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集團公司的一個項目進展順利,融資結(jié)束之后,按計劃舉行一次VIP客戶答謝會。由于計劃提前,準備工作都是加班加點完成,而在主持人邀約方面,大家的意見卻達不成一致。一方建議邀請知名電視臺主持人,一方建議安排集團熟悉這個項目的同事來主持。
在爭論不休的情況下,項目經(jīng)理交給集團副總裁決定。
在了解了項目的特性之后,副總裁傾向于后一種:用我們自己的主持人會比較好,一是熟悉項目,主持起來更有利于項目介紹;二是和客戶互動也會比較有親和力,很多商演的主持人,就是硬邦邦地念主持稿……
這樣,又有了新的問題,由集團內(nèi)部的哪個同事主持?
副總裁巡視了會議臺邊的十多名同事,一一問:“你主持過這類會議沒?”
“沒有!”“沒有!”“沒有!”……
副總裁一連問了七個同事,得到的回答都是“沒有”,直到問起坐在第8位的鄭東,他遲疑了一下說:“我在以前服務過的一家公司主持過幾次VIP客戶答謝會和行業(yè)發(fā)展論壇……”
鄭東的話還沒有說完,副總裁就點點頭,說:“可以了,就是你,后天的答謝會,你來主持……”
就這樣,項目組的商務秘書鄭東成了這次答謝活動的核心人物,也因此得到了集團董事長的夸獎:這小伙子主持得不錯,把項目介紹得很好,和客戶互動也很到位。
項目組的同事紛紛向鄭東道賀,說他肯定離升職加薪不遠了。要知道,在這家市值百億的集團公司里,能得到董事長的夸獎實屬不易!
而幾年前,鄭東在老東家第一次主持公司VIP客戶答謝會時,也是非常緊張和害怕的,害怕因為自己主持得不好而影響了整個活動效果。
那時候,他的上司,一個和藹的中年男子鼓勵他說:“試試吧,以后公司這類活動很多,你不試試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好呢?”
是啊,如果不試試,怎么能知道自己做不好呢?現(xiàn)在職場都強調(diào)不可取代,如果我能把主持工作做好,不也會成為一大優(yōu)勢嗎?這樣想著,鄭東向活動負責人深入了解活動主題之后,做了很多功課:自己撰寫了晚會主持詞;為了舞臺效果,他還第一次戴了領結(jié);他把主持詞分成很多段,每一段都打印在一張小小的卡片上;為了在主持時不用總看小卡片,他還把主持詞讀了很多遍……
活動效果很好,鄭東的表現(xiàn)也無可挑剔。很多領導和同事都說他是被市場營銷耽誤了的主持人。
“就是你了,以后公司的活動主持就是你了……”活動結(jié)束后,總經(jīng)理告訴他,“我會和人事部安排一下,給你調(diào)整崗位補貼……”
鄭東知道,那就是自己獲得了加薪。
兩年后,一個在VIP會議上認識鄭東的客戶,給他介紹了一份待遇各方面更好的工作——到一家展會媒體做市場總監(jiān)。
入職后不久,就是公司成立三周年的日子。有領導說公司在考慮搞個小范圍慶典,全體員工參加。鄭東憑著之前的經(jīng)驗,寫了一份慶典文案遞交給老板。結(jié)果,這場花費2000元左右的KTV包場聯(lián)歡活動,一次次掀起高潮。鄭東是策劃、執(zhí)行和主持。第二天,老板找他談話,說希望他能做更多的工作。
很多老板不會虧待主動去做事的員工,老板主動給他升職的同時,也給他的薪水翻了一番。
而這完全是因為鄭東的“經(jīng)驗”,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做過,他可能根本想不到策劃這樣一場活動。而老板這么快給他升職加薪,更是鄭東沒有想到的。
那次過后,鄭東就成了新公司的“代言人”——成了老板手中的“王牌”,不僅常常跟老板出席各類商務活動,還多次帶領公司的VIP客戶出國旅游。這些經(jīng)歷,非常具體地提升了鄭東的工作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沒事,這事兒交給鄭總你放心!他一定安排得妥妥當當?shù)摹编崠|的老板總是這樣給客戶說,而且一臉的驕傲。
沒錯,鄭東入職新公司僅僅一年,就坐上了副總的位置。
瞧,這都是緣于鄭東當年“努力開始的第一次”。這第一次,不僅讓他在幾家公司的工作如魚得水,而且不斷迎來新的發(fā)展機會。
如今的鄭東,已經(jīng)成為集團的營銷總監(jiān)。雖然這個職位和主持活動關系不大,但是全集團的人都知道,是那次VIP客戶答謝會的主持工作成就了鄭東,是“我做過”成就了他。
有人預言,未來的職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凡人”將極有可能遭遇淘汰,而那些不斷挑戰(zhàn)自我,努力成為職場不可取代、不好替代的人,才會成為職場幸運兒!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