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藝 秦偉強
“春夏榮茲,我不競于芳時,秋冬凄冽,我不改其素節(jié)?!甭暵暼绾殓姡渚渌乒玺?,這是一代名相的內(nèi)心獨白,也是六朝老臣的人格堅守。善美家風,宰相氣度,由肖桂葉導演、白惠林與謝永峰編劇、張志勇作曲配器、聞喜縣蒲劇團創(chuàng)作的大型新編蒲劇歷史劇《晉國公裴度》近日于太原展演。在寒風陣陣的冬日,一出好戲如春風雨露般浸潤心田、意蘊綿長。
晉國公裴度,一生經(jīng)歷六朝,五度拜相,一身正氣、言以率幼,是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垂范者,他是聞喜歷史文化名人,也是山西歷史文化名人。在山西的歷史上有狄仁杰、于成龍、傅山、裴度等,他們胸中有日月乾坤,心里存家國黎民,正是這樣一個個燦若星辰的名字,深深印刻在山西文化的根脈上。山西不僅有大院文化、清官文化,還有家風文化,這是山西人的驕傲,這部劇是山西文化自信的又一力作。
一剪寒梅開,總有暗香來。一部好劇的誕生,離不開創(chuàng)排人員的堅守。演出當日,大幕拉開、鼓弦聲起,我和愛人既緊張又興奮,我們太知道這部劇創(chuàng)作的種種不易,看到現(xiàn)場座無虛席、聽到觀眾叫好頻頻,再看到眼中有淚水、臉上有榮光的二位編劇老師,我們二人也如釋重負、感慨萬千。尤其對劇本的創(chuàng)作深表欽佩。編劇白惠林校長和謝永峰老師從初期買書籍、查史料,到實地采風、開研討會,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緊鑼密鼓、精琢細磨。僅劇本打磨就將近一年時間,數(shù)易其稿。其間對人物關系梳理、劇情起承轉(zhuǎn)合、角色的拿捏、行當戲份的關照、言語與身份的匹配、舞臺調(diào)度與審美、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取舍與成全、文字與演出的契合度,都是反復斟酌。燭燈爍爍,是多少夜的堅守;掌聲陣陣,是多少辛勞的回饋。劇本結(jié)構合理、選材巧妙、故事集中、枝節(jié)較少,是劇評界公認的評價,尤其對劇中文辭贊賞有加,用詞厚重老練,玉粒珠璣、文采朗朗、韻對精妙、流暢雅致,讀來滿口生香。唯有時間見真知,韜光養(yǎng)晦方可一鳴驚人。最令我們感動的還有這部戲的導演肖桂葉老師,75歲高齡,謙遜隨和,做事認真,親赴聞喜,長期駐扎,從秋陽到冬日,導戲排戲,加班到凌晨,不喊累叫苦,雷厲風行又嚴謹持重的作風,對我們后輩是莫大的鞭策和鼓舞。人好,戲才好,德為先,藝才成,或許這就是這個團隊乃至戲劇人踏實奮進的“藝路匠心”。
托聲于言,樹德載新。此劇的亮點在于主題的把握。有了好家風,才有好家教。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家風清則社風清,家風濁則社風濁?!巴普\為應物之先,強學為立身之根,節(jié)儉為持家之基,清廉為做官之本”,正如裴度所說“讓我裴氏家族,成了名揚天下的望族,憑的就是四個字——誠、學、儉、廉”?!芭崾霞易濉敝月暶@赫、歷久不衰,除了特定的歷史因素外,主要是和裴家嚴格的祖訓家規(guī)有關。正值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面對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人們的價值觀更應向先賢看齊,以史為鑒,方知興替。更應把這些寶貴的精神食糧,植根于心田。這部劇的推出,對弘揚裴氏文化、傳承優(yōu)良家風,對官員清正廉明、不徇私舞弊,不任人唯親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
筆者深感這是一出好戲,就談談觀看這部戲之后的一些感受。
