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平
摘 要:閱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重視閱讀教學的開展,教授學生閱讀技巧,并進行一定的訓練,讓學生有效地掌握閱讀知識和能力,達到良好的英語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閱讀技巧;掌握方法
一、精讀和泛讀相結合
在精讀階段學生要著重于抓住文章的內涵,在閱讀的過程中,應該辨認出篇章開頭的某些詞或者轉折詞語等一些關鍵性的詞語,并對篇章的內容進行有效預測;在繼續(xù)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對一部分詞語的辨認,進行必要的證實、修正和擴展,再進有效的預測,或者對它進行否定再產(chǎn)生新的預測,有效地把握文章的上下聯(lián)系及前后呼應。學生在閱讀中還要注意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做閱讀理解時,先看一下選擇題的內容,然后帶著這些問題有目的、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去閱讀文章的內容。由于題目的范圍相對小一些,且對比性較強,重點突出,可以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有序地各個擊破,還能夠節(jié)省一些時間和精力。即使看不懂整篇文章,通過上述方法的使用,也可以把與題目相關的內容盡快找出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答題的準確率。
二、明確閱讀的中心思想
確定中心思想,可從標題中得知,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一個中心思想展開的。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有著內在的緊密的聯(lián)系。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各個段落中心思想的深入闡釋烘托出來。英語中,用來表達這個中心思想的句子叫做主題句,(the topic sentence)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在文章的句首,有時也在文章的句末。其他句子都是用來說明和闡述主題句。但也有一些文章,中心思想常常貫穿在文中,因此要求學生綜觀全文,對段落的內容要融會貫通,對文章有個透徹的理解。一篇文章的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展開敘述的依據(jù),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先導,而自信心可以起到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的助推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設定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閱讀目標,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分組協(xié)作,通過思考和討論來完成閱讀任務,并且在不同小組之間形成競爭,提高學生參與英語閱讀活動的興趣和熱情。這不僅可以使學生之間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形成互幫互助,共同提高,還可以利用競爭中的成功體驗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挖掘潛能,提升自信心。
四、教會學生整合閱讀信息
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學生要注意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把握和整合,教師也要從認知的角度去探究閱讀理解過程的本質。其中,集中強化詞匯的教學,滲透、擴充非視覺的信息以及實行語篇整體教學等一些有效的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技能。在閱讀中,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就是過分拘泥于字、詞、句等,而忽視了閱讀材料的整體背景知識和對語篇的把握,學生很容易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了解閱讀材料的中心內容和梗概,逐漸建立起初步的整體輪廓來,幫助學生建立“自上而下(top-down)”的信息加工機制,整合文章中所有細節(jié)的內容,讓學生在理解細節(jié)性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此外,教師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這樣一個習慣,見了文章的題目要稍微地停頓一下,思考與之類似的內容是否之前也接觸過,如果接觸過,和這篇內容又有哪些不同呢?通過這樣的聯(lián)想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大腦所儲存的信息,這樣也會讓學生感覺到閱讀不那么陌生,他們才會更有興趣地讀下去,進而逐漸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五、控制閱讀速度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閱讀某一篇文章時,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遇到不懂的地方反復讀,仔細研究,一定要弄懂某詞某句的意思才肯罷休,接著閱讀下文。其實,這種做法很容易影響閱讀時間和進度,有時候花費了大量時間,對這些地方的理解還不一定準確。因此,我們要指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保持合適的速度,不要拘泥于某一詞某一句的理解,要善于一邊耐心讀一邊認真理解,學會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大意或主題,感悟命題人的命題意圖。遇到生僻詞匯或不懂的語句切忌逐詞逐句地感知理解,這樣會將一篇完整的短文弄得支離破碎。可先用筆做出相應的記號后接著往下讀,閱讀過程中難懂的地方往往在我們閱讀下文時茅塞頓開,恍然大悟。但是對于短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長句要進行語法分析,以便最大化地弄清句子的確切含義和短文的大致含義。要提醒的是,一般情況下,文章的開頭或結尾體現(xiàn)了對全文內容的總結與概括,對我們理解全文整體含義有很大幫助。因此,對于這部分內容我們要在思想上重視,不要輕易地一讀而過,不加任何思考。
六、詞義的推測方法
詞義推測能力也是閱讀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面對體裁多樣、題材廣泛,浩如煙海的英語短文,即使掌握了相當可觀的英語詞匯,也難免會在閱讀時遇到生詞,那學生該怎么辦呢?如果遇到陌生單詞就查詞典,那肯定會影響閱讀速度,那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掌握一些能排除閱讀中的生詞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正確推斷把握詞義的方法。比如說如果生單詞對理解全文意思沒什么影響,那就可以“放棄”它,沒必要老是糾結它是什么意思;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通過上下文猜測生單詞的意思。多閱讀一些文章,這種能力也會慢慢具備。
七、自己多總結
俗話說:“師傅引進門,修行靠自己”,學生如果想要不懼怕閱讀,并把其轉化為自身的優(yōu)勢,除了靠大量的閱讀和練習之外,還要勤于思考,孔夫子那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說是道出了學習的精髓,只有自己在實踐的基礎上,多加思考,仔細推敲,才能收獲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首先想到的是應該是靠自己,因為只有自身的強大,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才能讓自己真正到收獲成功的快樂。同時老師在幫助學生挖掘自身潛能時,也收獲了屬于老師的驕傲。
參考文獻:
[1]乙麗.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的實施初探[J].讀寫算,2011(38).
[2]王建強,胡慶芳.促進閱讀理解的課堂教學實踐策略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