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守紅
2019年1月18日,“中國網(wǎng)事·感動2018”年度網(wǎng)絡感動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國傳媒大學4K演播廳舉行。10位“中國網(wǎng)事·感動2018”年度網(wǎng)絡人物,是由公眾線上投票和專家線下評審相結合的評選方式選出。他們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他們有信仰、有力量、有情,有愛;他們美好的品質、閃亮的人性令人溫暖。
“環(huán)保衛(wèi)士”次仁旦達
次仁旦達生長在珠峰腳下的定日縣城,15歲時進入西藏登山學校接受系統(tǒng)的登山專業(yè)訓練。和山結緣的他完成了登頂七大洲最高峰,并徒步到達南北極點的“7+2”活動。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這里是人類徒步所能到達的極限,他四次登頂珠峰,親歷并記錄下了2008年奧運火炬在這里進行傳遞,對他而言,這里就像家一樣。
在創(chuàng)造人類新足跡、新成就,攀登高峰的同時,他也看到人類活動產(chǎn)生的垃圾。在國外登山時,外國登山從業(yè)人員對于環(huán)保的觀念和意識深深影響著次仁旦達。那時起,他一逮到機會,就給登山者講高海拔環(huán)保的重要性,希望來到珠峰的全球登山者們都投入到環(huán)保中來。
今年,次仁旦達和珠峰環(huán)保衛(wèi)士一起,在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米以上區(qū)域進行了3次大規(guī)模登山垃圾清理行動:清理食品包裝袋、食品罐子、酒瓶等生活垃圾5240公斤;舊登山繩子、舊登山帳篷、舊瓦斯罐等登山垃圾1000公斤;包括珠峰登山大本營3間旱廁里山友的排泄物2260公斤。他們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即使在海拔8844.43米的地方,中國人同樣會把環(huán)保進行到底。
【素材感悟】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要靠我們自己去維護。在次仁旦達身上體現(xiàn)的是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與社會責任感。他的背后深藏著的是民族自尊心,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人也能做到,而且我們要追求做得更好。
【適用方向】
環(huán)保意識,社會責任感,民族自尊心,打鐵要靠自身硬
“癌癥支書”余啟良
說起余啟良,貴州省雷首山村的老百姓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稱贊叫好。2013年10月,他通過村民“海選”當選為村委會主任,這是全鄉(xiāng)有史以來第一個“海選”的村委會主任。這期間,余啟良時常感覺胸部不適,2016年初,被確診為右肺癌癥。
明知時日不多,這么玩命為了啥?“我不是貪戀當村官不想讓賢?!庇鄦⒘颊f,一來村民把他當“主心骨”,自己作為“領頭羊”,很難放棄責任,很難拋下盼望脫貧的鄉(xiāng)親;二來,2013年當選村主任時,他向村民保證:在自己任上,雷首山村一定要實現(xiàn)水電路“三通”。如今,離“三通”還差最后一把勁,自己必須挺住,兌現(xiàn)諾言。余啟良被確診癌癥時,“三通”工程正在節(jié)骨眼上,脫貧攻堅發(fā)展集體經(jīng)濟正值關鍵時刻。余啟良的邏輯很簡單:自己當選“村官”,就是“搶到”了為村民服務的機會,因此,“答應村民的事,不能半路撂挑子?!苯衲?月,雷首山村這段2.7公里的公路,路況平整。村民們都說,如果沒有余支書,就沒有這條馬上就要驗收的公路。
2017年春天,貴州省掀起“脫貧攻堅春季攻勢”。余啟良和村干部帶領村民們開墾荒地,按鄉(xiāng)里的建議,發(fā)展石榴、李子。病中的余啟良對女兒坦承心跡——“雷首山村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現(xiàn)在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這里以后都好。我想看看憑自己的能力能不能改變它?!?/p>
【素材感悟】
余啟良堪稱是村官中的焦裕祿,黨的好兒女。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既要看長度,更應看厚度。是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衡量黨員干部的唯一標準。人人心中有桿秤,稱自己,稱別人。
