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走進祖國的大西北——新疆的吐魯番。
從烏魯木齊出發(fā),我乘車進入戈壁兩三個小時了,眼前只有藍色的天空,灰黃的風沙,黑褐的沙礫。一路上的樹木不多,偶爾有幾棵,在烈日下也顯得沒有什么生機。與江南的樹木相比,那完全是另一種情形。不過,這也不影響我們的心情,到新疆來,不就是為了看沙漠嗎?
這時車身一震,遠方出現(xiàn)了一絲綠意。我們都有些驚訝了,誰也沒有想到,在這戈壁之中,還會有這么打眼的綠色。漸漸近了,躍入眼簾的,是一條林蔭小徑,原來已經(jīng)到了吐魯番。穿過一條林蔭道,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天??!”我大叫一聲,眼前竟然是一片葡萄園。(將目光放到戈壁里的一片葡萄上,確實有令人驚訝之感。)
這里的葡萄架,與我們家鄉(xiāng)的葡萄架是差不多的。葡萄葉,自然與我們這邊的也沒有多大的區(qū)別。只是哪里會想到,在這么廣闊的沙漠之中,能夠有這么一座城市;在這城市之中,會有這么多的葡萄樹。這里的葡萄真的很多,多得讓你根本看不過來。微風吹來,葡萄林里響起了一陣陣的聲浪,讓你仿佛覺得來到了江南一般。綠葉把我們遮得嚴嚴實實,陽光幾乎都落不下來,那感覺真是舒服。(敘述的成分太多,描寫的成分太少,沒有描寫出這片風景的獨特之美。)
當然最引人的,還是那一串串葡萄。他們一串串,一團團,有的在高架上成長,有的吊在半空中,那色彩也是或紅或紫,美極了。我們小心翼翼地朝前走,生怕影響了這些小精靈的成長??柿耍吞ь^咬下一粒,青綠的汁水頓時涌入喉中,遍體生涼,清新爽朗。(風光雖美,卻沒有展示其美感。可以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描寫景物。)
從綠葉中探出頭來,遠方飄來陣陣爽朗的笑聲。循聲望去,綠葉中露出幾位新疆姑娘,頭系淡雅的紗巾,身披七彩羅裙,她們有的摘果,有的剪枝,有的除蟲,晶瑩的汗水灑在這片無垠的綠色之中。新疆小伙子們,在忙著澆水。我不禁驚嘆:好一派歡樂祥和的氛圍?。?/p>
在這一望無際的吐魯番戈壁中,有這么一片神奇的綠洲,在如此荒涼的環(huán)境中,這些小生命能放射出如此誘人的光芒,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升格指導
作為寫景類作文,本文存在一些較為常見的硬傷,問題集中在兩方面。一是景物描寫稍顯單薄。文章敘述的成分較多,而對主要內容——葡萄的精雕細刻太少,戈壁綠洲的特點沒有展示出來。如開篇時,雖然也寫到沙漠之樹,但樹木的特點沒有描繪出來;主體部分,對葡萄架、葡萄葉以及果實有所描寫,但筆墨不細膩。升格時,需要從這些方面逐一著力。二是語言缺少修飾。描寫景物,往往離不開修辭。這種戈壁上的奇觀,更是需要修辭來美化。遺憾的是,全文沒有一個修辭句,語言暗淡無光,根本無法展示戈壁綠洲的魅力,影響了主題的表達。升格時,若能讓文章出現(xiàn)這樣的佳句,那就是另一番效果了。如“小巧別致的嫩葉在風中輕盈地飄舞”“我們如同在一片片稀世翡翠中穿行”“一串串葡萄成群結隊,捉迷藏似的躲在綠葉叢中”等,有了這樣的佳句,景物自然出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