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改革開放40年西藏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重塑

      2019-04-10 09:42:10周德倉吳江霞王清華
      西藏民族大學學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藏文客戶端西藏

      周德倉,吳江霞,王清華

      (1.西藏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陜西咸陽712082;2.《西藏日報》社西藏拉薩850000)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間(1978-2018),西藏新聞傳播事業(yè)抓住歷史機遇,面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媒介格局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遷,構建報業(yè)集群,積極發(fā)展新媒體,銳意推進媒介融合,大幅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為西藏長治久安和社會發(fā)展進步發(fā)揮了重大功效。

      一、改革開放40年西藏新聞傳播事業(yè)發(fā)展述略

      (一)《西藏日報》全媒體報業(yè)集群引領西藏報業(yè)發(fā)展

      改革開放40年來,西藏報業(yè)構建了漢藏雙語傳播的完整體系。2018年,西藏實際發(fā)行報紙27種,其中包括省級黨報1種,地市級黨報7種,都市報1種,晚報1種,行業(yè)報4種,藏文報紙12種。

      在西藏新聞輿論格局中,西藏報業(yè)扮演著主流、權威的角色,同時,在媒體格局的重大變遷中,依然是西藏新聞輿論的領航者和“壓艙石”。西藏日報以及由此構建的西藏報業(yè)集群,成為西藏報業(yè)發(fā)展的標志和代表作。

      西藏日報社堅持“高度、貼近、開放”的辦報辦網辦刊方針,在實現“漢文報提高質量、藏文報擴大影響、商報壯大規(guī)模,網絡完善功能”和鞏固母報核心地位的同時,分層定位,合理布局,進一步調整優(yōu)化報刊產品結構,打造新的報刊品牌,通過差異化、特色化、品牌化發(fā)展,構建以創(chuàng)新的報刊品牌為核心的大傳媒集群。據2017年西藏自治區(qū)記協資料顯示,西藏日報社目前辦有《西藏日報》藏、漢文報,《人民日報》藏文版,《西藏商報》《西藏法制報》藏、漢文報、《高原新農村》藏文雜志等7份在國內公開發(fā)行的報紙雜志,并在尼泊爾公開發(fā)行《今日西藏》藏文周報。同時,西藏日報客戶端、西藏手機報(漢文)、中國西藏新聞網、快搜西藏網等新媒體也加入陣容,形成了西藏規(guī)模最大、類型最完整、最具權威性的主流媒體集群。

      表1:西藏自治區(qū)正式出版發(fā)行報紙目錄

      自2000年開始,西藏日報開始構建新的報業(yè)體系,形成了以《西藏日報》(藏、漢文報)為龍頭,以《人民日報》(藏文版)、《西藏商報》和《高原新農村》雜志和中國西藏新聞網為支撐的“4報1刊1網”的報業(yè)格局。2010年12月4日,《西藏法制報》(藏、漢文版)出版試刊號,并于2011年正式復刊,形成“6報1刊1網”的報業(yè)體系。如今形成了以《西藏日報》(藏漢文報)《人民日報》(藏文版)為主體、西藏商報、西藏法制報(藏漢報)、《高原新聞界》和《高原新農村》雜志和中國西藏新聞網、快搜西藏網和西藏日報、西藏發(fā)布、西藏找工作、西藏法制報(藏漢)、西藏日報藏文媒體、西藏商報、ChinaTibet-News、西藏日報微博和西藏日報客戶端、快搜西藏客戶端和西藏74市縣區(qū)政府網群的“7報1刊2網10微2端1網群”的全媒體報業(yè)格局。2017年,《西藏日報》(漢文)發(fā)行量為37000多份;藏文報是目前全國省級藏文報中發(fā)行量最大、影響面最廣、讀者人數最多的藏文報,發(fā)行量為43000多份;《人民日報》(藏文版)在拉薩、西寧和成都設三個印點,日發(fā)行量為61000份。

