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津源
美文引路
雪天里的暖
幾天的暴雪,江南小城早已銀裝素裹。初見下雪是驚喜的,然而,幾天以后還下個沒完,不由得就心生厭倦了。往窗外看去,天地還是白茫茫的一片。蜷在家里,連菜場也不想去,幸好,還有外賣。于是,認識了這位送外賣的“騎士”。
騎士頂著一頭白雪敲開了我家的門。門剛打開,一股冷風(fēng)便呼嘯著撲了進來。騎士不光頭發(fā)“白”了,連睫毛也是白的,臉卻格外的紅。他大口大口喘著氣,呼出的氣,也是一團一團的白。餐盒遞過來,還有一點燙手。他卻連聲道歉:“對不起,遲到了幾分鐘?!蔽铱匆娝挠暄澫ドw處破了一個洞。他解釋:“路太滑,摔了一跤,褲子壞了,頭盔也壞了……”
我跑進屋拿了塊干毛巾:“晚一點沒有關(guān)系,我不急的。這樣的天氣……真是辛苦你了?!彬T士邊擦頭和臉上的雪,邊連聲感謝:“謝謝、謝謝,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單,準備回家過年了。晚上的車……還不知道能不能正常發(fā)車?!迸叮瓉硎沁@樣!
我給他倒了一杯熱茶,又找出一個早已不用的頭盔送給他。騎士很不好意思地喝著茶,說:“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在購物廣場搶到一單,是三杯奶茶的訂單。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著?”他掏出一張配送單給我看,上面?zhèn)渥⒅阂槐徒o你,另外兩杯麻煩你送給附近的環(huán)衛(wèi)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業(yè)者。
配送單有點濕,有點皺。騎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嗎?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嚴嚴實實。我剛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個掃雪的清潔工阿姨,我把一杯奶茶給了她;購物廣場出口,一個交警在指揮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給了他;后來又看見一個志愿者在用竹竿敲打樹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給了他?!彬T士拍拍口袋,“我,有這張配送單就夠了。”
騎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頭盔,鄭重地說了聲“謝謝”,轉(zhuǎn)身“噔噔噔”地下樓去了。
雪依舊在下,冷冷的風(fēng)刮得雪花四處翻飛。我不知道騎士今晚能否登上回鄉(xiāng)的列車,他遙遠的家鄉(xiāng),又有誰在等待他的歸去。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張小小的配送單,那三杯包得嚴嚴實實的奶茶,溫暖了他的心,溫暖了他對于這座小城的所有回憶。其實,溫暖的又何止是他一個人?這覆蓋著冰雪的一座城,仿佛都彌漫著濃濃的暖意……
(作者陳喜聯(lián),選自《揚子晚報》2018年3月2日)
亮點借鑒