【適用方向】
承諾是金,奉獻是人生真諦
“逆火英雄”陳三喜
1999年高中畢業(yè)后,陳三喜報名加入了從小就崇敬的消防隊伍,他刻苦訓練,錘煉本領,很快就成為了中隊、支隊的骨干尖兵。執(zhí)勤崗位大比武,他在左腳肌腱拉傷的情況下堅持參加比賽。春節(jié)假日,唯有他,依然堅守在中隊,奮戰(zhàn)在訓練場上,和二十歲左右的戰(zhàn)友同臺競技。面對榮譽和獎勵,沒有孤傲和懈怠,依然鐵心跟黨,沖鋒在前。
在陳三喜身上不僅僅有個人堅定努力的成績,更彰顯著一種帶有紅色基因的消防精神。每一次現(xiàn)場救援可能都是消防官兵距離死亡近在咫尺的最深刻記憶。2012年12月28日蚌埠市八一化工廠的突發(fā)火災,2013年11月22日合六葉高速公路發(fā)生的特大交通事故……無數(shù)次的出生入死,陳三喜牢記根植在安徽消防人血脈中的最深層基因,鐫刻住一代代安徽消防人獨特的精神傳承,立起了新時代消防官兵的好樣子。
艱辛付出換來的是累累碩果,在“5·19”全國公安系統(tǒng)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陳三喜等人受到勉勵:“要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傳播正能量,更好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大使命。”這是肯定和褒獎,更是勉勵和鞭策。陳三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毅然卸下滿身榮譽,繼續(xù)堅守一線崗位。
【素材感悟】
選擇了消防事業(yè),就是選擇了勇敢與奉獻。新聞媒體就應該多尋找像陳三喜這樣默默無聞的草根英雄,去報道他們救死扶傷的感人事跡。這樣整個社會就能風清氣正,三觀不偏。
【適用方向】
勇者無畏,付出總有回報,英雄就在我們身邊
“粉筆畫老師”張舉文
張舉文是寧夏西海固一名鄉(xiāng)村語文老師,過去課本印刷水平低,插圖很少,42年里,他用5000余幅粉筆畫,在山里娃心中播下了求知的種子。
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時,他把努力爬上月臺的父親的背影畫到了黑板上;在教周敦頤的《愛蓮說》和魯迅的《故鄉(xiāng)》時,少不了畫蓮花、畫“細腳伶仃”的楊二嫂……“張老師就是自帶的多媒體,上去能畫能唱能演,這樣的課堂是活生生的?!逼侵袑W教師李冬紅評價說?!拔覀兌寂宸埨蠋煟虒W生確實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偏城鄉(xiāng)中學教務主任趙虎說。
除了粉筆畫,張舉文粉筆字、毛筆字、鋼筆字都寫得好,還會拉二胡、吹笛子、唱歌。只要有助于激發(fā)孩子們興趣的方式,他都愿意去學習、去嘗試?!敖處煙o小節(jié),處處是楷?!薄谄侵袑W教師辦公室黑板上,張舉文寫著這兩句話。這既是他對自己42年教學生涯的總結,也是對年輕教師的勉勵。
“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必須做到。比如組織學生大掃除,我人不離現(xiàn)場手不離锨;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我從未遲到或早退曠課;要求學生寫好作文,我自己先‘下水……盡可能做到為人師表。”張舉文說?!舅夭母形颉?/p>
人生中能遇到張舉文這樣的老師只能說是幸運。我們不奢望所有的老師都像張舉文老師那樣多才多藝,但全國的家長必定都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靈。教育是一項用靈魂去觸碰靈魂的事業(yè),奉獻它,就熱愛它,熱愛學生吧。
【適用方向】
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個性特長,熱愛是事業(yè)的不盡動力
“特殊力量”王培
有這樣一支隊伍,總是在維護社會穩(wěn)定中突顯力量,總是在巡邏執(zhí)勤中為群眾提供緊急救助,總是在人民生命財產(chǎn)受到威脅時沖在最前面。河南省漯河市公安局特殊警務支隊第二特殊警務大隊長王培,就是這支隊伍的一員,是“特殊力量”的踐行者。
入警15年,王培參與重大活動安保,維穩(wěn)處突任務,幫助危難群眾的次數(shù),數(shù)也數(shù)不清。2018年,10月28日下午,在河南省漯河市某銀行內(nèi),發(fā)生了一起劫持人質案件。接到任務,大隊長王培召集隊員,急速趕到案發(fā)現(xiàn)場。銀行的大廳里,一名男子手持剪刀架在人質的脖子上,情況危急。
