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也是個薄涼之人。陽光甚少,看著是暖,其實不暖。風呼呼就起,雨沒頭沒腦就下,并無良人之態(tài)。
不寬的河,在城中流,淤積嚴重,便如陰溝。長久的淤積,成了肥土。城里人就在“陰溝”的兩岸刨出許多邊角地,種上各種菜。菜倒是長得茁壯,只是河流越發(fā)沒了河流的樣子。
二三婦人,河邊整地,撒下香菜種子,彼此說著已經收成的白菜、芥菜,說著它們的可口與菜市上的便宜,因便宜,故不敢送人,就摞家里一地……一人說著說著,就要回去拿來送人。不久,便拿來一堆,人手幾棵。我是局外人,無所得。悻悻走開,一人喚我,送我一棵白菜,垂涎之意即得安撫。
天氣陰晴不定,人也是說走就走。
親戚病故,老姐妹互相安慰。
“人老了,總是要走的?!?/p>
“想他能多吃幾年再走……”
“多吃幾年,也是要走的……”
夜守靈,燒紙錢。有長錢,有錢米,大錢小錢,為了死者在另外一個世界好花錢。燒著燒著,男人們就抽煙,抽著抽著,就論起抽煙的好壞。鄉(xiāng)下的姑丈說了一個抽煙的故事。
從前一打石匠,學藝好幾年,龍須總是打不好,每到這個節(jié)骨眼,打打敲敲,細細的龍須,總是說斷就斷。
師傅不管,石匠偷詢師娘。師娘笑語:不妨歇歇,抽個煙吧。不日,石匠打到龍須,想起師娘的話,遂停,抽了一筒水煙,續(xù)工,果然一氣呵成。原是,抽煙的工夫,石頭生冷,再敲打就不易斷。小石匠能出師,全仗了那筒水煙。
燒紙錢,竟燒出抽煙的好。
遺體告別,和一個人的所有春天告別。鼓樂響,奏的是《送戰(zhàn)友》《北國之春》。
春天,萬物生。好也生,壞也生。眼見一人,壞心思像病菌在繁殖。陰溝一樣的人,遠遠可怕過真的陰溝。
那個叫宋之問的唐朝人,就很“陰溝”。他寫的“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從前聽來無比好。據(jù)說他覬覦外甥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句,知其未示他人后,欲占為己有,甥不予,舅怒極,使人活埋之?!敖l(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美好了多少年的詩意,如今聽著,不是游子歸來,倒像做賊心虛。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是寫在春天的詩句,也是死在春天的詩句。
春天再不好,也是要走的。春天再好,也是要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