      (二)媒介融合激發(fā)西藏廣播電視事業(yè)傳播活力

      1、西藏廣播事業(yè)發(fā)展狀況

      (1)西藏人民廣播電臺的歷史沿革

      1959年1月1日,拉薩人民廣播電臺創(chuàng)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央實施“西新工程”以來,西藏廣播事業(yè)進入了快速發(fā)展期,西藏各地市相繼開辦了廣播電臺。1984年,山南人民廣播電臺(現名為山南地區(qū)廣播電視臺)正式建臺,這是西藏自治區(qū)第一座經國家批準的地區(qū)級人民廣播電臺。2001年12月1日,昌都人民廣播電臺康巴話廣播正式開播。2009年5月1日,拉薩人民廣播電臺正式播音。西藏全區(qū)現有4座廣播電臺。

      (2)以西藏人民廣播電臺為龍頭,構建西藏廣播傳播體系

      在中央的關懷和支持下,借助于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西藏廣播事業(yè)發(fā)展迅速。截至2017年,西藏人民廣播電臺已辦有藏語廣播、漢語廣播、藏語康巴話廣播、都市生活廣播、藏語科教廣播共5套廣播節(jié)目和中國西藏之聲網、中國西藏之聲網手機客戶端,西藏廣播電視報。開通了“聲動西藏”“藏地之音”“非常西藏”三個微信公眾號。5套廣播節(jié)目分別用藏、漢、英三種語言和康巴話播音,每天節(jié)目播音總量為90小時25分鐘,與2001年“西新工程”實施前相比較,翻了一番。藏語節(jié)目譯制量成倍增長,2011年已突破1萬小時。通過短波、中波、調頻、衛(wèi)星、互聯網等多種傳播覆蓋方式向全世界傳播社會主義新西藏發(fā)展進步的聲音。

      表2:西藏人民廣播電臺傳播體系構成

      (3)西藏廣播覆蓋范圍廣大,受眾廣泛

      改革開放以后,西藏先后實施了“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和“西新工程”,大大增強了西藏廣播覆蓋能力。截至2017年,全臺共開設節(jié)目欄目90多個,每天節(jié)目播音總量為90小時25分鐘,年譯制量達到12000余小時。聽眾遍及世界5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同時,西藏人民廣播電臺還承擔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本臺共10套節(jié)目在拉薩地區(qū)每天184小時10分鐘的調頻轉播發(fā)射任務。全區(qū)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6.2%。

      (4)借助新媒體優(yōu)勢,西藏廣播傳播能力日漸增強,成為推動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治邊穩(wěn)藏”的重要力量之一。

      西藏人民廣播電臺積極建構新媒體矩陣,謀求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間的融合轉型。目前,中國西藏之聲網下設漢、藏、英三個子網站,平均每天點擊量超過11萬次。中國西藏之聲網手機客戶端裝機量用戶近33萬個,并以日均300個用戶量增加??蛻舳思爸?、藏、英門戶PC端日點擊量超過70萬次,藏、漢手機客戶端分別占總點擊量的60.3%和18.56%。以2017年為例,西藏人民廣播電視臺的節(jié)目發(fā)稿情況如下:藏、漢語《西藏新聞聯播》同步播出文字稿件2900條,錄音稿件980條次;漢語《新聞快報》每天滾動播出6次,合計17400條次;藏語《整點新聞》每天滾動播出6次,合計17400條次;康巴語《新聞快遞》每天滾動播出4次,合計11600條次?!缎侣勗缡澜纭凡コ鲑Y訊4102條次,話題1149期,記者連線389次,錄音新聞512篇?!缎侣勏挛绮琛凡コ鲑Y訊1832條次,話題409期,連線5次,錄音新聞139篇。以上合計56432條次,具有強大的優(yōu)質內容原創(chuàng)能力和傳播力。