他臨危不亂,穩(wěn)住現(xiàn)場,一直試圖說服歹徒放下手中的刀,“你的人生路還很長,不要做傻事,你和她的命都很重要?!贝跬?jīng)]有絲毫要放人的跡象,情緒很不穩(wěn)定。為保證人質安全,王培果斷向歹徒提出用自己替換人質,并捆住手腳跳著到了歹徒面前。千鈞一發(fā)之際,他瞅準時機向歹徒撲去,死死控制住歹徒持刀的手,其他隊員隨即一起上前將歹徒制服。他完全不顧個人安危,直到鮮血模糊了眼睛才知道自己受傷。經(jīng)醫(yī)院鑒定,“傷口再往下5毫米,眼睛就保不住了?!?/p>
【素材感悟】
有困難,找警察,作為百姓的守護神,作為一名特警隊員,王培牢固樹立“立警為公,執(zhí)法為民”的宗旨意識,他堅信正義的力量長存,服務人民永遠在路上。他的果斷、機智、擔當,值得我們贊揚。
【適用方向】
勇敢,機智,責任
“失散者歸途的燈塔”李耀進
他叫李耀進,浙江省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一名普通員工。23年來,他用一張褶皺的地圖、一本發(fā)黃的地名集和一部隨時在線的電話,幫助4260名長期滯留杭州的救助對象找到了回家的路。
“救助不是簡簡單單的收容,更要幫助他們尋找依靠?!崩钜M每天的服務對象是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他們或多患有精神障礙和智力障礙,或是陷入昏迷的危重病人,基本無法正常溝通。
在李耀進看來,他們需要的恰恰就是親人陪伴。為了幫助他們尋找回家的路,李耀進堅持每天坐著公交在定點醫(yī)院、福利機構和救助管理站來回跑,二十多年來風雨無阻。面對即將陷入昏迷的危重病人,李耀進會將耳朵緊貼近病人嘴巴,傾聽病人喃喃細語;為了讓精神障礙患者放下戒備,他常會摟著對方的肩膀以兄弟相稱;為了尋找線索,他會花一下午的時間在垃圾堆里翻撿。
在救助站,李耀進牽頭成立了“疑難個案偵查處置”專項組,帶著站里甄別查詢的精英骨干們不分晝夜“5+2”“白+黑”地突擊“會診”,及時無誤地將求助人員護送返鄉(xiāng)。在受助者眼里,李耀進是位“匠人”,他視受助對象為親人,把受助對象的尋親甄別工作作為自己的事業(yè)去奮斗、去拼搏,二十年如一日,執(zhí)著無悔。
【素材感悟】
大愛無言,李耀進從事的是大多數(shù)人所不了解的工作。這份工作不是僅憑力氣就能做好的工作,它更需要耐心與愛心,因為這份工作所服務的對象并不是一般的社會大眾。能夠視乞丐與精神障礙者為兄弟的人應當獲得我們的仰視。
【適用方向】
同情,愛心,耐心,奉獻
“輪椅上的跑者”矣曉沅
6歲那年,一次高燒之后,矣曉沅被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這被稱為“不死的癌癥”。之后他失去越來越多的行動能力,11歲時,他開始與輪椅為伴。
2012年,矣曉沅以云南省高考理科第16名的成績被清華計算機系錄取?!白陷喴魏?,我的生活變成了三點一線。對我來說,一本書、一道題就成為我世界的全部?!币訒糟浠貞洠袑W時他曾一度傷心、絕望,是父母和老師的關愛讓他抬起了頭,學會以感恩之心面對每一天。四年的大學時光里,矣曉沅參加辯論隊,帶隊遠赴云南騰沖進行社會實踐,受邀為多所學校的中學生做演講……充實的學習生活讓他變得謙遜而上進,內(nèi)心豐富坦然,性格也更加開朗。
從剛入學專業(yè)排名90多名,到獲評全校僅10個名額的特等獎學金,又被保送到計算機系人工智能研究所攻讀碩士研究生,今年27歲的矣曉沅已經(jīng)和輪椅相伴了16年。矣曉沅作為清華大學學生無障礙發(fā)展研究協(xié)會第二任會長,在校內(nèi)外開展各類無障礙宣傳科普活動,呼吁加快建設無障礙基礎設施,呼吁社會關注、關愛殘障人士。
【素材感悟】
從海倫凱勒到張海迪再到史鐵生,不幸背后幸好還有幸運,這幸運就是拼搏。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我們的命運只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里。你拼搏了,你的人生將無怨無悔。
【適用方向】
擺正心態(tài),自強自立,拼搏人生
“大國工匠”環(huán)衛(wèi)工人李德
河北滄州人李德,身上貼有很多“撞色標簽”:既是環(huán)衛(wèi)工人,也是首位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大國工匠”;一手拿著初中文憑,另一手卻有9項國家專利,100余項技術創(chuàng)新;既是屢屢獲獎的武術冠軍,也是幾次心臟病突發(fā)緊急送醫(yī)的病人……
自1982年進入環(huán)衛(wèi)系統(tǒng),36年來,李德從以身作則、不眠不休的拼命三郎,到尋求技術突破、提高機械化作業(yè)水平解放雙手的專家,他用自主創(chuàng)新真正改善了這份曾被戲言“頂風臭八里地”的工作。小型糞便機械化作業(yè)車、自動壓縮式固液分離吸污車、多功能高壓沖洗車……從2004年開始,李德的發(fā)明填補了我國特種設備及特種車四項空白。14年間,他靠著自主研發(fā),讓滄州運河區(qū)公廁管理的糞便清淘機械化作業(yè)率從18%提升到了98%?!?項專利代表著環(huán)衛(wèi)工作中需要攻克的9個難題?!崩畹抡f,作為環(huán)衛(wèi)工人,他要讓這份工作少些味道、多些尊嚴。
