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仕民
【摘 要】目的:對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分別采取泮托拉唑單獨和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對比其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擇取的研究對象均為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有88例,對其實施隨機平均分組即A、B兩組,A組用藥方式為單獨泮托拉唑用藥,B組用藥方式為泮托拉唑聯(lián)合奧曲肽用藥,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出血時長、出血量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B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A組,B組出血時長、出血量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低于A組,p<0.05。結論:對于存在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優(yōu)先采取泮托拉唑聯(lián)合奧曲肽用藥,其治療效果顯著,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
【關鍵詞】泮托拉挫;奧曲肽;聯(lián)合;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
【中圖分類號】 R5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133-02
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消化道系統(tǒng)急癥,發(fā)病數量較多,該疾病發(fā)病急、發(fā)展迅速,患病時患者會出現(xiàn)頭暈、血壓降低、心率加快等情況,對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影響,需要采取及時的臨床治療對其癥狀進行控制,有利于恢復患者身體健康[1]。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但是在藥物的選擇上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常規(guī)藥物為泮托拉唑,近幾年發(fā)現(xiàn)其聯(lián)合奧曲肽用藥效果更好。本研究特針對我院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泮托拉唑單獨和聯(lián)合奧曲肽用藥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擇取的研究對象均為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有88例,對其實施隨機平均分組即A、B兩組。A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5歲至75歲,平均年齡為(45.6±2.6)歲,其中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性胃炎分別有18例、18例、8例;B組: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7歲至73歲,平均年齡為(44.8±3.0)歲,其中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性胃炎分別有20例、17例、7例。對比兩組基線資料,p>0.05。
1.2 方法
A組:治療藥物為單獨的泮托拉唑(產自山東羅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為H20067214),為口服用藥,每天在早餐前服用40mg,每天用藥一次;
B組:治療藥物為泮托拉唑和奧曲肽(產自上海麗珠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為H20090272),其中泮托拉唑用藥方式及用量和A組一致,奧曲肽則選取0.1mg溶入20ml0.9%的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速度控制為0.025mg/h,持續(xù)滴注時長控制在五天以下。
1.3 觀察指標[2~3]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出血時長、出血量及治療時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治療效果包括顯效、有效、無效,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恢復正常狀態(tài),嘔血、黑便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為顯效;患者在三天后止血成功且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患者在治療三天后還未成功止血,癥狀沒有任何改善甚至還出現(xiàn)加重的情況,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針對不同用藥方式取得的治療結果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x±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組間數據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
B組療效優(yōu)于A組,p<0.05。詳細數據見下表1。
2.2 對比兩組出血時長及輸血量
A組:出血時長為(21.83±6.64)h,輸血量為(198.60±29.50)mL;B組:出血時長為(15.38±4.61)h,輸血量為(150.25±26.91)mL。B組出血時長及輸血量均少于A組,t=18.631,p=0.000。
2.3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A組:5例嘔吐、4例惡心,總數9例,占比20.5%;B組:1例嘔吐、2例惡心,總數3例,占比6.8%。B組不良反應數量多于A組,x2=15.015,p=0.001。
3 討論
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屬于一類多見的消化道系統(tǒng)疾病,患者患病時會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惡心、嘔吐、血便等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沒有采取及時的治療措施很容易使得病情不斷發(fā)展,提高患者病死率[4],因此臨床十分重視該病癥的治療措施。目前,對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采取的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且得到廣泛應用,藥物治療的目的為對機體胃酸分泌進行抑制,從而對胃內的PH值進行提升。通常而言,當胃內的PH值在6以上才能起到止血的效果,可以對血小板的聚集起到促進的作用。隨著醫(yī)學領域發(fā)展迅速,用于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藥物已經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手術治療幾率,其中最常用的藥物為泮托拉唑、奧曲肽等[5],本文對其進行分析。
泮托拉唑在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并且取得良好效果,該藥物屬于一類質子泵抑制劑,具有抗分泌作用,其活性作用很強,可以通過胃壁細胞的酸性激活,形成環(huán)次磺胺,通過共價鍵的形式和H+-K+-ATP酶上疏基結合,從而使得其胃酸分泌功能喪失,實現(xiàn)降低胃酸的分泌量,具有良好的控制胃酸的效果。奧曲肽也是一種八肽環(huán)狀化合物,屬于人工合成,作用類似于天然內源性生長抑素,但具有很長的半衰期,是天然內源性生長抑素的30倍,其生理活性多樣化,可以抑制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等,降低這些激素的病理性,對胰酶、胃酸、胰島素也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對消化道出血起到預防作用。以往大都采取泮托拉唑進行單獨治療[6],取得一定的療效。但近幾年有研究表明,泮托拉唑聯(lián)合奧曲肽用藥可以有效發(fā)揮其協(xié)同增效的作用,有利于促進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促進患者康復,且曾在應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本研究分別對我院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泮托拉唑單獨和聯(lián)合奧曲肽用藥治療,結果表明聯(lián)合用藥有利于提升臨床治療效果,良好地對病情進行控制,具有更強的止血作用,聯(lián)合用藥后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也比較少,具有較好的安全性,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獨的泮托拉唑用藥??梢姡?lián)合用藥可以有效促進藥效,可進行臨床推廣應用。并且在研究當中可以發(fā)現(xiàn),奧曲肽用藥量越多其止血效果越顯著,但其最佳用藥劑量還需要進一步展開分析,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參考文獻
[1]關遠航. 泮托拉唑單獨與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63):116.
[2]郭玉鋼. 泮托拉唑單獨與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療效對比[J]. 北方藥學,2018,15(02):153.
[3]孫淑文. 奧曲肽與泮托拉唑聯(lián)合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討[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54(14):105+107.
[4]宜海杰,丁國平. 奧曲肽與泮托拉唑單獨與聯(lián)合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 藥物評價研究,2016,39(06):1043-1046.
[5]田曉花. 泮托拉唑與奧曲肽單獨與聯(lián)合治療對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 河北醫(yī)學,2016,22(11):1814-1816.
[6]王計,王丕勝. 泮托拉唑與奧曲肽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分析[J].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4,23(02):213-215.