      2、西藏電視事業(yè)發(fā)展狀況

      西藏電視臺自1985年8月20日建臺以來,在節(jié)目設置、技術設備體系化和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西藏民族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歷史性跨越。目前開辦有西藏衛(wèi)視、藏語衛(wèi)視兩個上星頻道,影視文化頻道、經濟生活服務頻道2個地面頻道。自辦藏漢語各類型欄目42檔,其中新聞欄目11檔。西藏電視臺4個頻道日播出節(jié)目82小時,日均自制節(jié)目10小時,年自制節(jié)目量3700多小時,其中藏語影視劇和動漫年譯制量1500小時。面對媒介融合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西藏電視臺深化改革,加大節(jié)目改版力度,大力推進機制優(yōu)化。2015年2月15日,西藏電視臺《西藏新聞聯播》《午間新聞》《晚間新聞》隨著西藏衛(wèi)視全面升級改版而全新亮相,三檔節(jié)目風格與全臺所有節(jié)目有機統一,內部包裝和標識相互協調,增強了現代感和可視性?!段玳g新聞》實現直播,開創(chuàng)了西藏電視臺新聞直播的新紀元。同年6月8日,創(chuàng)建大采訪中心,統籌新聞節(jié)目中心、藏語節(jié)目中心、影視文化頻道、經濟生活頻道等4個部門全部前期采制力量,大大提升了電視臺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三)網絡讓西藏傳播突破時空壁壘

      在地域遼闊的西藏,網絡傳播的進入完全打破了傳播場域的空間隔膜,表現出比國內其他地方更加突出的傳播優(yōu)勢。

      西藏互聯網建設開始于1997年,并于1999年實現了寬帶上網。在2000年,西藏創(chuàng)辦了第一家網站“西藏之窗”。如今,互聯網已經重構了信息環(huán)境,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和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今年發(fā)布的《互聯網行業(yè)運行指數——中國網站》,截至2017年底,我國網站數量達526.06萬個,西藏屬地網站總計數量為1318個,占全國的0.025%。

      國家設立的涉藏網站在傳播西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傳播影響力。在15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中,中國西藏網是以向海內外網友介紹西藏為主要職能的國家級重點新聞網站。在另外14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中,開通藏文版網站的有4家,分別是人民網、新華網、國際在線、央視網,開通西藏頻道的有4家,分別是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日報、央廣網。中國西藏網(http://www.tibet.cn/)初以“中國西藏信息中心網”創(chuàng)辦(2000年),以服務西藏發(fā)展、傳播藏民族優(yōu)秀文化、促進國際社會增進對西藏的了解為宗旨,是海內外網友了解西藏的窗口,是中國最大的國家級涉藏專題綜合性網站。目前以中、英、藏、德、法5個文種發(fā)布涉藏信息。

      政務網站成為西藏網站的主體。西藏的網站主要分布在拉薩,在全區(qū)1318家網站中,拉薩市網站就有1040個,占比79%。而政務新聞類網站298個,占區(qū)內網站總數的23%。目前,全區(qū)備案網站的政務新聞網站主要有4家自治區(qū)主要新聞網站、7市(地)門戶網站和74個縣級政府新聞網站。

      西藏本土網站是傳播西藏的主體媒介力量。中國西藏新聞網(http://www.chinatibetnews.com/)是西藏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主管,西藏日報社主辦,并經過國務院批復成立的西藏第一家省級重點新聞門戶網站,使用漢語、藏語和英語三種語言傳播?,F已形成“客戶端、數字報系、手機報、新媒體群”的傳播矩陣。在中國西藏新聞網站中,可以看到“西藏網群”的入口,包含拉薩、日喀則、林芝、昌都、山南、那曲和阿里等地,點擊可以跳轉下設縣級新聞網站,實現360度無死角全覆蓋,是綜合性的新聞門戶網站。中國西藏之聲網(www.tibetradio.cn)由西藏人民廣播電臺主辦,是西藏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網站于2006年正式開通,開設中文、藏文、英文三個網站,2013年開通了藏、漢語雙語手機客戶端。山南網(http://xzsn.redtest.cn)是西藏山南市唯一新聞門戶網站和政府門戶網站,由中共西藏山南市委宣傳部主管,集新聞發(fā)布、資料文獻等信息服務為方向,搭建的互動交流平臺。山南網整合地委、行署的信息資源,以及《山南報》漢文報,《山南報》藏文報,山南廣播電臺及電視臺的新聞資源,擴展新聞宣傳空間。

      (四)媒介融合引領西藏新聞傳播事業(yè)進入新時期

      新媒體的發(fā)展,成為改革開放以來西藏新聞輿論事業(yè)創(chuàng)新和重塑的最大亮點。本文中所指的“新媒體”從形態(tài)上包括:微博、微信、客戶端以及網站。

