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
我的朋友樂樂在廢紙上畫畫,畫完就隨手一丟。我把她亂畫在廢紙上的東西剪下來,貼在一個本子上裝飾好送給她。她感嘆:“哇,原來這么好看??!”后來,她繼續(xù)用隨手能找到的東西畫畫,越畫越多,越畫越好,越畫越開心,點亮繪畫這個技能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我想,畫畫就是觸摸時間和心靈。從手能夠握住東西開始,我們就不自覺地開始涂鴉了。
我感覺許多人都喜歡畫畫,卻出于畫不準的畏懼而不怎么愿意動手。我畫畫經過了學院派的教育,學院提倡基礎練習,并且認為“要先畫得準,才有資格去畫得不準”。這種本末倒置把大量的精力都浪費在基礎練習時的枯燥上。對于成年后開始畫畫的你來說,你已經有了自己的趣味,就應該具備相信這種趣味的信心,而不要拘謹于是否畫得準確,那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想寫生,不要從描摹那些令人畏懼的石膏開始。你可以去超市,看到喜歡的東西買回來畫,畫的時候要想:我為什么喜歡它?它的哪些地方讓我心動?你就從那里開始畫,畫自己喜歡的東西,把你的喜歡表達出來,畫得準確只是畫畫的一種方式。
比如你覺得一個蘋果紅得可愛,你大可以畫一整片那種紅色。你可以用很多紙反復調試,反復涂滿紅色,直到涂出讓你最滿意、最接近當時打動你的那種可愛的顏色為止,這種方式也是很科學的——色彩構成練習。
但是,如果你要從素描開始畫這個蘋果,把它的形狀和光影都畫準確,然后練習色彩,把它整個細微的色彩變化都畫準,再通過大量練習,畫出一個符合大眾認知的蘋果,這時候它還是你最初喜歡的那個蘋果嗎?可能不是,而且整個過程令人畏懼,充滿挫敗感,難以為繼。
技術是為心靈服務的,心靈需要它的時候,主管技術學習的那部分大腦會非常賣力地工作起來,你在喜愛中畫下去、追尋下去,通過這些積累,心靈會更充沛有力,而且不管是寫實的能力還是感受的能力都會越來越強,表現(xiàn)能力也會越來越豐富。這樣,每一點進步都自然、愉快、從容,這樣去畫,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觸摸自己的心靈,除了自己畫得愉快,欣賞畫的能力和自信心也會迅速增長。再去看別人的畫時,你會看到更豐富的東西,并因此漸漸形成自己更為獨特的趣味,對美和丑的認識也會更加獨到。
所以畫畫是不必有負擔的,盡情體會自己的心意就好。我畫畫經歷了整個受教育、主動學習、歷練和甄別的過程,這個理論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符合我對待所有事物的觀念,我相信它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