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月牙兒》中的月牙,是韓月容生活的心境的見證者,是韓月容在孤單時刻的陪伴者,是韓月容各種情感的寄托和發(fā)泄對象,在當時的社會,新舊思想不停地碰撞,卻敵不過對現(xiàn)實的需要,生存,是貧困人最重要的目標,在這面前,什么都不重要,而女性在那么一個地位低下的時代,尤其是底層女性,她們的存在就是悲劇。
關鍵詞:月牙兒;女性;悲?。恍屡f思想
作者簡介:李天姿,女,南京林業(yè)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17級中文系學生;指導老師:繆軍榮。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6-0-02
《月牙兒》是老舍的一篇短篇小說,大致講了主人公韓月容自幼喪父,母親成為妓女來賺錢養(yǎng)家,但后來韓月容不能接受,與母親分道揚鑣,但最后卻在現(xiàn)實的逼迫下重走母親的老路,出賣自己成為暗娼,最后被抓進了感化院,進入了暗無天日的牢房。這篇小說看完后覺得有些陰沉和壓抑,但卻又是十分現(xiàn)實。
一.月牙兒與韓月容
這篇小說名字就叫《月牙兒》,月牙兒這個意象也貫穿了整篇小說,在整篇小說中,月牙兒這一意象出現(xiàn)了十多次。一開始我覺得月牙兒指代的就是文中的主人公韓月容,像文中“帶著寒氣的月牙兒確實是帶著寒氣的”“沒人招呼我”“沒人理我”月容就像這個孤單的寒冷的月牙生活在這個社會的底層,但后來發(fā)現(xiàn)月牙兒并不是指代主人公,它可以算是一個見證者,是韓月容寄托情感的對象,是她孤單一人時的陪伴者,孤獨著韓月容的孤獨,感傷著韓月容的感傷,見證著韓月容的心路歷程。在親身父親去世時,是月牙兒在陪伴韓月容;和母親一起艱苦生活時,是月牙兒在陪伴她;母親改嫁時,也是月牙兒,但此時的月牙兒時“可怕的”,也許意味著韓月容對未來迷茫的害怕;得知母親靠賣肉來支撐這個家庭,月牙兒被黑暗包裹住了,這樣預示著韓月容不幸生活的開始……文中的月牙兒充滿情感——悲涼的,喜悅的,凄清的,其實這都是月容情感的外在展現(xiàn)。
除此之外還有三個場景里,韓月容看不見月牙兒了。第一次是媽媽改嫁后,與新爸爸一起生活的那三四年,文中寫道“我在三四年里似乎沒再看見月牙”,親生父親去世,在舊社會這就意味著這個家里垮了,母親一人帶著月容生活,靠典當東西和幫人洗衣服來勉強維生,月容也從小就學會了“當當”,后來無奈母親選擇了改嫁,月容有了新爸。新爸對月容母女很好,月容從饑寒交迫到有了自己的小屋,甚至還上學接受新思想,灰暗的日子變得幸福美好,生活逐漸變得快樂起來,不再擔心下一頓在何方,所以此時月容已經(jīng)不需要月牙兒的陪伴,因此月牙兒也不出現(xiàn)了,可它的再次出現(xiàn)則是“無倚無靠的在灰藍的天上掛著,光兒微弱,不大會兒便被黑暗包住”這寓意著美好都是轉(zhuǎn)瞬即逝的,也預示著月容悲劇的開始。長大的她逐漸意識到在新爸離開后,母親居然是靠嫖娼來掙錢養(yǎng)家,接受過教育的月容忍受不了自己的媽媽是個暗娼,這是不可原諒令人恥辱的事?!拔业男南瘛€是像那個月牙兒,只能亮那么一會兒,而黑暗是無限的”快樂永遠短暫,殘酷的現(xiàn)實才是持久的他,媽媽,卻又無能為力,因為她知道媽媽只是為了養(yǎng)活她們母女倆。
第二次時月容要被趕出學校,踏入社會。“我的心就像在月光下的蝙蝠,雖然是在光的下面,可是自己是黑的;黑的東西,即使會飛,也還是黑的,我沒有希望”感覺這個社會很大,能做的事很多,光鮮亮麗的事物也很多,但“我”卻始終只能存在于社會的底層,“我”是底層人這個身份是難以改變的,就算學會了很多,就算也學過了知識,“我”永遠不能真正擁有光明,月容在社會上找事做,可是“學校里教給她的本事和道德都是笑話,都是吃飽了沒事時的玩藝,肚子餓是最大的真理”這一帶有原始殘酷性的生活經(jīng)驗才是最實在的東西,月容在此刻覺醒。在當時的社會,窮人連生存下去都是問題,更別說來享受生活,感受愛情的美好,這都是不存在的。就好比《駱駝祥子》里的“愛與不愛,窮人得在金錢上決定,‘情種只生在大富之家”。這也冥冥之中注定月容與胖校長侄子的愛情只會是虛無縹緲的,是只存在于肉體上的關系,這不是愛情,是交易。最后一點美好幻想,終于被殘酷的現(xiàn)實擊得粉碎本為“這個月牙是希望的開始”,沒想到“一點云就能把月牙遮住,我的將來是黑暗的”在這段愛情中“我失去了那個月牙,也失去了自己”月容意識到靠什么方式賺錢沒關系,只要能不餓肚子,只要能活下去,在那一瞬間,月容明白了媽媽。