      1、西藏“兩微一端”傳播格局的構建

      根據國家互聯網安全監(jiān)測指揮平臺(由中央網信辦研發(fā))查詢結果,全國微信公眾號數量達35146238個,西藏屬地微信公眾號為46002個(查詢時間為2018年3月),占全國的0.13%。

      (1)西藏“兩微一端”格局的構成

      在微信公眾號方面,全區(qū)有46002個微信公眾號,其中登記備案的政務新聞類微信號有1109個,占西藏總量的2.4%。在閱讀量前100的微信公眾號中,政務新聞類微信公眾號有13個,占比13%。粉絲量排名前100的微信公眾號中,政務新聞類微信公眾號有11個,占比11%。其中,“西藏日報”“西藏發(fā)布”“陽光西藏”“平安拉薩”已成為全區(qū)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

      在微博方面,全國微博用戶總數為7.25億,西藏微博用戶為388萬,占比約0.54%,其中政務微博為173個,占西藏微博總量的0.0045%。西藏發(fā)布、西藏旅游、拉薩交警等成為西藏較有影響力的微博賬號。

      在客戶端方面,西藏政務、新聞客戶端共26個,目前較有影響力的客戶端有:快搜西藏客戶端(裝機量111.1萬)、中國西藏之聲網客戶端(裝機量32萬)、西藏日報客戶端(裝機量2萬)。

      在藏語新媒體方面,目前影響力較大的藏語或藏漢雙語微信公眾號,主要有人民網藏文版、中國藏語廣播CNR、陽光西藏、西藏日報藏文媒體、幸福西藏、格?;╒在線等。影響力較大的藏語APP主要是“西藏之聲網”(歸屬中國西藏之聲網)。

      表3:粉絲量進入前10位的政務、新聞信息類微信公號名單

      (2)藏語文新媒體發(fā)展進入新階段

      根據國家互聯網安全監(jiān)測指揮平臺數據查詢結果,截至2018年3月24日,在西藏46002個微信號中,有藏文微信公眾號1194個,占比2.5%。西藏總閱讀量排名前50的微信號中,藏文類微信公眾號有15個,其中新聞信息類藏文微信公眾號2個,即:西藏日報藏文媒體和陽光西藏,其他均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在粉絲量前50的微信號中,藏文類微信公眾號有7個,均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目前藏語和漢藏雙語類客戶端較少,影響力較大的只有西藏日報、中國西藏之聲網等。

      2、新媒體的內容生產與傳播擴展迅速

      在內容生產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網站和新媒體以做好重大主題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八大、十九大、自治區(qū)第九次黨代會等)為主要任務,圍繞西藏發(fā)展穩(wěn)定生態(tài)三件大事,推出系列形勢政策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主題宣傳。在重大主題報道中,西藏主要新聞網站表現出色,如在黨的十九大報道中,中國西藏新聞網以285篇的發(fā)稿轉載量排名省級新聞網站第三。

      西藏主要新聞網站及地市門戶網站每年發(fā)稿量約30萬條,西藏主要新聞網站發(fā)稿量約200條/天,地市門戶網站發(fā)稿約10條/天,74縣政府新聞網站發(fā)稿約5條/天,微信發(fā)稿一日多發(fā)公號平均約7條/天,一日一發(fā)公號4條/天,客戶端發(fā)稿約250條/天。

      在原創(chuàng)稿件內容方面,西藏新媒體目前仍主要依托傳統媒體的內容資源,自采內容較少。在新聞資質方面,西藏4家主要新聞網站中,中國西藏新聞網和中國西藏之聲網具備《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牦牦TV具備《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而被列入《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的只有中國西藏新聞網一家。

      在內容推廣平臺方面,西藏已初步形成集區(qū)市縣三級382家官方網站、微信、微博的聯動應急推送平臺,與中央網信辦建立正能量稿件全網推送渠道,與全國知名商業(yè)網站騰訊、鳳凰、網易、澎湃、一點資訊等建立“一對一”直接推送機制,并協調開通西藏頻道。

      3、媒體融合駛入快車道

      以建成新型主流媒體為目標,西藏的主要傳統媒體都建立了自己的新媒體中心。新媒體傳播矩陣在重大議題的傳播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具有強大的傳播力。