1.細節(jié)演繹幸福真諦。幸福是一種感覺,一種體驗,包括物質(zhì)幸福與精神幸福,而平常百姓樸素的幸福感往往屬于后者。它自然真實,韻味悠長。全文未出現(xiàn)“幸?!倍謪s讓讀者感受到了“幸?!钡臏囟?。文章四寫細節(jié)“配送單”就具有這樣的藝術(shù)魅力:一是配送單上附加的“備注”,激起了包括“騎士”在內(nèi)的勞動者的幸福感;二是寫配送單“有點濕,有點皺”,這絕不意味著“騎士”的隨意,相反,正反襯了氣候的惡劣,而“騎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又從正面凸顯“騎士”對配送單的精心保護,此時,配送單成了“騎士”精神幸福的源頭;三是寫“騎士”沒有全照“配送單”去做,而是把原本屬于自己的一杯奶茶送給了“用竹竿敲打樹上的雪”的志愿者,于是,“騎士”的樸素幸福感得以發(fā)散傳遞;四是寫“騎士”的一句話——“我,有這張配送單就夠了”,這質(zhì)樸話語表現(xiàn)了“騎士”對精神幸福的珍重,其潛臺詞是:物質(zhì)幸福可以放棄,精神幸福理當共享!至此,圍繞一張配送單展開的故事,讓讀者真切感受到了幸福的溫度。
2.細節(jié)帶動立意升華。隨著“騎士”“‘噔噔噔地下樓”,敘事結(jié)束,但由一張配送單引發(fā)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活動并未停止。作者再寫“小小的配送單”,寫“我”的擔憂和感悟,由敘述一人一事轉(zhuǎn)為贊美這張配送單給整個冰雪小城帶來的溫暖感,升華主旨,有未點“幸?!倍裥腋Q笠缛闹睢?/p>
佳作亮相
那縷炊煙
◎李于敏
跳動的火苗將她的臉照得通紅,那一道道深深的溝壑顯得尤為清晰。
灶臺前,她忙前忙后。
桌旁,我懶散地坐著。
屋外,炊煙裊裊。
歪頭,靜靜地看著她張開手臂,握著大鏟,不斷地翻炒著鍋里的菜肴。只是,那“乒乒乓乓”的聲音不似當年那樣清脆響亮。
她端上一道又一道菜,將盛得滿滿的飯碗送到我面前。我嘟著嘴,抱怨飯?zhí)嗔恕Kα送ρ鼦U,提高嗓門喊道:“現(xiàn)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多吃些怎么行?吃不完,我?guī)湍愠裕 边@是一個老人許下的承諾,為此,她沒少吃我的剩飯。
窗外,那縷炊煙愈來愈細,恰如她剩下的光陰愈來愈少。
我埋頭吃飯,她唯恐我夾不到菜,將盤子一個一個地往我這邊推,自己只坐在桌角,慈愛地盯著我。我猛一抬頭,她羞澀地轉(zhuǎn)過頭去,小聲地念叨:“還有湯沒有盛來?!北阌诌~著遲緩的步履走向灶臺。
后來,我上學(xué)離開了家,遠離了她,如同一只鳥兒越飛越遠。而現(xiàn)在這只“倦鳥”又莫名地懷念起那縷炊煙。
這次回家,她忙著收玉米,忙著打玉米,忙著其他的農(nóng)活,我也沒能好好地和她說會兒話,也沒能吃上她做的可口的飯菜。盡管歲月狠狠地壓彎了她的腰,但為了家人為了我,她依然辛勤地勞作著。
這次,我在灶臺前忙碌,心中有說不出的激動:該是長大的我將幸福感傳遞給她的時候了。滿懷著這樣神圣的心情,我點燃了柴火,生出我人生的第一縷炊煙。灶臺前,那個當初不諳世事的頑皮懶惰的我,學(xué)著她的樣子,手握一把大鏟,仔細地烹煮菜肴。
當我小心翼翼地將“首秀”菜肴端到她面前時,她嘖嘖稱贊,大口大口地吃著,笑意寫在臉上,眼眶里有激動的淚水。我心中有說不出的甜蜜,欣喜地伸出右手,抓起筷子,拉來盤子,夾上“美味”,嘗上一口——啊,洋蔥沒熟,雞蛋炒焦,異味刺鼻,簡直糟透了。我悻悻地坐在椅子上,她卻一臉幸福,平靜地說:“這菜,挺香啊,香在嘴里,香到心里了……”聽著這樣的贊語,我有點懵,只是坐著,等吃她做的美味佳肴。
窗外,再次升騰起奶奶的那縷炊煙。我凝望沉思:炊煙承載著奶奶的美食,積淀著奶奶的幸?!拔兜馈?,只是時光無情,歲月催老,這樣的精神財富能夠流傳嗎?而我——是否還會如現(xiàn)在這般眷顧那縷炊煙?
我想,所有的孩子都會回答:會的,情感“炊煙”一定會永流傳!
(江蘇如東中學(xué))
點評
小作者以平常的農(nóng)村生活為背景,多次描寫炊煙這一細節(jié),并以此為線索演繹幸福真諦:奶奶將真情慈愛化作一頓飯、一句話;奶奶的辛勤付出和“美味佳肴”不僅給“我”帶來物質(zhì)享受,更給予“我”精神層面的幸福感;而文末的“沉思”又借細節(jié)“炊煙”傾吐心聲,升華主旨:所有的孩子都會像“我”那樣,以真愛“眷顧”奶奶一輩人的幸福記憶,同時,提升年輕一代“流傳”樸素幸福感的自覺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