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木
在適當的時候求助領導,對于我們而言,確實能夠幫我們解決不少問題;對于領導而言,能夠讓他有存在感甚至是優(yōu)越感,這是一種精神的滿足,馬斯洛所謂的“人的需求”的最高層次。
領導的視野、經驗、人脈等各方面能力是我們所不及的,本來在領導面前就是弱者,為什么不大大方方!
當然,這里的求助領導,并不是你有困難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找領導,具體什么困難需要自己區(qū)分。有些困難,可能領導也解決不了;有些困難,雖然能夠解決,但是也需要求助他人賣出很大的情面。試想如果換做你,你會辦嗎?有些困難,能夠解決但卻很低級,自己努力一下也能夠想出辦法。這不是赤裸裸地告訴領導,自己懶惰、不曾思考嗎?如此種種,明顯不合適。
我認為,應該是那種在職權范圍內不違規(guī)違紀能夠解決,而且是做好事的那種困難。
例如,我當年報考研究生在社科院、北航兩所高校選擇,就選擇了求助領導。領導很是耐心、真誠地向我分析這兩所院校的利弊,結合我的情況一一說明。最后,我選擇了北航。
這次事件之后明顯感覺我們之間的感情近了。在多次陪同領導出差時,領導介紹我時均會說及過學歷、報考之事,話語中明顯感受到自己對筆者提建議這事有自豪驕傲。
人要懂得感恩
當領導幫助你了,要知道感恩。很多時候,領導給你的幫助,于他而言,就是舉手之勞,他可能不會記在心里,但是你不能忘記。這一點,估計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會牢記在心。
但是,這還不夠。要在適當的時候表達出來,甚至用行動去體現。
這里,我們換一個角度假設。假使你幫了他人:
1.如果是一個大忙。你是不是心里想著他人會對你說聲“謝謝”?如果謝謝都沒有,你是不是會有點寒心?
2.如果是舉手之勞。他人都很熱心、虔誠地表達謝意,一個小忙換來如此感謝,你是不是內心很暖意,會覺得這人很有人情味。因此,不管哪種情況,當得到了幫助之后,一定要表達出你的謝意。
關于表達謝意,需要分情況而言。一是用言語表達。二是用行動體現。
1.言語表達。很簡單,就是說出來,可以是當面地說,也可以是電話、短信、微信等等方式。
2.行動體現。就是你得言行一致,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例如,這邊說謝謝,那邊布置你的工作敷衍了事。在日常工作中,要盡可能為領導分憂。
關于表達謝意,還存在時間點問題。一是即時表達。二是重要時間節(jié)點表達。
1.即時表達。很容易理解,就是領導幫助你之后,當時或者當天或者接下來一二天你需要表達感謝。
筆者建議:宜早不宜遲。因為人在幫助別人之后,很多時候是需要回饋的,可能僅僅是一聲“謝謝”就足矣。
2.重要時間節(jié)點表達。例如,春節(jié)、元旦、中秋節(jié)等重要節(jié)假日,或者領導生病住院期間,或者你獲得某項榮譽之時,等等。此時的表達不是針對某個幫助,而是一段時間以來的幫助。
筆者建議:你說了籠統的感謝話語之后,一定要選擇一二件具體的事來說明,細節(jié)才最真實、才更加打動人、才更能表達你的真誠,不然很可能落于空洞、喊口號,寡然無味。
這里特別提醒,最好不要在元旦、春節(jié)等節(jié)日發(fā)一些群發(fā)性的短信、微信表達感謝。這種感謝,干癟無味。筆者曾經聽好幾位領導說過,很厭煩這種短信,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這個時候發(fā)信息,最好自己編輯,有真情實感。
維護領導權威以及形象很有必要
首先強調,這里是指維護,而不是迎合,更不是溜須拍馬。領導在很多場合,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更代表著單位的形象。在不違反紀律的情況下要多維護領導的權威、形象。
當年筆者的一位副處長就出現過一次口誤,這也給他貼上了不尊重領導、有個性的標簽,導致他已經在副處位置呆了10年。
某次單位開會,輪到他發(fā)言,不知那天怎么了,說了一通單位的不好,甚至說單位弱勢、不受其他廳局待見、也不怎么開展工作,當然他也分析了原因,一方面是客觀原因,即體制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因為現在不擔當、逃避責任等等。他在發(fā)言,當時的一把手明顯臉色不對,等他發(fā)言完畢之后,一把手立即接過話解釋,說現在提倡服務型政府、簡政放權,不是我們工作少了、不是我們不開展工作、更不是我們不受待見,而是我們轉變職能,將更多的權利下放、更多的事情交由市場。
這一來回,足可以看出,一把手是不高興的。那位副處長直接在會上直指單位不好,這不是在批評現任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嗎?
當然,筆者也不贊成做老好人、呵呵先生,該有的民主批評還是需要,但是得看場合看時間點。甚至在某些時候,我們可能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擔責,進而維護領導班子、維護單位。
當年筆者還在鐵路工作的時候,聽過這么一件事情:
單位被上級審計出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單位體制漏洞,具體負責的副科長沒有責任。如果追究起來,應該是單位以及班子成員擔責。但是,當時那位副科長給攬下來了,當然他也被免職。可是,單位記著他的好,在處分期一過就給他副科長職務,過后一年多即升為科長。我舉這個例子,并不是鼓勵大家給領導攬過,而是希望大家有時候需要有大局觀,以集體利益為重。
馬克思說,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這也從某個方面告訴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有時候需要注意一點為人處世的技巧。如果懂點心理學更好;如果不懂,就把自己放在那個角度去想,一般情況下大體不差。
最后,筆者還想說,能不能走進領導視野,走進他的心坎里,切不可強求,干好自己的工作,光明正大、不卑不亢、積極陽光,機會、好運遲早會降臨到你的身上。
(摘自“老筆頭”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