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效英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沈陽的佟慶富是一個養(yǎng)魚戶,但5年前的一次“發(fā)明”,卻改變了他的人生。那次,他用塑料袋裝了魚到朋友家串門,可塑料袋被魚鰭扎破了,水灑了一地。他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把活魚裝在更牢固的氧氣袋里,再放入包裝盒里當(dāng)禮品賣。
但問題來了,一是塑料袋容易破,二是如何充入氧氣讓魚活的時間長。佟慶富先是選用了一種加厚塑料袋,把活魚裝進袋子里,灌進水和氧氣再把袋口密封,但是一天之隔,原先鼓鼓的塑料袋就會癟掉,因為塑料袋上有很多肉眼無法看到的小孔泄漏了氧氣。他又把目光轉(zhuǎn)移到更堅固的塑料瓶上,這樣一來,不用擔(dān)心瓶子會破,也不用擔(dān)心魚會缺氧而死。
試驗成功后,佟慶富立即拿出所有的存款購買了必備包裝設(shè)備,進入規(guī)模生產(chǎn)。同時,他還查了很多魚的習(xí)性和營養(yǎng)特點,咨詢了廚師,整理出一套烹飪魚的說明書,和塑料瓶一起作為贈品放在禮品盒里。他把禮品魚做成了高、中、低三個檔次的包裝,把它們推向了各大超市和土特產(chǎn)禮品市場。佟慶富的禮品魚一上市就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原先一條只能賣20元的魚,一包裝成禮品魚以后就能賣到100元。僅僅一個春節(jié),佟慶富就凈賺40萬元。更值得一說的是,因為鮮魚成了包裝精美的禮品,所以它超出了節(jié)日的限制,成了一個任何時間都適合購買和贈人的禮品。
可見,只要有想法就去做,只要去做就有可能成功,哪怕是像把活魚裝進禮品盒這樣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