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耳鼻喉術后疼痛患者當中應用舒適護理的效果。方法:從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耳鼻喉術后疼痛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利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利用舒適護理方法,比較兩組護理后的疼痛情況與護理質量評分。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患者疼痛情況與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耳鼻喉術后疼痛患者應用舒適護理的效果顯著,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護理質量評分,臨床上應用價值非常高。
關鍵詞:舒適護理;耳鼻喉;術后疼痛;應用
手術作為耳鼻喉科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患者經過手術之后,手術部位會感受到劇烈的疼痛,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影響患者預后。在治療過程中加以使用良好的護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因此,此次研究將具體分析舒適護理在耳鼻喉術后疼痛當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耳鼻喉術后疼痛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16-60歲,平均年齡為(37.8±15.0)歲;觀察組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16-62歲,平均年齡為(37.9±15.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不存在顯著差異(Pgt;0.05)。
1.2方法
對照組利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利用舒適護理方法:
1.2.1環(huán)境舒適護理
護理人員要保證病房內的整潔,定時通風,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每天要對病房進行消毒,減少不必要的探視。
1.2.2心理舒適護理
入院之前患者會對醫(yī)院病房環(huán)境感到非常陌生,會產生焦慮緊張感。因而護理工作人員要為患者以及家屬提供心理護理。通過簡單通俗的言語來為患者介紹治療過程、注意要點,給不同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
1.2.3疼痛舒適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要緊密對患者進行觀察,評估患者疼痛情況,提供健康宣傳。護理人員按照醫(yī)囑為患者處理疼痛,術后鎮(zhèn)痛方法包含藥物、物理治療,包含口服藥物、局部冷敷等方式[1]。
1.2.4鼻飼營養(yǎng)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要為需要進行鼻飼營養(yǎng)的患者在術前添加牛奶,加強患者適應性。鼻飼后1-2小時內抬高患者頭部30-45°[2],預防返流。鼻飼量要逐漸增加,每一次間隔兩小時,做好病情觀察,一旦發(fā)生不適感要減半鼻飼量,有必要的要利用藥物。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后的疼痛情況與護理質量評分。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SPSS20.0來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P<0.05來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疼痛情況
兩組術后疼痛情況,詳細見表1。
2.2護理質量評分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詳細見表2。
3討論
耳鼻喉手術的創(chuàng)面不大,術后疼痛問題經常被忽視??墒且廊挥幸恍┗颊咦栽V疼痛劇烈難忍,更有甚至會對患者日常休息與睡眠產生影響。如果不能及時緩解患者疼痛感將會導致患者身體動作遲緩,引起一系列的并發(fā)癥,進而導致多種不良情緒產生,從而加重術后疼痛感[3]。舒適護理重視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以患者作為中心的原則,利用多種手段充分滿足患者的需求,讓患者的生理與心理達到最樂觀積極的狀態(tài)。舒適護理過程中,患者進入醫(yī)院之后,護理人員要盡快的讓患者適應醫(yī)院的環(huán)境,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以及家屬展開溝通,為患者以及家屬介紹疾病出現(xiàn)原因、治療方法與治療效果,仔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減輕患者不良心理壓力的同時提高患者治療依從度。
上述研究結果表示,護理后,觀察組的患者疼痛情況緩解程度明顯要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總之,耳鼻喉術后疼痛患者應用舒適護理的效果顯著,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護理質量評分,臨床上應用價值非常高。
參考文獻:
[1]史巧花,陳菁菁.舒適護理在耳鼻喉術后疼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8,3(33):185-186.
[2]王薇,謝曉銳,仲金夢.舒適護理在耳鼻咽喉手術患者術中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2):105.
[3]楊芳,閆樹婷.舒適護理干預對耳鼻喉術后患者心理狀況及疼痛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10):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