      西藏日報社建成了包括3個網站——中國西藏新聞網、快搜西藏網、拉薩黨建網,1個網群(西藏74縣區(qū)政府網群,委托建設),2個手機客戶端——西藏日報手機客戶端、快搜西藏手機客戶端,8個微信公眾號——西藏日報、西藏發(fā)布、幸福西藏、今日西藏、西藏日報藏文媒體、西藏法制、新西藏TIBET、西藏找工作,3個微博——西藏日報、西藏發(fā)布、西藏商報,1個排行榜單,2個手機報——西藏手機報、拉薩黨建手機報的新媒體集群。

      西藏人民廣播電臺建成了包括1個網站——中國西藏之聲網漢藏英三語網站,1個客戶端——中國西藏之聲網客戶端,3個微信公眾號——“聲動西藏”“非常西藏”“藏地之音”的新媒體集群。

      西藏電視臺建成了包括1個網站——牦牦TV,或稱西藏網絡電視臺、1個客戶端——“愛特西藏”和3個微信公眾號——“最心靈”、愛特西藏、藏漢雙語“陽光西藏”的新媒體集群。

      二、西藏新聞傳播教育的發(fā)展

      西藏新聞教育隨著西藏新聞傳播事業(yè)的發(fā)展開始起步,最初的形態(tài)主要是業(yè)務培訓班,如西藏日報社舉辦的“新聞業(yè)務培訓班”“新聞干部培訓班”等。改革開放后,西藏新聞教育開始走向規(guī)范化,西藏高等新聞教育獲得較大發(fā)展。

      1、西藏大學“大眾傳媒系”

      西藏大學語文系1989年開辦漢語大專新聞專業(yè)班,1994年在藏語系設新聞班,招收新聞專科生;西藏大學的新聞學專業(yè)設立在文學院。文學院成立于2004年6月25日,下設4個本科系,其一即大眾傳播系。2015年開始在藏語文學方向下招收藏語新聞學碩士研究生。在國家實施對口援藏戰(zhàn)略的大背景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對口援助西藏大學大眾傳媒系,并設立新聞傳播長江學者崗位(張濤甫)。

      2、西藏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西藏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是西藏自治區(qū)唯一的新聞傳播學院。以少數民族新聞傳播特別是西藏新聞傳播研究為主題,彰顯民族特色,凸顯實踐教學優(yōu)勢,致力于建設西藏新聞傳播教育中心、研究中心和中國少數民族新聞事業(yè)研究基地,在全國民族院校中居于前列,在全國高校新聞院系中占有特殊地位。1996年,新聞學專業(yè)創(chuàng)建;2005年,設立“新聞與傳播學院”;2010年,招收碩士研究生。2015年,招收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碩士。現設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四個本科專業(yè)。有教職工44人,其中專業(yè)教師37人。學生632名,其中本科生591名,碩士研究生41名。

      專業(yè)建設特色獨具?!靶侣剬W”為西藏自治區(qū)特色專業(yè),“新聞傳播學”被西藏自治區(qū)教育廳列入優(yōu)先發(fā)展專業(yè),承擔西藏自治區(qū)“西藏現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試點項目”;構建體系化專業(yè)實踐平臺。包括“新聞傳播綜合實驗中心”(西藏自治區(qū)教學示范實驗中心)、唯一色工作室、“影匠”文化傳播公司、初域工作室、《陽光傳播》報、“創(chuàng)意民院”官方微博;形成了“陽光傳播文化節(jié)”等專業(yè)活動品牌。

      以少數民族新聞傳播特別是西藏新聞傳播為主題,推動學科建設,特色、優(yōu)勢彰顯?!靶侣剬W”被列入西藏自治區(qū)“特色學科”建設規(guī)劃;主持1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國家和省部級多項科研獎勵:《西藏新聞傳播史》(周德倉)、“當代中國少數民族新聞事業(yè)調查報告”(白潤生、周德倉等)先后獲第五屆、第六屆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2009、2013);《中國少數民族新聞傳播通史》(白潤生、周德倉等)獲國家民委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2011);《中國藏文報刊發(fā)展史》(周德倉)獲西藏自治區(qū)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14);《電視與西藏鄉(xiāng)村社會變遷》(澤玉)獲西藏自治區(qū)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2017)。