一、主題立意深遠,選材巧妙。本劇以唐中期長慶元年科考案為背景,以科考成績作廢與否為主線,以裴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主動辭掉皇帝恩賜給兒子裴 的狀元為切入點,以裴氏一族幾千年不衰的祖訓家規(guī)兜底,秉著“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chuàng)作原則,以家事影射國事,首次從家風家教角度,藝術化呈現(xiàn)一代名相可貴的人性閃光點,歌頌了其良好的家風家教。故事完整,臺詞厚重,節(jié)奏合理,從科舉來入手,并沒有鋪開講述裴度的一生,那樣跨度太長,事緒繁雜,顯然不易在兩個小時的演劇時間里完全包含、面面俱到,而是把裴度的一生巧妙地在唱詞里體現(xiàn)出來,以小見大、干凈集中。這個戲是可以用裴度人生中一個片段來反映他的人格魅力、家承學源的。因此《晉國公裴度》的題目正是在這個層面上設置的,大氣準確且利于宣傳,一叫就響,要是改成《裴度教子》,就略顯單薄了。
其實,對于歷史劇的創(chuàng)作有很多的局限,也有很多的可能,甚至可以更靈活些。史料是為藝術創(chuàng)作服務的,過于拘泥于歷史真實,就不能叫“戲”了,俗話說“無巧不成書”,這個“巧”字正能體現(xiàn)作者構思巧妙之處。藝術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的能動反映,是真與幻的統(tǒng)一,是生活的真實性與審美的真實感之統(tǒng)一。
二、人物飽滿豐腴,形象生動可感。劇中行當較為齊全(文武老生、青衣、小生、小旦、須生、老生、二花臉、三花臉、花臉、娃娃生),戲份編排合理,不是裴度一人絕對主唱,裴夫人、裴 、書生趙群、皇帝都有大段精彩的唱詞,能做到兼顧主次,形成“眾星捧月”之勢,除裴度的主角光環(huán)外,其他角色并沒有黯然失色,也熠熠生輝,可圈可點,使人感覺這個縣級劇團整體實力不容小覷。
劇中對幾個人物印象深刻,一是裴度,是整部劇的絕對主角,演員功力深厚,力道拿捏準確,情緒調(diào)動積極,將一個有高度、有思想、有真情的名相演得較為到位。劇中的裴相目光如炬、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愛有憐,并沒有把一個宰相級的人物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演成了“表彰會”,沒有人情,不講親情,這也是劇本的可貴之處。劇中的裴度,宰相之尊,位高權重,科考成績廢與不廢的兩種聲音,左右夾擊,一面是科考律規(guī)、一面是親生兒子,一面是官宦要臣、一面是寒門學子,他也有顧慮,也有選擇,提起兒子也盡顯心疼,面對兒子對他的質(zhì)問,也有反思,打兒后又有自責,這樣的人物形象就是真實可感的。他是人臣,就應身先士卒堅守清明;他是家父,也當教子明規(guī)德位相配。裴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一個懂情理,會自責的父親,有人情,有溫情,這樣人物就立體豐滿立得住了。再有就是一個小細節(jié)值得體味,裴度第二場戲的服裝設計也是一個巧妙的亮點,左袖是文官的寬袍水袖,右袖是武將短打武生的袖口,這樣就在服裝上體現(xiàn)出裴相文武兼?zhèn)?,設計巧妙,非同一般。
二是張武、李文,雖為配角,但人物形象很突出、充滿戲劇效果。二人是反面貪官又顯得很可愛,二花臉三花臉的設置,使角色性格鮮明,再加上聞喜方言,嬉笑怒罵、詼諧狡猾,是添彩的一筆。
總體看來,這部劇沒有絕對的反面人物,劇情也不是在斗爭中劍拔弩張的沖突、難分高下的激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展開,而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從正面入手,激濁揚清,這樣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場面的贅述。