第三次提到?jīng)]有見到月牙,是在感化院的監(jiān)獄里文中寫“在這里,在這里我又看見了我的好朋友,月牙兒!多久沒見著他了!”這就意味著月容淪為暗娼以后,便再沒有見到月牙了。在那段暗無天日的悲慘人生中,連月牙的陪伴與撫慰都沒有了,月牙是月容人生中的一種指引,是美好和光明,徹底墮落進后,那一點兒月牙的冷光也被烏云遮住了,正是月容暗淡人生的象征。
二.舊社會女性的悲劇
不難感受到《月牙兒》這篇小說處處充滿了舊時代女性當時低下的地位,尤其是社會底層的女性,她們的生活簡直就是悲劇的代表。小說一開始就寫到了,月容父親去世后,整個家就開始日漸衰弱,只能靠典當來維持生活,而母親只能洗衣服,不能像父親一樣賺錢養(yǎng)活家庭,最后只能改嫁,在新爸也離開后,母親終于選擇靠當暗娼來掙錢,可見當時封建社會導致女性潛意識就認為女性就應該依附男性而存活。而后來月容明白了對于底層的窮人,根本不存在什么神圣的戀愛,錢才是好的,明白了“他所要的是肉,他所給的也是肉”“女子得承認自己是女子,得賣肉!”也許這種行為我們覺得很恥辱,但對于像月容這樣子的當時女性來說這是另一層面的覺悟,不存在什么情啊愛啊,一切的開始與結(jié)束都是肉體交易,是與生俱來的情欲,不過找個人來發(fā)泄肉欲而已,你快樂的同時我也不會餓肚子,這不兩全其美么?“他若是要你,你得給他恰當?shù)暮锰帯痹氯菝靼琢?,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上,沒有什么真心實意,只有互相利用,利害關系才是最基本的,連賣肉都要有一定的利益關系,更別說其它的了,說到底人與人的結(jié)合在某方面一定是有相互的需要的?!笆澜缇褪抢峭袒⒀实氖澜?,誰壞誰就有便宜”“這些經(jīng)驗叫我認識了‘錢與‘人。錢比人更厲害一些,人是獸,錢是獸的膽子”在這個社會的摧殘下,月容變得逐漸墮落,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暗娼”曾經(jīng)也是一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純潔對的女子,誰能想到曾經(jīng)月容對母親干這樣的事表示羞恥,誰能想到月容對愛情也曾擁有過美好的幻想與期待,但這一切的一切都被現(xiàn)實生生地壓垮了,從不齒到熟練毫無顧忌地做這樣的事,月容也許是墮落了,但也變得現(xiàn)實了,“我不再為誰負著什么道德責任,我餓”“她們比我多一點夢想,我比她們直爽,肚子餓是最大的道理?!睂τ诋敃r社會底層的貧窮的女性,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真實而又殘酷,讓人心生感觸?!芭拥穆殬I(yè)是世襲的,是專門的!”這是月容到后來的認識,媽媽是暗娼,那“我”也是,我們靠著這個互相養(yǎng)活對方,看似是深深的覺悟,但確實句句扎心,為什么社會會讓一個女子變成這樣,是封建禮教害的么?也許是,也許不是,但歸根到底,在那么一個時代,女性是沒什么地位的,尤其的社會底層的窮人家的女子,她們好比玩物,生活給她們希望卻又硬生生掐斷她們的希望,將她們推入無邊的黑暗,她們的出生就是一個悲劇。
三.新舊思想的碰撞
《月牙兒》中母親很明顯是個被舊思想,封建主義所感染的人,她明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就算當暗娼也要賺錢來養(yǎng)活月容和自己;但月容是上過學的,按當時老舍的寫作背景,月容應該是接受過新思潮的影響的,是了解過個性解放,接受過戀愛自由思潮的浸染,可是無情的現(xiàn)實讓月容徹底絕望,曾經(jīng)堅守的知識分子的道德信仰轟然崩塌,她終于“不愿為負著什么道德責任”活著,最終自愿墮落到地獄最深處。月容終于明白了母親的苦衷,也終于看清楚了這個殘酷的地獄般的世界。“什么母女不母女,什么體面不體面,錢是無情的?!蹦赣H的生活經(jīng)驗再一次得到印證?!岸亲羽I是最大的生活真理?!笔裁础皞€人獨立”“戀愛神圣”在現(xiàn)實的壓迫下,通通都是假的。殘酷的現(xiàn)實讓月容放棄了新思想,最終向舊思想妥協(xié)。在沒有錢的日子里,獨立、自由、戀愛什么全是空談。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一切女子,倘得不到和男子同等的經(jīng)濟權,我以為所有的好名目,都是空活”。
老舍通過這篇《月牙兒》來表現(xiàn)了舊社會底層女子在現(xiàn)實的殘酷下對宿命的無能為力,它和其他老舍的作品不一樣,,她少了京味與幽默,多了壓抑和憂傷。觸動人心的同時,卻有帶來深深的悲劇感。
參考文獻:
[1]《老舍·月牙兒與陽光》北京昆侖出版社2004.
[2]《老舍小說<月牙兒>的意象營造》傅曉燕.
[3]《論老舍<月牙兒>主題思想》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