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戰(zhàn)時西安廣播電臺的創(chuàng)建與科技傳播

      2019-04-15 05:17:34周東華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廣播電臺電臺西安

      姚 璐,戰(zhàn) 濤,周東華

      (1.西北工業(yè)大學 明德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4; 2.西北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西方近代科學技術傳入西安的時間,大都落后于京津和沿海城市,無線電廣播技術亦不例外。無線電報以1880年的天津電報局為最早,西安則到1889年才有電報局,晚了9年。與無線廣播技術密切相關的電能的引入以1879年上海使用發(fā)電機為最早,西安則遲至1917年才有發(fā)電機供電,晚了28年。直到1935年鐵路通西安的當年,西安才有了第一座現(xiàn)代化的廣播電臺——西安廣播電臺。在此之后,才有1941年開始播音的甘肅廣播電臺、1948年試播的青海廣播電臺、1948年9月試播的寧夏廣播電臺和1949年5月2日播音的新疆廣播電臺。然而,對于無線廣播電臺的研究,或只注重于中央臺而忽略地方臺的研究[1];或側重于紅色根據(jù)地廣播,而忽視了其他組織形態(tài)的廣播[2];或只注重于其媒介組織而忽略其傳播裝備技術,或只注重于其新聞報道活動而忽略科學傳播活動[3]。對于地方科技傳播史的研究,也大多側重于報刊媒介,而忽視無線廣播電臺的科學傳播活動。

      趙玉明等記述了西安廣播電臺的有關知識性欄目名稱[4]。筆者曾對中央廣播電臺的無線電廣播裝備技術做過討論[5],對西安廣播電臺無線電廣播裝備技術的討論也是初步涉及,在近年來發(fā)表的有關論著作中,均未見對西安廣播電臺的報道[6-7]。陜西地方志在概述和大事記中對其過程的簡略記載[8]。

      1 從北平天壇長波報務電臺、河北電臺到西安電臺

      西安廣播電臺的基本裝備源于河北電臺,又導源于北平天壇長波報務電臺。

      1933年秋,河北電臺成立之初,商請交通部,允準撥借廢棄的北平天壇長波報務電臺為基本設備。河北電臺將其改裝為1 500 W廣播機之末級高頻率放大機,另裝備500 W 之振蕩三級調幅機,仍設于北平天壇,1934年10月下旬試行播音,稱河北廣播電臺。其電力為500 W,呼號為XGOT,周率為1 220 kHz。1934年12月1日開始正式播音,至1935年6月中旬,結束河北廣播電臺,移置西安[9]。

      1935年初冬,西安廣播電臺擇定西安南院門開始建設。1936年5月,電臺房屋告竣(見圖1),開始試播,8月1日正式開始播音。其發(fā)射功率500 W,呼號為XGOB,頻率為1 290 kHz。按《中央廣播事業(yè)管理處西安廣播電臺組織條例》,西安廣播電臺直屬中央[10]。它的成立,旨在“開發(fā)西北,喚起國人注意邊防,同時將西北文物風光介紹于華中民眾”,以及“提高文化水準,激發(fā)民族意識,對外介紹古都文物,招徠開發(fā)西北同志”[11]。在西安事變中,西安廣播電臺曾播出張楊“抗日救國八項主張”,周恩來也曾多次指示,利用張楊接管電臺后的有利時機,對國內外進行宣傳,并聘請美國進步作家史沫萊特和英國記者貝特蘭舉辦英語廣播,宣傳西安事變真相。1937年2月,電臺播音一度中斷,七七事變后,恢復播音,一般每周各1次,每次10~20分鐘[12]。

      1938年3月,西安廣播電臺南遷南鄭(今漢中市),改稱陜西廣播電臺,在漢中漢臺區(qū)東關后街磨子橋(今漢臺區(qū)道教協(xié)會所在地)建發(fā)射臺,以道士廟西院為機房,播控與發(fā)射系統(tǒng)合一。其呼號XKPA,頻率1 290 kHz,功率500 W,波長2 325 m。留在西安的少數(shù)人員,則用自制的40 W發(fā)射機,仍以XKDA呼號,1 000 kHz,3 000m波長和西安廣播電臺名號繼續(xù)播音。

      圖1 西安廣播電臺(位于今西安南院門)Fig.1 Xi′an Radio Station(located in today′s Xiannan)