      構建和參與全國性、省地級學術平臺。包括:西藏新聞傳播與社會發(fā)展研究所(2010);中國新聞史學會少數民族新聞傳播史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單位(2011);中國少數民族地區(qū)信息傳播與社會發(fā)展論壇副秘書長單位(2009);陜西省新聞傳播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2012);咸陽市新聞學會會長單位(2013);“西藏文化對外傳播”平臺(2012)。

      借助于國家對口援藏戰(zhàn)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03)、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07)先后為新聞傳播學院發(fā)展提供高端支持。2015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與西藏民族大學簽署協議,共建新聞傳播學院。

      3、拉薩師范高等??茖W?!靶侣剬I(yè)”

      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在非師范專業(yè)中,于語言文學系下設置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yè)。

      三、西藏新聞傳播事業(yè)的發(fā)展與格局重塑

      改革開放給西藏的新聞傳播事業(yè)帶來了最偉大的歷史機遇,使西藏新聞傳播事業(yè)進入自己最輝煌的發(fā)展階段。在國家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的指導和國家實施的對口援藏戰(zhàn)略的重要支撐下,西藏新聞傳播事業(yè)基于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促進西藏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構建起了全媒體、現代化傳播體系,并表現出鮮明的傳播品質和獨特的傳播優(yōu)勢。

      1、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以正面宣傳為主,引導主流價值觀,加強中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作為邊疆地區(qū)和民族地區(qū)的西藏自治區(qū),捍衛(wèi)國家安全、民族團結,是西藏新聞傳播媒介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具最根本使命和歷史責任。改革開放40年來,西藏新聞媒體始終堅持黨管媒體不動搖,貫徹正面宣傳為主、團結鼓勁的方針,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和大政方針,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傳播主流價值觀,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強化國家認同、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為西藏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實現了新聞傳播媒介主流社會價值的傳播和塑造功能。

      2、形成了完整的大眾傳播體系。西藏新聞傳播事業(yè)先天不足。在1951年和平解放前,僅僅有1907年創(chuàng)辦的《西藏白話報》一份報紙,廣播事業(yè)基本空白,遠遠落后于全國傳媒發(fā)展水平。自1956年《西藏日報》創(chuàng)建、1959年西藏人民廣播電臺成立,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傳播事業(yè),但長期保持著單調的一報一臺格局,不能適應西藏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自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西藏新聞傳播事業(yè)才獲得全面而深刻的發(fā)展。1985年西藏電視臺的創(chuàng)辦,標志著由報紙、廣播、電視等主要媒體構成的西藏大眾傳播媒介體系基本建立。在改革開放中創(chuàng)辦的一批專業(yè)報刊、地市報紙、地市廣播電視傳播機構,第一份都市類報紙《西藏商報》的創(chuàng)辦,結束了《西藏日報》、西藏人民廣播電臺、西藏電視臺在各自媒介領域“一枝獨秀”的局面,進一步完善、豐富了大眾傳媒的層次和體系。雖然發(fā)展的節(jié)奏遲緩于祖國內地,但借助于國家的扶植和全國各地方的援助,西藏大眾傳播媒介體系在極其有限的條件下依然最快地創(chuàng)建起來,不能不說是國家民族政策的成功實踐。在相對落后、封閉的西藏,完整的大眾傳播體系在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傳播信息、溝通內外、引導正確價值觀、傳承民族文化、實現西藏長治久安和發(fā)展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主流媒體傳播力獲得根本性提升。在西藏的傳播體系中,主流媒體毫無疑問是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和進步的“文化重器”。改革開放40年來,西藏主流媒體奉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嚴格履行黨性原則,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堅定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成為傳媒體系中的“領袖”和主陣地。西藏主流媒體傳播提升的主要標志,體現于如下方面:(1)主流媒體全面覆蓋西藏受眾。區(qū)、地兩級報紙體系,覆蓋率達到90%以上的廣播電視,基本可以保證傳播無空白;(2)媒介集群(集團)放大傳播效應。受制于經濟發(fā)展水平和西藏社會特殊性,西藏并沒有產生一般意義上的“報業(yè)集團”或“傳媒集團”,但也盡可能構建了以匯集傳播資源、提升傳播力為宗旨的“傳媒集群”,如由7報1刊2網10微2端1網群組成的西藏日報傳播集團群,或參照市場經營模式組建的“傳媒集團”,如“西藏傳媒集團”(西藏日報社下設,2012年成立)。這不僅形成了地方傳播的核心陣地,而且利于在整體上謀篇布局,強化傳播的宏觀把握和協調一致性;(3)借助于網絡傳播渠道和新媒體途經,擴大傳播空間,提升傳播效應。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均搭乘“中國西藏新聞網”“中國西藏之聲”等網站,將內容即時傳播出去。各傳統媒體亦積極建設新媒體矩陣,包括微信公眾號、微博和客戶端,并在一程度上實現了全媒體融合,在傳播方式、內容組合、傳播時效等方面延伸、加速、強化了傳統媒體的影響力;(4)在重大新聞、輿論事件傳播中優(yōu)勢明顯。特別是能夠集中主流媒體強大的傳播力量,對重大事件進行全方位、高密度、深層次的體系化傳播,形成醒目的傳播效果。而在一些重大輿情的應對上,能夠第一時間發(fā)聲,掌握傳播的主動權,及時消除負面效應,說明真相,保持民眾情緒穩(wěn)定。

