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是一種很有趣的動物,它們不僅擁有華麗的羽毛,還擁有優(yōu)美的姿態(tài)。拍攝鳥類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zhàn)的事,但這并不影響眾多攝影愛好者對鳥類攝影的喜愛。鳥兒們大多膽小,很容易因受到驚嚇而飛走。雖然長焦鏡頭可以很好地幫助到你,但仍需要你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捕捉最完美的拍攝瞬間。
拍攝時間:2014年5月30日
拍攝參數(shù):1/80s F6.3 552mm ISO3200
拍攝地:斯里蘭卡
拍攝時間:2015年12月22日
拍攝參數(shù):1/250s F5.0 164mm ISO1600
拍攝心得:本圖攝于斯里蘭卡辛哈拉國家公園。當(dāng)我們休息時,一對紅嘴藍鵲飛到鏡頭上,迅速采取光圈優(yōu)先的模式、調(diào)整感光度,曝光補償減一檔來拍攝,使用最大光圈可以虛化背景的森林和樹葉,突出主體鳥類。
拍攝時間:2018年12月11日
拍攝參數(shù):1/1000s F5.6 600mm ISO250
拍攝心得:血雉攝于海拔4500米的西藏卡久寺。血雉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中國中部及西藏高原,臉與腿猩紅,翼及尾沾紅的雉種,喜歡結(jié)群活動,常結(jié)成幾只至幾十只的群體,由于當(dāng)?shù)匕傩蘸退聫R僧人的保護,血雉可以超近距離拍攝,最近距離只有十幾公分,鏡頭焦距在70-200mm、80-400mm、100-400mm、60-600mm等均可勝任。
拍攝時間:2014年5月26日
拍攝參數(shù):1/1250s F6.3 552mm ISO500
拍攝心得:這是斯里蘭卡的一種猛禽鳳頭鷹鵰。鳳頭鷹鵰是一種體形偏大的猛禽,由于猛禽習(xí)性在高處尋找獵物,主要以野兔、野雞、鼠類為食,一般在樹上停留時間較長,逆光拍攝設(shè)置點測光模式進行拍攝,曝光時做正向補償。
拍攝時間:2019年1月12日
拍攝參數(shù):1/400s F4.0 600mm ISO2500
拍攝心得:赤臉?biāo)抂sǒu]鹛攝于云南百花嶺。分布狀況:罕見于云南西北部、云南西部及云南東南部海拔900~2200米處,隨季節(jié)作垂直遷移,是一種遷徙的鳥類,經(jīng)常到河邊、水塘洗澡。拍攝時先觀察,待赤臉?biāo)掟谭€(wěn)定下來開始拍攝,一定要小心翼翼,安靜,稍有動靜即可飛行,拍攝鳥類我習(xí)慣于光圈優(yōu)先和快門優(yōu)先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拍攝,主要根據(jù)鳥類的習(xí)性來判斷。
拍攝時間:2019年1月10日
拍攝參數(shù):1/320s F4.0 600mm ISO3200
拍攝心得: 紅喉山鷓鴣攝于云南百花嶺,是雞形目雉科山鷓鴣屬的鳥類。山鷓鴣中等體型,喜歡棲居在海拔1200~2500米的常綠闊葉林,分布范圍在印度北部至中國西南部和東南亞,在中國為罕見留鳥。亞種分布在云南西部的盈江至怒江以西地區(qū)。紅喉山鷓鴣性膽小,由于長期受到百花嶺當(dāng)?shù)匕傩盏暮亲o,我們才能有機會拍攝到它,拍攝鳥類需要運氣和機會,有時候我們拍攝某一種鳥類需要等很長時間甚至幾天才可以拍到,所以拍攝時要根據(jù)環(huán)境的照度隨時調(diào)節(jié)感光度,和光圈的大小,保證畫面的清晰度和彩色的還原。
拍攝時間:2018年12月17日
拍攝參數(shù):1/1250s F4.0 600mm ISO500
拍攝心得:鴝[qú]巖鷚[liù]攝于西藏色雄寺,是雀形目巖鷚科巖鷚屬的鳥類。中等體型的偏灰色巖鷚,胸部栗褐色。分布在中國的青海、甘肅、四川、西藏等地,一般棲息于高山灌叢或草坡、土坎、河灘的金臘梅灌叢地方。拍攝鳥類建議在順光或者側(cè)光下拍攝,可以體現(xiàn)鳥兒羽毛的色彩和眼神光,更具層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