      約在1945年冬,有國民黨軍中播音總隊西安軍中之聲廣播電臺駐西安建國公園(現(xiàn)兒童公園)北早慈巷西安一中,屬于國民政府國防部新聞局播音總隊第二中隊。1947年改在孔廟(現(xiàn)西安碑林)設西安軍中廣播電臺,配備自南京運抵之500W中波發(fā)射機,頻率1 500kHz,波長200m。1949年春先遷漢中,六、七月間在漢中洗馬池忠烈祠播音,12月底遷成都,與重慶逃到成都的播音總隊匯合,12月21日由人民解放軍接管,與華西隨軍廣播電臺一起改為成都人民廣播電臺。

      1946年10月,陜西廣播電臺遷回西安原址,繼續(xù)播音,呼號、頻率依舊,西安廣播電臺隨之撤銷。不久,由西京電廠供電,發(fā)射頻率1 300 kHz,1948年改呼號為BEM。1949年5月西安解放,6月1日,陜西廣播電臺改為西北新華廣播電臺正式播音。1949年12月,其一部遷成都,改為華西隨軍廣播電臺,12月21日被人民解放軍接管,建立成都人民廣播電臺。

      2 西安廣播電臺之傳播裝備

      西安廣播電臺的主要傳播設備有500 W 中波發(fā)射機、柴油發(fā)動機、發(fā)電機和播音控制臺等。這臺中波發(fā)射機的高頻信號由調頻調柵高頻振蕩器產生,經兩級放大,在高頻末級受調幅器與唱機之音頻信號混合、放大后調幅高頻末級,調幅器末級與高頻末級均用兩只204A型三級電子管推挽輸出。即其所產生之高頻電流經兩級之高頻放大器后,至最后放大器,與調幅器之低頻電流相合至天線。

      其發(fā)電機電源由柴油機帶動的直流發(fā)電機提供110V直流電壓,再經變壓,分別提供 2 600 V,500 V,200 V的高壓、中高壓和低高壓,形成4種直流電源??刂婆_為臺案式,可便利地調整電源、電壓。

      其發(fā)射天線為按照當時世界最新樣式,以直立式單根拉線自制而成。天線桿高186英呎(5 669.28cm),用直徑4英寸(10.16 cm)、20英呎(609.6 cm)長之9根白鐵管連接而成,復用7道,每道3根,三面拉出,形成120度角的穩(wěn)固結構。這實際上使桿本身即成為天線,可使電波射程最遠,且占地較少,節(jié)省材料,較易施工。

      其地線分布于臺址四周,構成面積約9 568平方呎(m2)的橢圓形,用總長1 702呎(51 876.96 cm)的14號銅線埋于地下1.5 m處。其中央及四周各埋于3 m地下長方形銅板一塊,并將地線與深入地下180 呎(5 486.4 cm) 的自來水管銜接。

      這與1928年中央廣播電臺19 000兩白銀購買自上海美商開洛公司波長420 m,714 kHz,500 W的播音機相比,最初的功率500 W,周率為1 220 kHz,以及后來在戰(zhàn)時南鄭使用的頻率1 290 kHz,功率500 W,波長2 325 m,比美商開洛公司的廣播機有更優(yōu)越的性能,但是實際上二者的傳播距離卻有很大差距。中央廣播電臺在1928年時可覆蓋南達南洋群島、北及西伯利亞、西逾帕米爾至阿富汗一帶、東越太平洋以抵夏威夷群島的廣大范圍,而西安廣播電臺卻僅可覆蓋西北五省和長江流域。這可能與其在北平的廢棄,以及后來的改裝、自制有關,說明地方改裝機與中央原裝進口機尚有較大的技術差距。

      1939年南遷南鄭(今漢中)磨子橋改名陜西廣播電臺時期,5月完成發(fā)射機與發(fā)電機的安裝,7月完成鋼管天線安裝,8月開始試播音,起初均使用柴油機發(fā)電機發(fā)電,直到12月方由南鄭發(fā)電廠供電。其間,因供電不足,多次出現(xiàn)故障,抗戰(zhàn)后期曾改用重慶廣播器材修造廠的一部500 W中波發(fā)射機。

      圖2 西安廣播電臺馬達電機室播音機房Fig.2 Xi′an Radio Station Motor Electric Room Broadcasting Room

      1946年抗戰(zhàn)勝利后,陜西廣播電臺遷回西安原址。至1948年年底,設備有所增加,計有接收日偽河南廣播電臺設備一套,待修狀態(tài)的500 W中波發(fā)射機一部,中波波段收音機4部,四級增音機一部,天線絞車一部等。