三是老者的加入,如智者高人,點睛之筆,讓人眼前一亮,出場三次,寥寥數(shù)言,道盡天機,猶如《紅樓夢》中唱《好了歌》的跛足道人??赡?,這一老者形象是另一個裴度,是裴度內(nèi)心潛臺詞的外化,使得裴度人物更加完整,整部劇頗有深度。
三、導演、音樂、舞美盡顯美學內(nèi)蘊。清初黃周星說:“論曲之妙無他,不過三字盡之,曰‘能感人’而已。感人者,喜則欲歌、欲舞,悲則欲泣、欲訴,怒則欲殺、欲割;生趣勃勃,生氣凜凜之謂也?!彼f的就是在戲曲欣賞中,觀眾成為劇中的“這一個”,在戲曲舞臺上,通過想像、移情和共鳴,把自己幻化成其中的角色。跟著劇情舞之蹈之,悲之泣之,或喜或悲、或憤或怒,在人們的主觀世界里創(chuàng)造出一種意象化的藝術形態(tài),在客觀現(xiàn)實的基礎上進行藝術的再創(chuàng)作。肖導手法嫻熟,群眾場面、人物調(diào)度干凈流暢,舞臺節(jié)奏處理得當,確實是回歸了戲曲對傳統(tǒng)戲的把握。整部劇能夠抓住觀眾的心,觀劇過程中,很少有人走動,精彩處觀眾拍照、錄音、鼓掌、叫好,可見導演深諳觀眾心理學。
音樂很有蒲劇特色,蒲劇唱腔高亢激昂,樸實奔放,長于表現(xiàn)慷慨激情、悲壯凄楚的英雄史劇,又善于刻畫抒情劇的人物性格和情緒,這是蒲劇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和基礎。整部劇音樂與人物形象性格匹配度很高,主題音樂貫穿始終,既有大唐盛世、宰相氣度的恢弘壯美,又有書生意氣的慷慨激昂。演員駕馭唱詞能力強,尤其是快節(jié)奏、在唱詞排比與對偶對仗綿密、音樂的驅(qū)動下,唱起來連貫性很強,一氣呵成。還有镲的運用恰到好處,像調(diào)節(jié)劑,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再有就是作為縣級劇團,驅(qū)車六小時,帶來樂隊現(xiàn)場伴奏,難能可貴。
整部劇在藝術風格上回歸戲曲本體,在出情、出戲的細節(jié)中濃墨重彩地刻畫人物,音樂唱腔設計很有劇種本體特色,舞美設計大氣恢弘,尤其是第四場,展現(xiàn)大唐盛世氣象,突出舞臺呈現(xiàn)的寫意性和空靈感,給觀眾以美的享受,讓人眼前一亮。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這部劇可以說編、導、音、舞、美、演渾然一體,是較為完整的一部戲。一出戲的推出和成功絕對不是某一方努力的結(jié)果,“一棵菜”“全盤棋”,百川匯海,才能蔚為壯觀。只有各司其職,才能真正體現(xiàn)戲曲的本體,才能真實展現(xiàn)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稌x國公裴度》堪稱“起手在巔峰”,而怎樣從“高原”到“高峰”,還得進一步的打磨,當然還有上升空間。譬如,“小蓮”的設置,是否能更加突出,或是刪減一部分;最后一場戲稍顯倉促;舞美方面是否能再增加一些聞喜元素,能否地域性特點再強一些,長安和聞喜區(qū)分明顯一下等等。此劇演出僅三場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已經(jīng)很驚艷了,期待再接再厲,更完美的呈現(xiàn)。
肩扛重任不借史官之筆,百姓心中自有春秋大義。歷史是一面鏡子,是關照當下最好的教科書,藝術應當擔起哺育思想的責任。裴度作為山西文化符號和文化代表,非常有必要挖掘他的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價值?!稌x國公裴度》從審美情感、自然情感、道德情感上都是值得稱贊的好劇。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希望劇團能再精心打磨,把此劇做為保留劇目、乃至經(jīng)典劇目、參賽劇目、展演劇目,讓更多的人知道裴度,了解聞喜,了解山西文化根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