      4、構建了國內最完整的漢藏雙語傳播機制。在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西藏自治區(qū),根據民族區(qū)域自治法、西藏藏語言使用條例和受眾的需要,媒體一般采用漢藏雙語傳播機制。除《西藏商報》等少數媒體外,幾乎所有的媒體均構建了漢語、藏語雙語合璧傳播的模式,建成國內各省區(qū)包括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最為完整的“漢/民”雙語傳播體系。雙語傳播遂成為西藏新聞事業(yè)最突出的專業(yè)特征,也是中國特色傳播體系的鮮明標識。不僅如此,西藏還建立了國內最完善的藏語傳媒體系,不但包括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且也成為包括網絡、微信、微博、客戶端等在內的新興媒體之傳播語言之一。藏語媒體在傳播西藏民族文化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同時其本身就是西藏民族文化的生動符號。漢藏雙語傳播機制和藏語傳媒體系的建立,貫徹了國家民族政策和治藏方略,順應了西藏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成為傳承民族文化、傳播信息的現代媒介,同時也有力回擊了達賴集團“西藏文化毀滅論”的謬論。

      5、信息技術、新媒體發(fā)展重構西藏新聞傳播格局,初步構建了全媒體現代傳播體系。藏文信息技術的革命性推進,使藏文傳媒獲得了現代傳播平臺,在少數民族語言傳媒領域獨領風騷。1997年,西藏自治區(qū)研制的藏文編碼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獲得順利通過,使藏文在我國少數民族文字中成為第一個具有國際標準、獲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證的文字。1995年,在國家的支持下,北大方正集團使《西藏日報》在全國最后一個告別“鉛與火”的時代,進入現代采編、出版時期。藏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成熟,使藏文報紙成為世界上較早進入信息化時代的少數民族語言平面?zhèn)髅健?004年8月,中國第一個藏語言文字的新聞采編網絡在《青海日報》建成使用。國內自主開發(fā)的先進藏文編輯系統、激光照排系統、電子出版系統已經在西藏新聞出版領域廣泛應用。

      網絡正在成為西藏最具傳播優(yōu)勢和影響力的新興媒體。西藏互聯網始于1997年。以“中國西藏新聞網”為代表的新聞網站,成為跨時空傳播的最具影響力新媒體。多媒體的融合正在改變西藏新聞傳播的態(tài)勢。自2006年11月以來,《西藏日報》藏文版與《人民日報》網絡中心簽訂合作協議,讀者可以從“人民網”上瀏覽、閱讀和下載藏文報內容?!靶氯A網”之“西藏頻道”也刊登藏文版文章,大大提高了時效性。2008年5月,《西藏日報》藏、漢文數字報、英文報在“中國西藏新聞網”開通?!段鞑厣虉蟆芬苍凇爸袊鞑匦侣劸W”上建立了閱讀平臺。截至2017年,西藏日報已經建成形成“7報1刊2網10微2端1網”群的全媒體報業(yè)體系。構建了“兩微一端”的新媒體傳播矩陣。目前,西藏主要傳統媒體都建立了自己的新媒體中心。西藏人民廣播電臺建成了包括1個網站,1個客戶端,3個微信公眾號的新媒體集群。西藏電視臺建成了包括1個網站,1個客戶端和3個微信公眾號的新媒體集群。