      3 西安廣播電臺的廣播科技傳播

      西北幅員遼闊,交通不便,雖自古為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然近世以來卻成為偏僻落后和封閉保守之區(qū)。西安廣播電臺的無線電廣播,已可在西北五省和長江流域,均能收聽清晰,進一步計劃覆蓋東南地區(qū)及海外。這是一個重要的傳播成就。

      西安廣播電臺曾開設農林常識、衛(wèi)生常識、無線電常識及問答、郵電常識、禁煙宣傳等欄目,是為科技專題節(jié)目,另外在西北文物、民眾教育、家庭常識、軍事常識、名人傳記、世界珍聞、演講等欄目中也涉及大量科學技術內容[13]。1946年7月1日改為陜西廣播電臺后,仍有衛(wèi)生、科學講座、衛(wèi)生常識、電學常識,新增國文教授、時事述評、婦女講座、童軍教育、法律常識、回教講座、名人講座、英語講話等欄目[14]。 1946年10月1日后,又新增科學新聞[15]。這些知識性節(jié)目內容,大多來自報刊文章。

      張學良在西安廣播電臺開播典禮上的講話,對西安鐵路、電燈、無線電廣播的出現(xiàn),以及無線電廣播的效用,用通俗易懂的廣播語言作了非常簡練的表述。他指出:“西安為國防重鎮(zhèn),文化古城,廣播電臺的設置,至今日始告完成,固然十分感覺欣幸,但是一般人的感覺設的不算太早。可是,反回來講,兄弟前年來西安,彼時火車僅到渭南,電燈也未放光,廣播更談不到,這一年多的光景,火車已到西安,電燈已放光,而廣播電臺復于今日開幕,像這樣突飛猛進,再經十余年,西安不知發(fā)達到什么地步”。在談到無線電廣播的效用時,他指出“現(xiàn)在是科學昌明的時代,人類對科學的成就已很多,無線電就是其中的一種,自無線電發(fā)明以后,不僅在通信方面收效甚大,即在宣揚文化方面厥功亦偉。我國是一個科學比較落后的國家,關于科學上的種種設置,較諸歐美各國實在不能不自慚形穢,就以無線電而論,在歐美各國人民的住宅,都十有八九短不了這種設置,一則為聽世界暨國內政情,再則為茶余酒后消遣之用,這是就人民方面講,就政府方面講,舉凡政令之傳達,軍事之通信,皆可利用無線電?!彼€舉例指出國外對發(fā)展無線電廣播事業(yè)的重視,指出“世界各國無不以無線電為啟迪民智、傳達消息、統(tǒng)制輿論之唯一工具?,F(xiàn)在蘇俄政府在遠東政治上的宣傳,完全仰賴以伯力為中心之無線電臺網,本年春季俄文報載,蘇俄宣傳部長在該國各重要城市,又設置電臺五、六十所,對于偽滿及蘇俄邊界之糾紛,隨時廣播以期博得各國之同情,日本鑒于蘇俄如此,不甘落后,對于無線電之增設、管理、改善等問題,亦特加注意。根據(jù)這種情形,可知無線電在國際關系錯綜復雜期間,對于國際宣傳用途更大,而更為現(xiàn)代國家必須注意之事”。他還對今后無線電廣播事業(yè)的發(fā)展提出愿景:“雖然科學的發(fā)達,我們國家目前不如列強,將來終有并駕齊驅的一天,拿無線電來說,以目前我國的人力財力,計劃設一具完備、具時代化的電臺網,固然一時不易辦到,但是各重要城市,至少應有廣播電臺的設置。”[16]1936年12月14日晚8時,張學良在西安廣播電臺發(fā)表了逼蔣抗日的著名講話。

      4 討論與結語

      西安廣播電臺相繼開設總理遺教、黨務報告和剿匪消息、施政報告、新運要義、公民常識、家庭常識、民眾教育、西北文物、農林常識、兒童樂園,以及新聞、演講、音樂、平劇、秦腔等文藝節(jié)目。其中“剿匪消息”、對共產黨和紅軍的輿論圍剿,從反面了解或反證了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特別是在西安事變中的演講、聲明等,以及所開設的抗日救亡理論與方法、時事評述等專題節(jié)目,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演講、英語新聞、愛國學生的演出、知名愛國人士的抗日演講等,成為其建臺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成為各界人士了解局勢的一個重要渠道。1937年2月,國民黨中央軍進駐西安后,西安廣播電臺停播,除一人留守外全體人員調回南京整肅。 見有1946年7月1日改為陜西廣播電臺后改訂的《中央廣播事業(yè)管理處陜西廣播電臺播音節(jié)目時間表》(呼號XKPA, 波長232.5 m, 周率1 290 kHz)。

