花也不放過。
錦葵科的猴面包樹也是非洲草原上廣泛分布的落葉樹種,常常形成很有特色的景觀。它的樹干非常粗大,有些大樹據(jù)稱有上千年的壽命。猴面包樹在雨季長葉、開花,旱季落葉、果實成熟,常見的狀態(tài)都是旱季的樣子。當(dāng)大象離水源較遠(yuǎn)又渴極的時候,會發(fā)飆用牙猛擊猴面包樹的樹干,鑿穿其中的輸水組織,獲取樹干里的水分。
猴面包樹的花很大,直徑可達(dá)15厘米,雄蕊有數(shù)百個,集合成束;果實呈棒槌形,成熟時可長達(dá)30厘米。在旱季,猴面包樹雖然落葉了,但是很容易看到樹上懸掛著黃棕色的果實。把果實掰開,里面是白色絲狀的果肉和塊狀的種子,據(jù)測定,其果肉富含鈣和維生素C。果肉可以生吃,味道酸甜,或加水制成果汁飲用,也可以作其他食物的添加品,如加到牛奶中。
猴面包樹的果實并不能做面包或者做主食,只能當(dāng)成零食吃。而桑科波羅蜜屬的面包樹由于果實富含淀粉,是真正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猴面包樹和面包樹其實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東非地區(qū)處于地殼運動的活躍帶上,因此有數(shù)座高山矗立其上。從山腳下的稀樹草原到山腰的雨林和苦蘇花、東非羅漢松為主的山地森林,再到3 000米以上的歐石南灌叢,而3 600米以上則是千里木的地盤,它們用高大的喬木狀身軀組成稀疏的“森林”景觀——這也是東非高山區(qū)最傲人的景觀之一。
千里木屬是菊科大家族的成員,共有11種,全部是東非高山區(qū)的特產(chǎn),如果往小家族去分,它們屬于千里光族。我們國內(nèi)常見的千里光都是草本或者柔弱的藤本,而千里木則是這個小家族中的巨人,它們常常長成高大的喬木,在嚴(yán)酷的高山環(huán)境里,用自己魁梧的身軀去迎戰(zhàn)寒風(fēng)。
在高海拔的苦寒之地,其實千里木并不孤單,還有一類巨型草本植物陪伴左右,那就是桔梗科半邊蓮家族的碩蓮。碩蓮共有20多種,常見的品種有大苞碩蓮、蓬頭碩蓮、竹林碩蓮、寬葉碩蓮等,集中分布在東非地區(qū),少數(shù)種類延伸至西非。它們擁有的共同特征是:基生葉密集著生,形成蓮座狀葉叢,花莖高大,棒狀或長柱狀,花螺旋狀在花序軸上密生,常有數(shù)百朵之多,苞片大而密集,常常遮蓋花朵。在乞力馬扎羅山、肯尼亞山、埃爾貢山等諸多高山上,都很容易見到碩蓮的身影,它們像一根根擎天巨柱,豎立在林間、竹林邊緣、歐石南灌叢中,或生在草甸和千里木疏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