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冰:唉,你們都覺得有父母陪伴很幸福,可我卻覺得很煩。早上送,晚上接,說怕我在路上遇到壞人,把我當小孩一樣看待。每天都問我上課時有沒有認真聽講,作業(yè)做了沒有,有沒有和同學(xué)鬧矛盾……更過分的是,我做作業(yè)的時候,正思考怎么做,她過來就是一陣嘮叨:怎么還不動筆呀,你的筆都停下10秒鐘了;寫完作業(yè)剛想休息,她又來了:該彈琴了。今天早上,我不就是起床的時候慢了點嘛,她居然就吼上了,說我干什么都是磨磨蹭蹭的,一點兒也不求上進,將來怎么在社會上立足……這樣的陪伴,我寧肯不要。
丁紫涵:我跟你想的一樣,父母關(guān)心的只有我們的成績,好像成績才是他們的孩子一樣。我們做作業(yè)的時候,父母就在一旁看著。一輔導(dǎo)作業(yè)就怒火沖天,恨不得將我們一口吞下去。我覺得這樣很不好,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本來做不好作業(yè)就很著急,再被家長一吼,我們一害怕,就更不會做了。父母看到這種情景也會更生氣,才會大吼大叫的。
王孟瑤:對,丁紫涵說的情況在我家經(jīng)常發(fā)生。我做作業(yè)的時候,家里常常傳出我媽的獅子吼。一聽到獅子吼(其他同學(xué)笑),我就心驚肉跳,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來,什么也不知道。我媽說的什么我也聽不進去,只盼望她快些走開。后來,我就躲在房間里寫作業(yè),還把門反鎖上,不讓她進來。
曹斌洋:我在報紙看到過一篇報道,一
個母親陪兒子做作業(yè)患上了抑郁癥。很多父母也吐槽說,陪孩子做作業(yè)是最糟心的事,每天都上演著刀光劍影。這說明父母的壓力其實也挺大的,我們不能光抱怨父母,也要多從自身找問題,多和父母交流、溝通,讓他們少為我們著急、操心。
肖永逸:父母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孩子卻是各種不滿意,父母也很累啊,這是因為父母把陪伴單純當作“陪學(xué)”。父母陪伴我們最看重的是我們的成績,重視我們考了多少分,取得了什么名次。這樣的陪伴讓我們喘不過氣來,也讓家長徒生了許多煩惱。
丁紫涵:其實,父母不要只盯著分數(shù)就好。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多點耐心,不讓陪伴成為甜蜜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