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敏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帕金森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經常發(fā)生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中,帕金森癥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震顫、肌強直以及運動功能下降等,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都會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目前臨床上對于帕金森癥患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式,要想提高帕金森癥患者的治療效果,除了對帕金森癥患者進行藥物治療之外,還需要對患者進行良好的護理干預[1]。為了研究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用于帕金森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帕金森治療的患者80例,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干預,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帕金森治療的患者80例,平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52歲~78歲,平均年齡(61.8±1.2)歲,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50歲~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9±1.4)歲,聯(lián)用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經檢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帕金森的臨床診斷標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1)健康教育: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對于自身疾病的認識較少,對于疾病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等缺乏了解,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由于帕金森的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護理人員要做好對患者的病因指導,讓患者明白帕金森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方式、治療效果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在患者臥床接受治療時,要讓患者不斷變化體位,改善患者的肌力,定時更換臥位,防止患者一側的肢體長時間受壓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進行步行練習,由易到難,鍛煉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指導患者進行行走、更衣、個人衛(wèi)生與進餐等生活訓練,由剛開始的人員幫助到患者慢慢獨立,把患者對別人的依賴降低到最低限度,指導患者練習刷牙、進食、穿衣、撥算珠、撿豆子等,鼓勵患者建立康復的信心。指導患者進行合理飲食,讓患者多吃高蛋白、低熱量、低脂肪以及低膽固醇的食物,禁止患者進食辛辣、過熱或者過冷的食物,保證患者飲食的清淡,讓患者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加強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日?;顒幽芰蜕钯|量的改善。(2)心理護理: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對于自身疾病存在著很大的擔憂,很容易出現(xiàn)焦慮、恐慌、緊張不安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當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充分了解,對患者的傾訴進行耐心的傾聽,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要多想患者介紹一些既往的成功案例,告知患者積極、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接受治療與護理的重要性,讓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
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包處理,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在焦慮、抑郁癥狀改善以及治療有效率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與表2。
表1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對比
帕金森癥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目前臨床上對于帕金森癥尚沒有明確的治療方式,帕金森癥的致殘率非常高,對患者的日?;顒幽芰蜕钯|量都會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帕金森癥本身并不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由帕金森癥所導致的一系列嚴重并發(fā)癥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所以在對帕金森癥患進行治療時,一定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2]。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能夠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明確帕金森的誘發(fā)因素、治療方式、治療效果以及接受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等,減少患者對于疾病的擔憂。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會出現(xiàn)煩躁、焦慮等情緒,甚至有些患者對于臨床治療存在著一定的抵觸情緒,所以護理人員還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和負性情緒,提升患者對于臨床治療的依從性,讓患者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焦慮、抑郁癥狀改善以及治療有效率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在對帕金森患者進行護理時,使用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方式能夠取得更好的護理干預效果,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能夠得到有效改善,治療有效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帕金森患者護理方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