      雖然,1935年創(chuàng)建的西安廣播電臺與中國首座無線電廣播電臺——美國商人奧斯邦1923年在上海創(chuàng)建的上海無線電公司相比,要晚13年,即便在省級無線電廣播電臺中也晚于天津、北平、南京、重慶、南寧、云南、河南等。但是,其意義絕不亞于之前的所創(chuàng)的主要電臺。最重要的是,西安廣播電臺的創(chuàng)建既標志著陜西無線電廣播事業(yè)的發(fā)軔,也標志著我國西北地區(qū)無線電廣播事業(yè)的發(fā)軔。它既是陜西第一座中波無線電廣播電臺,也是我國西北地區(qū)建立的第一座中波無線電廣播電臺,也是當時國民黨中央廣播事業(yè)管理處直屬的全國5個廣播電臺之一(包括福州臺、西安臺、南昌臺、漢口臺、南京臺)。其中,在廣袤的大西北和多民族雜居之地,在三大語系交錯的地帶,運用無線電廣播裝備與技術傳播西安事變中張、楊兩將軍呼吁槍口對外,一致抗日的聲音、傳播新生活運動、教育民眾,啟發(fā)民智,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西安廣播電臺改裝廣播機的傳播范圍與1928年中央廣播電臺的500 W的美國進口原裝機可覆蓋南達南洋群島、北及西伯利亞、西逾帕米爾至阿富汗一帶、東越太平洋以抵夏威夷群島的廣大范圍相比較,西安廣播電臺播音機,卻僅可覆蓋西北五省和長江流域,但暢達東南隅及海外,猶感射力不逮。這可能與其在北平的廢棄,以及后來的改裝、自制,以及戰(zhàn)時南遷漢中有關。最初的收聽者也很少,據(jù)1936年統(tǒng)計,全省各地的民眾教育館和學校所擁有的各種直流、交流收音機的總數(shù)僅25臺,其中損壞者8臺。后期逐漸增加。電臺也負責收音機的調查登記、征費、與指導,以及專門由總務股負責收音機、演講裝置、機械、電纜裝置的使用、保管和修理事宜。雖如此,它作為現(xiàn)代化無線電廣播技術或以電磁波作載體的電子傳播媒介,畢竟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陜西或西北地區(qū),無論在技術示范、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和科學技術推進社會進步上仍具有積極意義。

      西安廣播電臺的科學傳播節(jié)目也首開陜西乃至西北科學傳播史的第一例。其中尤其是1936年8月1日,學良在其開播典禮上的講話是為我國地方政要關于無線電廣播科技知識的最早一篇廣播稿,而且作了很貼切的口語化處理,使用了反比、舉例、數(shù)據(jù)列舉等手法,并以親身經歷渲染科技進步、以蘇俄建設伯力無線電臺中心網為例,強調無線電在啟迪民智、傳達消息、統(tǒng)制輿論方面的重要功能,強調在我國重要城市設置廣播電臺的重要性,從而提供了科技廣播稿的一個范本。1937年8月28日,抱病回陜的著名科學家李儀祉也在西安廣播電臺發(fā)表演講,除講述水利外,呼吁市民積極投入抗戰(zhàn)。這無疑豐富了早期科技廣播稿體裁的內涵與外延,對于無線電廣播技術知識的普及,以及我國廣播事業(yè)的發(fā)展均具有積極意義。

      猜你喜歡
      廣播電臺電臺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探究微信平臺在廣播電臺的應用
      科技傳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9:20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來?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10
      鹿先生的年味電臺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城市廣播電臺新聞宣傳探討
      新聞傳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1
      新形勢下廣播電臺新聞的采編技巧
      新聞傳播(2016年17期)2016-07-19 10:12:05
      老年聽眾需要電臺長篇連播
      新聞傳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做好電臺新聞的采訪之我見
      新聞傳播(2015年12期)2015-07-18 11:02:40
      都兰县| 西乌珠穆沁旗| 永福县| 宁陕县| 桑植县| 阿合奇县| 钟山县| 兴文县| 阆中市| 永德县| 建平县| 上蔡县| 大庆市| 焦作市| 博白县| 灌南县| 弥勒县| 三穗县| 磐石市| 海宁市| 扶绥县| 马龙县| 聂拉木县| 和龙市| 凤城市| 维西| 抚宁县| 富蕴县| 滁州市| 赤峰市| 顺平县| 水富县| 奉贤区| 黄陵县| 巴林右旗| 香格里拉县| 琼中| 天柱县| 类乌齐县| 武乡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