      6、對外傳播力提升,具有跨區(qū)域、國際化影響力。由于西藏在國家發(fā)展中的特殊戰(zhàn)略地位和國際上所謂“西藏問題”的敏感性,對外傳播成為西藏新聞傳播事業(yè)中的重要一極。西藏對外傳播首先是國家戰(zhàn)略,同時,西藏當然是西藏對外傳播的前沿和主體。作為國家對外傳播的重要支撐,西藏對外傳播基于自己的重大使命和西藏逐漸開放的新聞傳播體系,對外傳播能力獲得實質性提升。這不僅包括20世紀60年代創(chuàng)建的“中國西藏之聲”廣播,而且逐漸增加了在海外的傳播力度,例如在海外報紙設立西藏專版、電視在尼泊爾等南亞國家落地、文化交流、經濟交流、民間交流、非政府組織交互動、國外媒體進藏采訪等,傳播姿態(tài)更加積極主動。而在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媒介傳播事實上已經突破空間壁壘,傳播的“內”“外”界限更加模糊,對“內”傳播實際上也成為對“外”傳播,內外融為一體,對外傳播的空間被急劇放大。在對外傳播的指向上,受眾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國外人士,而且包括西藏地方以外的中國公民,向西藏以外的國人介紹真實的西藏,也成為西藏對外傳播的應有之義。

      7、新聞傳播教育格局基本建立。與歷史上西藏的新聞傳播事業(yè)的落后相一致,西藏的新聞傳播教育起步也很晚。1951年前,西藏沒有任何意義上的新聞傳播教育。改革開放前,受制于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西藏的新聞傳播教育也僅限于在職培訓。西藏大學語文系1989年開辦漢語大專新聞專業(yè)班、西藏民族大學2005年成立的新聞傳播學院,分別是西藏新聞傳播教育的開始和新聞傳播專業(yè)院系創(chuàng)建的標志。受制于西藏高等教育發(fā)展水平、新聞傳播事業(yè)發(fā)展水平和受眾規(guī)模的限制,在全區(qū)7所高校中,新聞傳播教育僅有“一院(西藏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一系(西藏大學大眾傳媒系)”,但設立了基本的專業(yè)、學科和實驗中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初步滿足了新聞傳播事業(yè)的人才需求。

      本文主要數據由西藏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新聞處、西藏日報社、西藏人民廣播電臺、西藏電視臺提供。西藏民族大學傳播學院2017研究生孫玉艷、2018級研究生王彥博參與了本文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猜你喜歡
      藏文客戶端西藏
      都是西藏的“錯”
      學與玩(2022年7期)2022-10-31 01:59:22
      西藏大批珍貴藏文古籍實現“云閱讀”
      布達拉(2020年3期)2020-04-13 10:00:07
      黑水城和額濟納出土藏文文獻簡介
      西夏學(2019年1期)2019-02-10 06:22:34
      縣級臺在突發(fā)事件報道中如何應用手機客戶端
      傳媒評論(2018年4期)2018-06-27 08:20:24
      孵化垂直頻道:新聞客戶端新策略
      傳媒評論(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6
      基于Vanconnect的智能家居瘦客戶端的設計與實現
      電子測試(2018年10期)2018-06-26 05:53:34
      神奇瑰麗的西藏
      一個人的西藏
      海峽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51
      藏文音節(jié)字的頻次統計
      西藏:存在與虛無
      劍南文學(2016年11期)2016-08-22 03:33:36
      都兰县| 涪陵区| 本溪市| 罗源县| 视频| 潼南县| 刚察县| 滦南县| 海淀区| 镇雄县| 阿瓦提县| 土默特右旗| 丁青县| 和田市| 股票| 法库县| 英德市| 肇州县| 滨海县| 大新县| 金塔县| 富顺县| 昌乐县| 昆明市| 纳雍县| 龙门县| 宜君县| 四会市| 东兰县| 灌阳县| 四川省| 镇宁| 望城县| 湛江市| 老河口市| 始兴县| 安阳县| 远安县| 宜丰县| 同德县|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