2018年5月,他從全國技術能手中脫穎而出,被選入中組部組織的“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國情研修班,和其他來自全國各地,包括航天工業(yè)、核工業(yè)、汽車制造等各行各業(yè)的69名頂尖人才一起學習。
【素材感悟】
高手在民間,說的就是李德這樣的大國工匠。這些耀眼發(fā)明的取得,不僅需要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支撐,更需要吃得了苦、經(jīng)得起磨難、耐得住寂寞。中國夢,大家的夢,每個人都努力向前,我們的社會自然飛速發(fā)展,人民才能享受到更幸福的生活。
【適用方向】
大國工匠,先苦后甜,人材無問出身,每個人都有創(chuàng)新的潛能
“代理媽媽”彭錫萍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是離生最近、也是離死最近的地方,這里是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地方。這些新生兒能被成功搶救回來,離不開所有醫(yī)護人員的努力。
“小精靈是一個帶著翅膀的小仙子,愿你早日康復!回到家人身邊,茁壯成長?!边@是來自《代理媽媽日記》里的一句話,日記的主人是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的一位護士。在她這本記錄了滿滿36頁的日記里,記錄下她與患病新生兒“小精靈”共度51個日夜的點點滴滴,娟秀的字體,飽含深情的文字和卡通畫,讓看過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小精靈”的母親是個高危產(chǎn)婦,懷孕30周,生產(chǎn)時已破羊水十天,孩子出生時只有1.7公斤,已輕度窒息,并患有肺透明膜等疾病。在醫(yī)院的51個日日夜夜里,“小精靈”在彭錫萍等“代理媽媽”的精心照顧下,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從1.7公斤長到了2.675公斤,并最終康復出院。
為了緩解家屬們的緊張情緒,彭錫萍和同事們主動擔任孩子們的“代理媽媽”。每天,她們都將孩子們的情況通過手機告訴家屬,并把他們的點點滴滴記錄在日記本上?!靶【`”的母親說,“我會一直珍藏這本《代理媽媽日記》,讓‘小精靈一輩子記住,在他生命最開始的日子里,還有一個‘媽媽,也曾經(jīng)深深地愛過他?!?/p>
【素材感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彭錫萍的故事里沒有驚人的壯舉,沒有勇敢的沖鋒,也沒有創(chuàng)新的發(fā)明,這里只有耐心,只有愛心。平凡孕育著偉大,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做到極致同樣值得點一個大大的贊。
【適用方向】
平凡孕育著偉大,換位思考理解別人,愛心創(chuàng)造奇跡
“勇救落水幼童的88歲老兵”何有義
四川綿陽三臺縣樂安鎮(zhèn)一名老兵感動萬千網(wǎng)友。2018年3月21日,在三臺縣樂安鎮(zhèn),不到兩歲的希希騎著兒童車在河邊玩耍時,不慎連人帶車墜入河中。危急時刻,正在附近澆菜的88歲老人何有義聽到呼救,不顧個人安危入水將小孩救起,自己卻因體力不支陷入淤泥,后被其他人救起。這不是何有義第一次救人,早在15年前,他就在同樣的地方救起了另外一名小孩。
“爸爸這個事情我們也是通過別人才知道的,我們很吃驚,他平常走路都要人攙扶著走,真的沒想到他有這么大的勇氣跳下河去救人?!焙斡辛x的女兒何秀瓊說,“我們做兒女的真的很感動,很敬佩。這樣的愛心家風,我們要一直傳承下去!”
老人家門正上方,有一塊“人民功臣”的牌匾,是1952年三臺縣人民政府所贈,紀念其在抗美援朝時榮立三等功。原來,60多年前,何有義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為了連上通訊線路,他將缺少一截的電線接在了自己身上,而他醒來時,已經(jīng)在醫(yī)院昏睡了4天。
【素材感悟】
老兵平凡如塵,卻又巍峨磅礴。他們隱于我們身邊,與普通人沒有區(qū)別,但因為心中的信仰和擔當,他們的舉動卻常常讓我們肅然起敬。
【適用方向】
信仰和擔當,向身邊的英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