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藝璇
風兒溫柔地撫過我的臉龐,心里也悄然泛起漣漪。那天,如果我沒有逼問,就不會知道原來姥爺如此讓人心疼。
打我記事起,姥爺——用姥姥的話說——就是個“怪人”:吃飯從來不吃肉菜,每次都只是就著肉菜湯蘸著吃;衣服從來不穿新的,舊的不能穿了也是補補再穿,從不讓媽媽他們給他買新衣服……姥姥總說“這個人就這么怪!你給他好的他還跟你急”,每每此時,姥爺就像沒聽到一樣,仍低頭做著活兒,似乎還有些洋洋自得。
那年暑假,我回姥姥家暫住幾天,白天上樹逗鳥,晚上下樹乘涼。一天,我注意到拿著鐮刀除草的姥爺身上的那條褲子很眼熟,都有五六年了。于是我計上心頭,聯(lián)合老媽嚷著挾著兩個老人去“逛街”。買了些小玩意后,我和媽媽假裝隨意走進一家男裝店,姥爺進來就發(fā)現(xiàn)不對勁兒,急著往出逃,媽媽打了個幌子,說是給爸爸買,卻直接走向老年區(qū)。姥爺那般聰明的人兒,一看便知,二話不說直接朝外閃,我急忙拉著姥爺?shù)母觳彩箘艃和刈?。無奈,我扯不動他,又急又氣,便開始耍賴:“除非您告訴我一個合適的理由,不然我以后鐵定不理你了?!?/p>
姥爺一時頓住,慢慢轉(zhuǎn)過身來,卻低著頭,一言不發(fā)……我一邊悄悄地挪到門口,一邊留意著姥爺?shù)呐e動,看不清他的表情。許久,他嘴唇動了動,緩緩抬起頭小聲哽咽地說:“哎,我只怕我心臟病保不齊哪天就發(fā)作了,買下新的穿不了就浪費了。”我聽著,怔愣了好一會兒,媽媽和姥姥也只是不說話,挑看褲子的手卻撥動得更快。我的眼淚不聽話地直往外沖,砸在地板上散成花,止不住……原來死亡在有病纏身的老人那里卻是如此焦慮的日常。我以前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如今更不敢想了。我習慣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的輕松熱鬧,對于鄰居的去世也僅是驚訝,最多有點同情;卻沒有想過如果家人里面少了一個,該有多么空蕩蕩?。?/p>
那天,如果我不逼問姥爺說出原因,也許姥爺一輩子也就是個我們口中的“怪人”。我就永遠不會知道姥爺?shù)拿孛芎涂謶帧?/p>
對于死亡,我無可奈何,對待老人我能做的只有陪伴在側(cè),用心用力對他們好。
點評
習作無一處不是真情實感的流露,小作者從生活片段中采擷縈繞心間的情景,細膩描繪,娓娓道來,仿若對閱卷老師在傾訴生命中遇到的憂傷與美好。最動人之處在于姥爺和“我”之間的一次較量。姥爺?shù)摹疤印薄伴W”“頓住”“轉(zhuǎn)過身”“哽咽”等動作細節(jié)、“我”的“又急又氣”“耍賴”“眼淚不聽話往外沖”等細節(jié)都是一幅幅畫面,讀來真切感人。結(jié)尾,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的孝心表達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